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产业经济>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正文

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信息产业经济

   论文关键词: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制约因素

  论文提要:本文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总体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色旅游;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本文将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
  
  一、我国入境旅游现状
  
  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发展模式,即先入境、后国内、再出境的发展模式。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并有利于提高就业,所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长期政策。
  (一)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状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入境旅游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世界旅游大国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但就规模、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而言,我国的入境旅游仍有发展潜力。尤其是近几年,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较缓,其优先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从过夜入境旅行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环比增长率可以看出,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在2002年后波动较大,但总体维持10%左右的增长率。从目前来看,我国旅游产品供应链的日益完善、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和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入境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
  (二)我国入境旅游的制约因素。一般说来,旅游市场竞争态势的形成受两类因素的制约:一类为存量因素,包括资源丰度、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质量、旅游投资水平等,它制约着入境旅游的市场占有率;另一类为增长因素,包括资源开发速度、区位改善速度、基础设施建设强度、旅游投资增长率等,它影响到入境旅游的市场增长率。从目前入境旅游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1、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旅游商品缺乏吸引力。旅游产品单一,产品组合未形成体系。旅游地仍以观光类型为主,度假型旅游地的开发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专项型旅游地开发还未真正起步。所以,造成娱乐设施不完善,在景区,适宜家庭、儿童娱乐的康乐产品太少,地方特色的娱乐游戏活动也没得到很好的挖掘。大多数老旅游地产品结构不合理,单一而不成体系,产品组合缺乏深度、广度、长度。与国际旅游高层产品细分、多样、专项、灵活的特点有相当的距离,无法适应海外旅游多方位的需求。
  旅游商品适应性欠佳,在游客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偏低。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研发能力不强,缺乏吸引力;商品的主题性、差异性、系列性都很低,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摆脱外贸附庸的地位。
  2、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第一,旅游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突出表现在:民航机型小,机场建设严重滞后,国际航线和航班增长缓慢;火车客运超负荷运行,旅游集散城市火车起点车次不足;区域内公路特别是通往旅游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不安全因素多;水上旅游航线还停留在设施陈旧、航速缓慢的较低水平。
  第二,旅游接待设施与旅游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1)酒店主要布局在大都市,竞争激烈。相反,在客流量大的旅游胜地,特别是著名风景区所依托的中心城镇,星级酒店明显不够,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十分稀少。这些星级酒店没有形成大型的酒店集团,更未形成连锁经营,所以客房利用率低,抗风险能力弱,在与外国连锁饭店集团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酒店业还缺乏根据目标市场的差异进行合理布局。目前,酒店业供给的产品多为观光型酒店,缺乏商务宾馆、行政宾馆、会议宾馆、度假饭店、度假公寓、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一系列的产品体系;(2)持卡旅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国际上的很多城市都能够提供外币兑换和持卡(外币)消费服务。由于我国的银行系统相对落后,ATM、POS机还不太普遍,大部分城市尤其是旅游景点缺乏便利和足量的外币兑换点,外币取款、外币消费受到技术上的限制,给习惯于持卡消费的外国游客带来很多不便,也降低了游客在我国的旅游购物、服务方面的消费额。
  第三,汇率因素可能在将来对入境旅游产生影响。自从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从对美元挂钩的有管理浮动汇率转向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浮动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港币、日元汇率持续小幅攀升,对英镑和欧元则是窄幅贬值。因此,若人民币升值过快、过高将削弱我国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优势,将会使得价格弹性较小的旅客放弃或减少到我国旅游。至于汇率变动是否会影响旅游外汇收入则需要考虑入境游客的平均消费。如果入境游客平均消费量的增加能够弥补人数减少造成的损失,则对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不会产生太大的冲击。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增加整个入境旅游业尤其是入境团队旅游的汇率风险。
  二、我国出境旅游现状
  
  (一)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状况
  1、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出现出境旅游的萌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出境旅游在九十年代开始了真正大发展。1984年开始,我国的出境旅游先后经历了试探性发展阶段(1984~1989年)、初步发展阶段(1990~1996年)、规范发展阶段(1997~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四个阶段。至2007年5月,我国共有可组织出境旅游的国际旅行社797家;至2008年1月份,我国与13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目的地旅游协议(ADS协议),出境人数也有了大幅增加。比如,1993年我国出境人数是374万人,其中因私出境是227万人。而到2006年,出境人数已达3,200万人,其中因私出境人数达28.79万人。
2、我国的出境人数在1997~2001年有了较稳步的增长,2001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是从2004年之后则出现了一个回落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经营出境旅行社的经营,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秩序,所以虽然出境人数下降了,但是出境旅游业务收入和毛利润稳定增长,毛利润率维持在5%左右,但是却低于入境旅游平均为8%的毛利润率和平均为6%的国内旅游毛利润率。
  (二)我国出境旅游的制约因素
  1、管理体制层面的制约。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旅行社业却发展滞后,政府被迫通过行政干预对其进行保护。在出境旅游方面,政府通过设定经营资格和经营方式两个壁垒来进行保护:第一,根据修改后的《旅行社管理条例》,所有国际旅行社都可以经营出境旅游业务,但同时设置了质量保证金的门槛;第二,合资旅行社和外资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第三,在经营方式上,主要是以ADS协议为框架基础的制定一系列规定。例如,获签约双方认可的旅行社只能组织我国公民前往获得ADS的国家和地区;必须是以团队形式(最少五名游客加一名领队);经营出境旅游的旅行社必须选择双方政府指定的旅行社作为合作伙伴等。其中针对旅行社的外汇管制等管理手段实际上已落后于实践的发展。
  2、市场行为层面的制约。尽管出境旅游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总体上说,我国的出境旅游还不很成熟,仍有旅行社利用目前供求关系的失衡和信息不对称等行业缺陷,进行不诚信经营。主要表现在:低于成本价的削价竞争,主要表现是以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招揽客源,零团费、负团费即是组团社以直观低价用收取地接社的“人头”和向游客收取自费项目填补利润,这导致诸如减少游览时间、行程严重缩水、增加购物时间、强迫自费等问题,严重降低了出境游服务质量;组团社经营活动不规范,表现为超范围经营、变相转让特许经营权、虚假广告、恶性价格竞争等;旅行社内部管理不善,承包挂靠、为他人代办旅游签证,造成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等;产品经营操作流程不规范,如签订合同不规范等,降低了潜在消费者的积极性。
  3、具体操作层面的制约。由于出境旅游市场竞争不充分,我国目前出境旅游价格偏高,超出了众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而且为防止游客滞留国外,维持正常营运,出境旅游组团社一般会收取每个游客2~5万元的出境旅游担保金。若一个家庭多人同行出国或者一个机构组织员工奖励团出国游,就需要数万元或数十万元的担保金,既给个人或单位的资金周转调度带来不便,也制约了一些居民出境旅游的需求。
  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产业在量上得到了较快增长,但是占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比例却长期在4%左右,而且毛利润率也相对偏低。我国在“入世”时承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年内,允许设立外商投资的旅行社,并取消设置地域的限制。事实上,2003年我国已经提前兑现了允许外资设立独资旅行社的承诺。我国的旅游业将面临来自国际旅游业的激烈竞争,所以我们必须正确了解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准确定位并采取包括产业、金融在内的政策进行支持,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travel.
  [2]http://www.aatrip.com.
  [3]http://www.cnta.gov.cn.
  [4]http://zhidao.baidu.com.
  [5]戴学锋.中国出境旅游报告.2005.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