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交通运输经济>香港:交通规划超前>正文

香港:交通规划超前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经济

   香港是世界上道路交通最繁忙的地区之一,全港行车道路的总长度只有1,938公里,而领有牌照的车辆达50多万辆。人多地狭、高楼林立,发展交通的条件可谓先天不足。虽路窄车多,但香港每天的交通基本上能做到运行顺畅、“良性循环”。在无“地利”条件下有此佳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
  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务种类繁多,别具特色,市民可按快捷、舒适及方便程度,选择各自心仪的出行交通工具。每天,铁路(含地下铁路)、有轨电车、巴士(公共汽车)、小巴(小公共汽车)、的士(出租汽车)和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井然有序地来往于香港的各个角落,载客超过1000万人次。针对公共交通管理方面,香港政府相关的施政方针是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和环保的交通运输系统,以满足市民的需要,并促进香港未来的持续发展。
  根据香港运输署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00年开始,香港岛、九龙和新界3个地区的平均车速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至今仍保持畅顺状态。
  在政府的发展规划中,未来15年或者20年的发展方向是新界、元朗等地,预测在当地会增加20%的就业率,常住人口会增加30%,车流量会增加30%。这时运输署会按照政府发展规划,制订出相应的应变措施。
  香港将铁路作为公共交通的主脊梁。在密集发展和人口稠密的中心市区,几乎没有修建宽阔道路的余地。这时,铁路就是公交运输理想的模式。地铁或升降铁路对路面空间的要求不多,只需有限的地点建出入站就可以了;况且铁路是有效的运输工具,在运送旅客方面,一条铁路的单程运载能力是一条8车道公路运载能力的4到5倍;铁路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同时,香港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结合非常紧密,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规划也融为一体。以地铁为依托,在人们容易步行到地铁站的周围设立密集发展区。研究表明,港岛中区仅22.5平方公里的面积就密集了80万个工作职位和差不多100万人的住房。除了CBD外,这里还有居民区所需的一切设施,包括社区服务、文化、教育、休闲等设施。而这个区域的面积还不足一个标准国际机场面积的2倍。这种密集的发展模式减少了人们对路面交通和公共交通的需求。
  通过规划行人专用路和各级分离行人通道,鼓励无污染模式出行比如步行或骑自行车。这样一可转移人们出行对乘车的需求,二可减少机动车和行人之间争抢,保证了交通安全。
  在交通管理中采用先进技术。这些技术不但增加运输效益,提高道路运输能力,还确保交通安全。如旅客信息系统、自动检索和派发系统、交通灯,速度、车道、坡道控制灯等共同自动收费系统。
  在注重规划与管理的同时,香港交通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环境对人生活的品质影响极大。与交通有关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另外,过多的车辆与人们争抢生活空间也是一大担忧。香港减少这些负面影响的主要措施有:选择有效、环境友好型的交通模式,比如铁路和人行设施;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对私人汽车的年限、使用和增长制定的严格的限制措施;在新建公路上全部实施减少噪音措施,同时如果可能,对现有路面采用低噪音材料进行翻修,或安装噪音隔离板;新的交通工程必须经过环保可行性论证,未通过可行性论证的环保许可证不能发给。
  最有名的案例就是九广地铁公司(KCRC)兴建上水至落马洲支线工程。由于环保部门对其在长谷湿地上架设高架桥的方案不满意,迫使其改用开凿隧道的方案。如此一改,该公司工程费用额外增加了20亿港元,而且政府不予补贴,可见环保的地位。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