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定向,以实践促理论的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上的一种尝试,它是公办高等院校教学资源与社会资金的有机结合的产物。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自己的特点。心理健康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原有的传统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应以生态系统为定向,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将团队心理训练的理念纳入教学,采取实践活动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将实践与理论融洽的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健全的心理健康素质。
[关键词]生态系统 独立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有普通本科院校按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新形式下探索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一个重大举措。独立学院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普通公办学校学生,没有国家和政府在经济上的帮助,不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比其他普通大学更为重要。据调查,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最大的不同点就正在于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因为高考没有考好,在被逼无奈时才做出选择的,这成为他们心灵上的阴影,因为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他们就感到沮丧,对未来没有信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时常会感到焦虑、恐惧、烦躁,难以面对挫折,对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容易极端和片面等[1]。
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3],由于以往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兴趣、自觉性、意志力和自控能力等没有得到较好的重视和培养,传统的单纯讲授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对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影响甚微。生态系统发展观认为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近体过程(proximal process)是发展的发动机。多水平的环境、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同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人的发展[2]。应用在教学情景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形成的生态系统能否良好的运转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的发展、素质的养成[4]。而实践活动就是联结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与个体成长的最终源泉,没有活动就无从认识。而如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就没有与之活动的对象,无从活动,无从建构,无从谈什么知识体系的建构[5]。因此,在独立学院进行“生态系统定向,以实践促理论”的新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极具探讨的价值。
二、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的确立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调适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为此,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确立让学生能够积极适应、身心和谐,成为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初级目标;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主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为高级目标[3]。用发展的理念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用发展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二)以实践促理论的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
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的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然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学过分强调单一化,过分针对心理障碍,重理论,轻实践,将心理健康课程简单的视为理论知识的说教,或者单纯地等同与思想品德课程,无法适应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要求。
依据生态系统发展观,在心理健康教学中,要立足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学习能力较差,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平衡的心理特点,以实践活动促进理论的掌握与应用,创造学生实践活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其发展提供平台。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品质,然后再在实践活动中,将内化的素质作用于生活情景,提高认识,另一方面与此同时学会合理建构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促进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
三、生态系统定向,以实践促理论的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心理健康教学不是说教,更不是照本宣科,是一种服务更是一种合作。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学生需要为本,着眼于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切实彻底的帮助学生解决常遇到的心理问题,还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助其成长、成材[6-10]。
1.新生适应与大学生涯规划
独立学院每年近30-50%的新生适应不良,15%左右的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在开学伊始就要进行新生适应的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内容教学,帮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融入大学生活,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
2.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形成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而独立学院的有的学生因其成长的家庭生态系统功能失衡,在其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或高估或贬低自我,过分自我接受或过分自我拒绝,从众或过分自我中心,独立意向强烈又有较强的以来心理等诸多问题[11]。所以学生迫切要求对自我进行清醒明确的认识,做恰当的评价,学会悦纳自我。
3.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
独立学院独生子女较多,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都会受到父母的爱护,有的甚至是溺爱,导致孩子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办事情没有主见,有的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孤僻的个性,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1]。所以在内容的设计上要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性格的形成,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生长的生态环境家庭、学校、社会,怎样做可以改变不良的个性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
4.人际关系发展与心理健康
因为独立学院本身的学费非常高,能承受的家庭大都条件比较好,生活优越。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优越感较强,但凡事又不喜欢自己动手做,依赖成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敏感,要么害怕与人沟通、要么孤芳自赏,很难与周围同学相处。所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个性的同学相处融洽是非常重要的。
5.学习与心理健康
独立学院的学生录取的分数较普通高校低,以往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兴趣、自觉性、意志力和自控能力等没有得到较好的重视和培养,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学习规律,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是心理健康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6.就业与心理健康
独立学院作为社会上的新生事物,还不能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由于人们对独立学院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独立学院本身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所以独立学院在社会上并不被人们看好,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等很多方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是歧视,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易产生抑郁、偏执、敌对等情绪,不相信别人,难以面对挫折。所以有必要对他们所学的专业以及就业要求和趋势详细的告之他们,并加以相应的素质训练。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