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经济与教育的共识>正文

经济与教育的共识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 农业经济忽视人的价值,农业经济时期的教育是政治的工具;工业经济人被异化,教育是经济的工具;知识经济关注人和自然的发展,教育开启人的智慧,关注人和自然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 教育
 
教育总是以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条件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因为人的心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的发展水平为条件,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社会和个人相互联系的纽带,教育目标体现社会和个人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制约。
1 农业经济与教育
  在农业经济时期,无论是原始农业还是较为成熟的农业文明时期,种植业和养殖业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行业。在这样一个物质财富的生产系统中,土地和劳动力是二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中土地作用更重要,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农业取决于固定的土地供给”。土地较之劳动力——人更取决于二者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农业经济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受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关系的束缚。首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量,即社会的主要物质财富的多少受制于土地的条件,土地越多意味着越能承受更多的植物的生长和饲养更多的畜生,因而可获得越多的财富。土地的自然条件,如肥沃、利于灌溉、便于交通,以及是否更适宜于某种植物的生长、所处的气候条件等都是影响土地好坏的因素,土地自然条件好就能在单位土地上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其次,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同时也是一个植物和动物生命生长的过程,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适合其生长的土地,离开了土地植物生命过程就结束了。动物的生长占有的土地虽然少些,但维持动物生命所需的饲料皆来源于土地。因此土地是财富之母。基于土地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活动受自然规律的严格制约,其生产过程与动物植物的生命过程是一致的。生产周期和产量有自身的规律性,人对此无能为力。社会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土地。人的生存也不得不依附土地,甚至成为土地主人的奴隶。农业经济本身蕴涵有抑制人的价值展示的因素。
  农业经济时期,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物质生产体系中,生产过程遵循植物或动物生命运动周期,生产活动不需要特定的技术,也不需要培训有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简单的生产经验可以通过生产实践的积累、长辈的口传和简单示范等方式掌握。物质财富的创造活动并不需要或较少需要专门的教育的帮助,教育与经济几乎没有关系,知识和教育的经济价值趋于零。农业社会的“知识”观,其特征是复述和注释,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知识和教育的政治价值趋于无穷大。诞生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儒家文化是中国教育的经典,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政权提供法理诠释”。农业经济时代的教育理念——“传道授业解惑”,即传圣人之道授祖宗之业解六经之惑成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受教育者所学的知识局限于圣人之道、六经,这些知识大部分被政治化后,用来诠释政权的合理性,受教育者只能唯书唯上,被动地接受政治化了的知识,成为政权的工具,即学而优者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想象力、创造力被压抑,教育成为片面的教育,人的个性被压制。
2 工业经济与教育
  蒸汽机的出现,结束了用劳动力作用于土地的物质生产方式,形成了用机器及机器体系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财富创造系统以及一系列新的产业。并将大量的自然资源:棉花、羊毛、铁矿石、煤炭等转化为产品形成巨大的社会财富。1770~184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因蒸汽机的使用而提高20倍。棉布的产量在18世纪80年代~19世纪80年代的100年中增加了160倍,钢铁产量在1740~1880年的140年间增加了110倍。同样,电力技术革命突破了蒸汽机技术的局限,引起工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形成了以电力机器及相关工作机组成的机器体系,“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理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19世纪后3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其中钢铁产量猛增55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5倍。工业经济时期,在以机器为中心的财富创造系统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机器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的消耗。作为劳动者的人在财富创造系统中作用就远远不如机器和原料那么重要。马克思分析说:“在工厂中,工人变成了局部机器的有自我意识的附件。”人被异化为物,异化为资源。在工业机器为主的财富创造系统中人的作用被弱化,机器的作用被强化,人被当作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人们被钉在岗位上,大有后奴隶时代的味道”,这是与大机器工业时代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在现实工作中,人虽然是操纵机器的,但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过高,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得不被动地适应机器本身的特点和技术构成,应付生产机器的转动,以此来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这种社会存在,强迫社会把财富的增长作为基本价值,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截然分开,放弃人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的追求而片面强调工具理性。其结果是人的异化和物化。劳动力被视作与其商品没有什么区别的活的商品。
  机器创造财富的体系中含有限制人的发展的因素,马克思说“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马克思列举了很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劳动者片面发展的事实,认为: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是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完成的。“不仅是工人,而且直接或间接剥削工人的阶级也因分工而被自己活动的工具所奴役”,大机器生产的财富创造体系中,人为了适应机器生产顺利进行被迫进行分工,从而造成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
  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生产体系中,机器生产代替人力并带来巨大财富,特别是新的机器和技术的使用能创造高额利润甚至垄断利润,这从两方面对教育提出了要求。一是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并越来越复杂,操作和使用这些机器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培训;二是新机器和新技术发明和创造,必须依靠受过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在机器和技术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复杂的工业经济中后期。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电力技术革命还未展开,工业技术的特点是以杠杆、齿轮、凸轮、轴滑轮这样一些有形成分组成,因而工人、技术人员凭借经验就可以发明创造。1875年以后,基础科学开始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工业技术开始转变为以原子分子、电子流、电磁波、感应、磁力、电量、电压、细菌等一些人眼看不见的研究成分为基础。这使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受过专门训练和教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时工业经济使知识的使用价值被发现,物质生产管理、流通分配等环节上,一旦添加了知识成分,其价格就会抬高许多,知识的经济价值凸现出来,教育与经济真正产生了一种关联。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主要关注的是经济的发展,它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推动经济增长。培养的人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适应生产工具,熟练掌握某种技能的生产技术的操作人才,另一类是改进、发明新技术以解放人的体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这种教育推动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由于工业生产本身的分工的细致导致的对劳动者素质的客观要求引导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劳动者“被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束缚于这一专门技能本身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工业经济的分工发展强化了教育对人的片面发展的作用,造成人的畸形发展。
  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的另一个结果是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资源接近秏竭,自然环境危机加剧,与工业经济时期的教育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从蒸汽机的发明开始的一系列发明都与教育相关。瓦特在道格拉斯大学的一些著名教授和学者的帮助下发明了蒸气机。德国的工业革命的起步和不断深化,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它的新型教育体系。德国大学培养出许多注重实用的技术,教育推动技术的发展,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成几何级数地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难以节制的索取,致使很多自然资源接近于耗尽,自然环境恶化,生态伦理问题凸现出来。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近于用尽的事实是现实的。由于人类无节制地采伐,以及毁林造田。位于南美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1/3,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被称为“世界之肺”。由于无节制的采伐,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消失而变为一片沙漠。空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温室效应。地球上的物种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人们盲目开发自然资源,生物栖息的环境被人类的开发活动破坏。如今雨林正以每年17万km2的速度消失,殃及了其中生活的大批物种。罗马俱乐部及其《增长的极限》甚至认为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造成诸多足以导致人类社会崩溃和灭亡的因素,认为科技是万恶之源。

3 知识经济与教育——人和自然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期形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财富创造系统,“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知识组织起来”。现代科技革命使科技知识对生产力产生全面的影响。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产生了与工业经济时代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人只需在电脑上编制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是无图纸的全自动化技术制造系统,劳动者从原来生产过程中的“活工具”变为了名副其实的主体。知识、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一束像头发丝细的光导纤维可以同时进行数百万次电话交谈或数百次视频传输。美国通过国家信息基础设置建设生产力可以提高20%~40%,用信息技术设计与生产的一部新型汽车只需要两年,比1990年缩短了4年,据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詹姆斯·奎恩估计:美国制成品附加值的3/4来自信息投入。1996年7月美国国家技术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托夫勒说:“知识的发生变化的作用-创造财富新体系的兴起-知识本身不仅已经成为质量最高的力量源泉,而且成为武力和财富的最重要因素,换句话说,知识已经从金钱力量和肌肉力量的附属发生成为这些力量的精髓。”
当财富中知识含量或比重不断上升,并占据绝对优势时,人和知识的价值才会受到尊重和弘扬,人才从经济的从属“齿轮”转化为经济运转的主体。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求助于知识而自然回归到求助于人和人的发展,因为知识是人脑的创造物。在市场价值规律的引导下,知识的价值被深刻地激活。知识和信息的高价值需求刺激社会尊重知识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不断强化的价值哲学的引导下,人和人的发展被经济运行系统推倒一个新的平台上。在知识与人之间,是人使知识的价值转化为智慧的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关注人和人的发展是知识经济本身固有的逻辑。人力资本的创始人舒尔茨说:“在美国,国民收入的1/5来自于物力资本,即财产4/5来自于人力资本。”经济的发展是依靠知识和新思想、创造力,这首先不是作为生产力的价值、商品的价值,而是对全面发展的价值。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新思想实际上就是智慧,智慧的价值在于创造,但又不止于创造。亚里斯多德认为:智慧使人聪明有德,是人类快乐的源泉。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契把智慧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联系起来,认为“智慧是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的真理性认识”,是“对宇宙人生的某种洞见”,“它贯穿于科学、道德、艺术等领域,成为其内在的灵魂”。在市场经济价值的驱动下,人追求知识,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这个过程就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人脑智慧得到开启,人的潜能在市场价值的牵引下被充分发掘。同时现代科学知识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包含了科学知识固有的完善人的发展的因素,现代科学知识的精神是求实的、友善的、合作的。科学的本质是真与善的完美统一。人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受科学精神的作用,智慧会得到升华,品德会更加完美。
  知识经济中知识还蕴涵着另一个基因因素,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知识经济彻底改变工业经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知识经济以效率和节约为出发点。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生产力系统中劳动对象、工具无论是种类、性能、功能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生产中出现的无图纸生产设计,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金属玻璃”,具有玻璃和金属的性能,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导电性,良好的导磁性、韧性和可塑性,耐腐蚀超过不绣钢的100倍。美国联邦爱迪公司制成出几乎无摩擦力、效率比世界上最好的滚珠轴承高几千倍的新型轴承。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对象、工具融入了科学知识以后,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可节约资源。由于知识的可复制性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可以很快地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人类的经济活动能以比以前更少的资源获得同样甚至更快的经济发展,缓解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压力。自然资源和环境可以休养生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当已有的知识不能带来超额利润,自然资源也几乎用尽,技术改进的储备逐渐会枯竭时,其依赖的基础——科学创新在价值规律的引导下被深刻激活,技术创新呼唤科学创新,而科学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它进一步迫使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创新教育。于是,逻辑的结果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和教育创新三者,均归结到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人的大脑的产物,知识与知识创新之间有一条明显的通道,那就是教育,教育是联系知识于知识创新的纽带。在这个纽带中,人是从知识到知识创新的主体,只有人的大脑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使知识变为知识创新,使知识的价值转化为智慧的价值。教育在巨大的市场价值的引导下挣脱了工业经济时代培养经济大齿轮的依附于机器的“工具”的模式,转而寻求开启人类自身的智力资源。知识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有掌握了它的人进行创新才能转化为价值。教育是一个系统,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创新是“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系统功能。创新就是独一无二的,它存在于富有个性特征的人身上,因为个性中最与众不同的、最闪光之处并非其他,而是创造性表达的智慧,这是教育的知识经济的内部动因。教育在经济的拉动下,必然关注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智慧,开启人的内在的宝库。1996年4月11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国际科教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向全世界正式发表报告:《学习:(人类的)内在宝库》,报告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从人的角度看21世纪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的作用,认为21世纪的教育不再是发展的手段,而是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
4 经济与教育殊途同归
  经济和教育各自从不同的路径,按其自身固有的逻辑,阐释各自的理念及理念的演变,展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律,最终又异途同归,即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经济和教育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在进入知识经济时找到了共同关注对象:人和自然,并达成了共识──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这应该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胡铁城.知识经济全书[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 甄炳禧.美国新经济[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7 樊美勤,邓斌.新经济批判[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8 托夫勒.力量的转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9 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