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产业经济>浅谈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正文

浅谈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信息产业经济

   论文关键词: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 区域经济 创新型 产业集群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实现有赖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推进;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也有助于促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出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力量正在向着某些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要素齐全、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中心和骨干大型企业聚集,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既有利于激发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也是创新成果的扩散.有力地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推进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和普遍现象。从区域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尽管存在着较大的分布不均匀和东西部差距,但总体上看。产业集群仅在以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大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而且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如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等地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那么.该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区域产业集群?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界定.根据集群内企业技术的总体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协作与网络化程度三个标准.可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
  这五种类型其实也可以视作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现象的5种不同作用机制。笔者认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兼有创新集群和科技集群的作用机制.又通过空间扩散作用扩大了集群的影响力和吸纳力。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在空间上得以实现的基本模式就是技术联系上的集聚效应和由知识外溢性带来的近邻扩散效应。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出于加强彼此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技术分工合作的需要.那些在经济技术上具有同一性、相近性、互补性、依赖性和关联性的经济活动,往往都会倾向于集中到资源和要素组合条件较为优越的同一个地方发展.通过集聚来获得在其它区域难以获得的技术环境和条件,并会产生更多的技术合作、碰撞出更多的创新,以此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领先。同时,创新型的工业企业先行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由此改进企业生产组织形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生产效率,这种技术上的创新会从中心向周边扩散。并随着距离远近而递减,这意味着距创新源较近的企业比较容易先获得有关的信息及技术.距离远地区的企业则较难获得同等的信息与技术资源克鲁格曼(1991)建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人中的制造业份额。瓦尔兹(1996)也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是区域产业集群保持活力的核心所在,可以有力地提升区域产业的质量;而且工业企业创新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在成熟规范的市场机制的环境中.一个企业会因为其自主创新的超前性而获得超额利润。成为成功的榜样;并会由于人才、技术的辐射提升周围企业的技术水平.并吸引其它企业的技术转型或新企业的迁移前往.形成较强的企业集中;而由此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又产生了前向、后向和侧向的效应。最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出现了,成型产业集群。而在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后.也会因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不断激发涌现.持续地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壮大发展。
  从我国的区域经济现状来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以四川德阳为例。该地的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形成了强有力的创新辐射源头。二重的大型铸锻件相关技术、东电的大型电站设备技术和东汽的各类汽轮机技术,既彼此相关促进,又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集聚发展.使德阳成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

  二、区域产业集群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
  一方面是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推进: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也大大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出现可能和成功机率。从本质上看,产业集群是在空间范畴上的创新经济。通过企业之间、企业成员之间的技术合作、非正式交流和知识外溢。成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区域产业集群对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需求拉动力。恩格斯曾有过如此经典性描述:“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换言之,区域产业集群一旦形成所产生的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企业创新推向前进。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后会自然而然地因为技术互补、技术交易产生企业问的创新需求:同时区域产业集群也面临着维持其优势、保持区域内领先的需求。必须要求产生更多的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这种来自企业间技术交易的需求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区域产业集群中企业自主创新涌现的最大动力
  2.企业间竞争压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常态化,企业外在生存环境越来越规范而严峻内部投资收益率也逐步降低,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则越来越高。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区域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种优势企业和企业优势的集成,同类或相近企业的密集布局,既有利于产生更多的产品需求,但也会形成更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推出创新技术:相应地,在对员工的创新素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这种要求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互补或配套企业及中介组织。而且。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存在着企业间对自主创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自主创新品牌暗暗较劲的情况.即如波特提倡的企业集群竞争理论指出的那样.企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即是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而不甘落后的自尊需要和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集聚带来的有效的竞争压力.既加剧了竞争,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秦琴、方苏春,2007)。
  3.信息集成力。创新的载体是知识,这就是一种信息。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产生和扩散过程也就表现为信息的积累、学习、升华和输出的过程。在区域产业集群的系统中,各相互联系工业企业成为既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因子,从而可以实现系统内部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信息特别是那些富集先进理念的知识信息的充分流动更有利于促成企业自主创新。
  4.相关联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往往是以一个或多个主导(支柱)产业为主体形成的企业集聚,主导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会产生相关联动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反过来,相关产业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也会因近邻效应促进主导产业的若干因素自主创新。
5.自演进的推动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产生和演进并不是无中生有或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内在产生规律和发展趋势。在区域产业集群的情况下.有利于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自演进的内外条件得以大量出现。一般情况而言.创新领先的企业发展形成了创新的路径依赖和惯性.在已有的创新发明创新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集群的需求和情况。催生出一系列衍生性的技术创新。
  6.吸纳消化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形成通常来源于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科研成果.但仅有创新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从实践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研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创新的灵感,但这些灵感往往会因为企业规模、实力和业务的局限或创新投资风险等原因而被忽略或被放弃.难以完成向现实规模化生产的转化但在区域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诸多政策优惠、资本保障等优厚条件.那些富有发展前景和潜在需求的技术创新.往往都会很快地被市场吸纳消化,发掘应用并形成强大的生产力
  7.区域环境作用力。这主要体现为区域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由于带来的持久创新活力。在区域范围内.工业企业、客户、供应商和关联企业之间形成了庞大的网络.地理的相近、业务的往来和人际的交往创新出了一种促进彼此学习、交流和进步的催人上进的学习型区域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各工业企业成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新想法、新观念,并通过区域创新系统,转化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行动。

  三、构建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
  作为同类及相关企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区域产业集群必须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地点,而创新可以长久保持其特色。总体来看,走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之路是各经济区域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进一步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特色,加大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力量,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上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技术水平的提升:由此又促进更多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涌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进而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上.我国不同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情况。东部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其产业集群已由于有较多的创新技术支撑,形成了特点鲜明、发展加速、水平领先、效益倍增的格局。譬如,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业已形成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珠三角地区的产品覆盖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基础元器件。产值占全国三成多,其中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一半,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六成。其中.深圳华为公司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了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的地位,并且加快了新产品的国际专利申请的步伐.2008年申请的国际专利多达1737项.位居全球企业之冠。与之相应的是.其2008年合同销售金额高达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
  甚至在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增长也分别达到42%和58%。相比之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产业集群要滞后一些,也正因为此,更需要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地方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走出一条符合区情、富有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之路。
  在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企业的更好发展。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诸多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尽一致的区域特征.但一些共性的问题不可回避。笔者认为。在各区域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共性问题中.内部学习与创新能力不足是关键。受内外条件限制,我国各经济区域的产业集群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往往主要考虑获取外部效益:在区域产业集群内部经常是一产生创新技术即蜂拥而上.企业模仿多于创新产品.不少企业在模仿生产中更把低质低价视为竞争法宝.削弱和打压了企业内部的创新冲动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建立区域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基金.引导企业立足于自主创新谋求自我发展.加速人才、产品、资金、信息的合理合法流动,将创新思维和成果进行有序扩散.实现区域内工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普遍化提升.进而优化升级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和效益。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