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以人为本”政治教学思考与实践>正文

“以人为本”政治教学思考与实践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 :思想政治教学中“以生为本”是改革传统教学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需要。思想政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三个转变”,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创新 个体发展 学习资源 构建 学习方式

“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社会发展观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我们思想政治教学中,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以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是“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一、思想政治教学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因

1、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需要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一是以教师的教为本,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转,学生处于“观众”席位,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二是以书本知识为本,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有的情感交流,学生只能获得僵化的知识,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三是以静态的教学为本,学生只能被动地适应,从而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知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克服这种弊端。
2、“以生为本”是学生个体心理的需要
知识是人类科研成果的结晶,其自身有着无穷的魅力。而作为学习的个体——人是天然的学习者,当一个人面对具有很强魅力的学习对象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形成求知需求,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孜孜不倦地去学习,去欣赏,去品味。不仅如此,人还具有创造的本能(或潜能)。每个学生也是这样,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现、自我欣赏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时,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激情所充盈,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因而学生个性心理要求教学要“以生为本”。
3、 “以生为本”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要求未来人才要具有对知识的吐故纳新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学生是怎样的呢?文科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较为不足,对一些自然科学一无所知。在日常工作中,文科生连基本的数理问题都感到棘手;而理科生不懂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大有人在。甚至由于忽视语言的学习,连起码的材料书写都不能胜任。这些现象的出现、发展和延续,都将对时代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完全品格的人的形成造成冲击。它远离了健全发展的,完美意义的人的概念。这样的学生个体是不健全的,是不能适应知识时代要求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培养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以生为本”是创新学习的需要
创新既是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动力,也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还是个人获取竞争胜利、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江泽明同志在第三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创新人才,就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创新学习。知识经济并不要求每个人才都是全才,不要求每个人才都是博学家,都有十八般武艺,但却要求他尽可能地通晓他所处领域的知识,尽可能地多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而且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实践“以生为本”

1、思想政治教学要做到“三个转变”
首先,要以教师的教为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学观。但我们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学观并不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求教师明确在现代教学中,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来确定适应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起点。其次,要以书本知识为本的价值观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并非不要教师在教学中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把传授书本知识服从、服务于学生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在现代教学中要把“学科教材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在教学实施中再把“教师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借助于教师激活知识和播种活的知识,通过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和创造性的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生成和成长”。再次,以静态教学为本转向以动态教学为本。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的反馈情况作出动态的、适时的调整。因为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的反馈情况,在一定的静态教学实际中原先设定的教学起点可能不是实际的教学起点;原先设定的教学难点可能不全成为教学难点或还有新的教学难点。因此,教学必须要以显性为主转向以隐性为主,使教学更能成为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有利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教育家布鲁斯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的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作为教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
3、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学习资源
与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形势相比,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往往显得滞后,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充实与时代同步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时事政治报》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并做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并进行评比。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我还积极倡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以设立资料库。在上课时,教师有选择地把这些最近发生的、时代气息浓、趣味性强的典型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深感运用鲜活的事实论证教学观点的正确性。
4、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课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这一主体,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培育主体,努力实践让主体“动”起来 的现代教学理念。这里的“动”是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手脑并用,让学生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在“动”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充满人性化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5、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人是开放的,教学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教学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丰富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起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所谓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被动、单一 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发展,教师就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权利,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即兴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让激情与智慧碰撞产生火花。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支持,创设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参考书目: 吾庆麟  《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军   《教学策略》        教育出版社
胡东芳  《教育新思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殿富   《生命美学的诉说》    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