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精彩的课堂是与智慧结伴的。深圳市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让知识发生于经验世界之内,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之中;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和他人享想法;注意课堂教学活动的延展性,巧妙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持续探究的态势。拜师、读书、勤奋、爱生、笔耕、魅力等因素是其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特级教师;教学艺术
深圳市特级教师黄爱华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也是我多年的朋友。从一位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他经历了怎样的专业成长过程呢?
一、精彩的课堂是与智慧结伴的
听过黄爱华的课的教师们评价说:“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听黄老师的课,使我们感到课堂教学的确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学生们也说:“我们最爱上黄老师的课。”教学是门艺术,需要教师智慧地进行创造。学生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里,他们要不断地积累和丰富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经验世界。因此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师要随时随地捕捉、琢磨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并将之巧妙地应用于教学中。
(一)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在解决的手段中,数学无疑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学生的学习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在熟悉的环境里认知、体验、发展,就能更好地使他们一步一步地“长大成人”,迈向成功。
在“年、月、日”一课里,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生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但出现奶奶过的生日数比孙子的少却是极其罕见的(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听都没有听过的)。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急于揭开谜底的迫切心情,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自觉地展开了讨论与探索,得到了自己最想得到的答案。
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让知识发生于经验世界之内,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从生活中选择教学内容,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思考力是不行的。
(二)有趣的情境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之中。在每节课的设计中,最让黄老师花时间来思考的是如何创设好一个有趣的情境。他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寻找灵感。春节联欢晚会,他不仅看节目,还琢磨它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像赵本山的小品放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掀起高潮最好,如果这种结构安排放到他的课上来是什么效果。
受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启发,在教“24时记时法”时,他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在上面写上“昨天”“今天”“明天”,然后问:“如果用这条直线表示时间的话,昨天和今天之间有一个分界的点,今天和明天之间也有一个分界的点,这个点用你学过的记时法表示是几点呢?”新颖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他们有的说是0点,有的说是24点,有的说是夜里的12点,还有的说是今天的0点就是昨天的24点,今天的24点就是明天的0点……在“圆的认识”一课,他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小猴子坐方形和椭圆形车轮的小车颠簸起伏的画面,逗得学生哈哈大笑。
(三)自主的探索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和他人互相分享想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学生倾听、质疑、思考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个新境界。黄老师始终在想如何把学习数学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听过黄老师课的人都会发现,他的每节课中都有大量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如“游深圳野生动物园”里设计了“价格计算单”,“三角形的高”里设计了“看谁先摘到花”,“给老师出谋划策”里设计了“装修方案”,在“长方形、正方形”里设计了“涂色、对折”,在“一个数除以分数”里设计了“必须将手中的纸条对几折之后,才能用手中的尺子一次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等操作的内容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其次,他总是在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上下功夫。他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两位数与11相乘的速算法”时,黄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给老师出题,学生发现老师竟然“对答如流”。这时学生不免疑窦丛生:要么就是老师把结果都背下来了,要么就是一定有什么秘密。学生通过讨论一致认为:老师不可能把那么多的结果都记下来,老师肯定有“窍门”,只不过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而已。在发现了“两位数与11相乘”一定有“窍门”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师生的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步步为营,最后觅得了解决问题的快捷途径。
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激荡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黄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得出了“无盖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五种解法。黄老师认为,每一种解法都有其合理的依据,只是思维的角度不同而已,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的解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解法。
(四)实践延伸
课堂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就此打住”,教师不该只是让学生练练习题、做做作业就“草草收场”。乏味的结尾有着曲终人散的清冷。为了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持续探究的态势,黄老师总是在此时浓墨重彩地添上一笔。
在学习完“约数与倍数”后‘黄老师面对全班同学,从容地说:“同学们,快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课堂’,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你就可以走出教室了。走的时候,必须先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再走出教室。你说的这一句话,可以是‘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几能被几整除’中的任意一句。”新颖有趣的游戏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还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举多得,这比简单地布置一些习题或作业,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黄老师就是这样,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数学实验”,亲身体会如何解决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开放小教室,做活大课堂。黄老师始终在课堂的“新”“趣”“实”“活”上下苦功。他力求教学设计的新颖独特,教学风格的与众不同,通过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不断把学生带人新的境界。他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和枯燥,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孩子们在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的过程中,他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适宜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这使他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智慧。
二、黄爱华的专业成长及其启示
(一)拜师——专业起步
黄老师由师范毕业真正走上讲台时,遇到了两个好老师。一个是他所在的小学的特级教师卢专文,他是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也是对黄老师的课堂教学影响最深的人。初上讲台,卢老师充满了爱护,对黄老师的耐心教诲超越了平常师父的界限。另一个是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特级教师邱学华。他们常常在一起促膝谈心:上好一节课还不行,还要沉静下来写好文章,是一种提升,文句组织好了认识才会更深刻。经常的人,课堂教学品味与不爱动笔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读书——汲取营养
没有知识的支撑,智慧灵性就会逐渐枯竭。为了掌握教学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寻求新的突破,黄老师深钻教材,翻阅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近年来,他研读数学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发展心理学以掌握儿童发展的认知规律;分析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国内外不同教法的特点,不断探索儿童认知的最佳建构过程。每年伊始,他都会列出书目,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专着。他还养成了做好阅读札记的习惯。多年来,他的读书笔记有八十多万字。
(三)勤奋——不知疲倦
1992年,黄老师作为特殊人才调进了深圳。当时深圳教学已开始引进现代技术教育理念,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的他,又一次感到了自己知识上的欠缺,于是他每天晚上都会留在办公室几小时,潜心学习电脑知识。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能制作课件了。
在教学竞赛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几乎都整晚呆在办公室,不断调整教案:兴趣的激发、氛围的形成、重难点的突破、引导的策略乃至导入语、过渡语和结束语,每写一次都有不同,每一次都有进步,每一次都更趋向完善,真正经历了一个不断思考、琢磨、推敲、试讲又否定的过程。黄老师每时每刻都沉浸其中,在深夜骑单车回家的路上,因脑子里一直在思考教学方案,竞撞在了小区停车的护栏上。
(四)爱生——师生无间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新时代下,学生比过去更加富有主见,个性更加张扬。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令他们喜欢,与他们达到那种其乐融融的状态呢?黄老师在尊重学生的问题上,做到了两个字:“和”与“平”。“和”指的是“和谐融洽的气氛”,“平”指的是“地位平等的交往”。他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一位“独裁者”与“特权者”,应该是一位致力于帮助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良师益友”。
(五)笔耕一反思不断
是一种促进反思的最佳方式。长期笔耕不辍,让黄老师总能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上去看问题,思考事情。多年来,他在国家级和十多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写少儿读物、教学参考用书和教学研究专着两百多万字。在深圳,他从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到一位省一级学校的副校长,至今仍从事教研工作,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讲台之外,他总是去反思自己或他人在课堂上的所得所失;总结今天和昨天的课堂,思考将来的努力方向。他结合生动的课例,去深刻地剖析,为自己也为喜欢数学教育的朋友写下值得借鉴的文章。
(六)魅力——来自修炼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精妙、指导的精巧、用词的精辟、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语气上的抑扬顿挫、灵活的教学机智等让一节课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黄老师在读师范的时候,就勇于锻炼人前从容说话的胆量与口才,练习优美地、不费力地发音,一手粉笔字也有了较大的长进。他还反复模仿练习相声、小品、话剧演员的语言,从中寻找与人、与学生交谈的技巧。这样,黄老师渐渐地把准确、生动活泼、极富幽默感的语言用在课堂上,让设计与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课堂上教师的讲授部分做到极富吸引力。
技巧是需要内涵支撑的。生活中,黄老师是个亦静亦动的人,性情上也是个乐观、向上的人。他喜欢听音乐、打球、玩游戏、读书等,这些活动在丰富他的生活的同时,也滋养了他的心灵。做有魅力的人,就要长期地修炼。
三、结束语
黄爱华,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市鹏城青年功勋奖章获得者、广东省特级教师……他的专业成长表明:对课堂的驾驭自如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激活创造力。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艺术之泉才不至于枯竭,才会源远流长。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