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致使艺术设计教育不得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教学理念的推陈出新,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对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教学的核心、创新教学的过程及创新教学的实现手段等进行了探讨,提出建构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一个不断变革着的世界,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艺术设计教育融入新经济的浪潮,并领先于时代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走艺术教育创新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每一位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工作者都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真正意义上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
一、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之说
在经历了教学模式、专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后,艺术设计逐步明确了其定义:艺术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技、视觉与创新相结合的学科,它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艺术设计存在的价值主要是它永远体现着新意,这种“创新”促使着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如何培养既能有效结合科技、又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教育者不断探讨的问题。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艺术设计教育强调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来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其相关课程的教学应立足当代设计教育与设计实践,加强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模式的研究,注重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思维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建构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教学的模式探索
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模式存在着很多路径。美国著名教育家卡伯利(Cubberley)认为“优良教学”就是培养有效的学习习惯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创造力的培养正是其中的核心。首先,需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基础有系统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广泛的多学科知识积淀,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其次,要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再次,加强实践教育,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及时获取信息并快速反应的能力。卡伯利的这一理论对于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有很多启示。正是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对于创新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1.跨学科综合化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应用型学科,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设计创作过程,把设计艺术与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结合,已成为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艺术设计人才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人文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还应包括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艺术设计的特征决定了其教育的跨学科和综合化要求,既要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又要促使其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艺术设计目的的实现是多个学科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科技水平、生产条件、工艺材料以及市场等诸因素对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强调对学生的技巧、技能训练,更应强调其知识结构建立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学生具备多向思维的头脑和应变能力,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各专业之间的融合与交叉,使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增大,使小设计学科成为跨学科综合化思想指导下的大设计学科。为此,可以开设选修瀑,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学科、不同流派、不同导师和设计师的教育理念、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通过跨学科综合化培养,使学生更多地掌握艺术设计的科学化程序,培养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激活创造力——创新教学的核心。这里所说的“创新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是富有创造力的教师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与资源中,以活动化的课程与教材为依托,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其创新态度、思维、习惯和品质的教学方法。在创新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力的激活者。
我们应该时刻努力去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重视其个性发展,使其不受传统陈旧观念的束缚。通过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肯定他们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启发他们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分析问题,给学生最大的学习自由和发展空间。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习惯。这其实是一种激活创造力的方法,也是创新教学的核心所在。
3.综合性的实践课题——创新教学的过程。在教学模式上,以往典型的设计教学模式是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这三大块内容,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这种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当的完整性。但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设计重新走向综合时,这种模式已成为培养具有综合性创造力人才的障碍。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为了使学生将来更好地步人社会,设计教育必须结合大量的社会实践课题,处理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综合性的实践课题是以课题教学来代替以往的课程教学。
通过实践,有机地将设计所需的知识系统地教授给学生,并使其在实践课题的推进过程中得到消化和吸收,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专业创造力的教学目的。实践课题教学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注重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尤其是包括市场调研、模型制作、工程技术、市场推广等在内的实践性环节。综合性教育发展趋势表明,设计教育模式强调的是以设计为中以系统的实践课题为核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课题的学习过程中练就综合的设计能力,包括艺术设计、技术设计和市场设计的相应能力。设计教育的实践课题不仅是消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整合专业知识并使之更加系统化、增强应用性的作用,为未来学生走上设计道路提供某些预先经验保障。
4.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创新教学的实现手段。数字媒体技术的涌入给艺术设计带来了革新,逐渐成为设计表现的主流,它使设计过程变得更迅速和便捷,设计创意能更轻松地得到展现。对于艺术设计教学来说,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来扩展学生的业余课堂是完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一方面,由于技术的迅速老化和有限的个人教学能力,我们不能指望教师掌握所有的技术操作,这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传统教育影响下,已经逐渐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对课程的学习仅限于教师讲课的内容,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被动式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现代艺术设计教学要教授给学生扩散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技能的训练。
获取网络信息和检索专业资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延伸获取知识的范围,丰富知识容量,增强学习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对学习进程的交流和讨论,改变以往线性的教学模式,使有限的课堂变为无限,使学生的地位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转变为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到传递知识的主动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成为集传授、启发、引导和调配于一体的课程教育者。这就完成了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也打破了由个人教学带来的局限,快速地提高了艺术设计的教学质量。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