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及其启示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回顾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并分析了这一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研究认为学分互换得到各国普遍认同和重视,但学分互换还在探索中前进,尚未形成定式,高校学分互换的推行需要有一强有力机制推动。
[关键词]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伊拉斯莫计划”
欧洲大陆作为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一直备受世人关注,而近20年一提到欧洲的高等教育,伴随在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就是“伊拉斯莫计划”,即“欧洲大学生流动计划”,而提到“伊拉斯莫计划”(ERASMUS)就不能不提“欧洲学分转换系统”(the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简称ECTS)。最初它是欧盟在实施“伊拉斯莫计划”中开发出的一个最具特色的对学生海外学习予以承认的有效工具,对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大学生交流计划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1999年《波洛尼亚宣言》的发表,这个系统再一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
学分制1872年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之后逐步推广完善。但学分国际间的流通则起源于“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它不仅打破了校与校之间的藩篱,更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其运行景象可谓盛况空前。欧洲学分转换,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在巴黎召开的“关于进人别国大学学习时文凭等值的欧洲大会”,当时参与国家有32个。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依照派出国家大学颁发的证书,接受(东道)国家大学可以根据合约吸纳学生入学的原则。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隶属于欧洲委员会,创立于1988~1995年间,开始主要是在5个科目中开展合作:商业管理、化学、历史、机械工程和医药,后被纳入高等教育“伊拉斯莫”计划。它通过采取灵活的学分制度来确保学分的可转让性和累积性,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创立一种简化的、易读的、可比较的学位系统。该项目于1987年正式启动,到2002年9月参与此项目的学生超过了100万人,参与国从1987年的欧盟11国扩展到现在的30多个欧洲国家。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把学生带到欧洲,把欧洲带给学生”是这一系统的主要精神。“系统”通过更新“信息包裹”,记录学生出国学习前后的成绩、课程、学位申请、学校管理程序、教学日历、评估模式等相关事宜,使学生在国外进一步学习很容易。学校负责为学生准备和交换记录副本,复印件由学生保管,在原学校和东道学校之间进行交换。学习结束后,学生可选择留下来继续攻读学位或再转校,由校方决定证书获取和转换注册的条件。
为了确保“系统”的推广,1997年在里斯本召开的“关于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承认大会”规定:“除非接受国家发现差别太大,否则即使存在差异也应予以承认。”本着确保“系统”有效运作和质量保证,1997年9月~1998年1月间,委员会开办了48个讲习班。1998年初,一个网络式的“服务专线”开通。条款规定,系统内学校须接受专家的视察,以确保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协调性。
1999年来自欧洲30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波洛尼亚宣言》提到“建立一种学分系统——比如说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作为促进最广泛的学生流动的适当的手段,学分可以在高等教育机构或非高等教育机构获得”。虽然这一表述在文字上不够详细,但它第一次触及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具有的流动功能和积累功能的双重身份,这是建立欧洲学分转换和积累系统的第一步。之后,在《布拉格宣言》中,各国教育部长们对这一系统作了进一步解释:“为了使学习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采取不仅提供转换功能而且提供积累功能的学分系统——比如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或其他与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兼容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2001年召开的欧洲议会会议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在提到欧盟的高等教育时指出:“大学确信以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为基础的一个学分积累和转移系统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并认识到在其他处获得的学分是否被接受关涉大学的基本权利。”显而易见,要建立一个全欧洲的学分转移和积累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必须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审视这一系统。
2003年9月,两年一度的欧洲部长峰会在柏林召开,会后发布了《柏林公报》(Berlin Commu-nique),提出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正日益成为各国学分系统的共同基础,在促进学生流动和推行国际教学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长们希望进一步努力,使得ECTS在欧洲高等教育区不仅成为一个转换系统,而是成为一个长期使用的系统。
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运行原则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有着复杂的运行机制,这一系统主要由3个文件组成:信息包裹、学习协议和成绩档案。(1)信息包裹提供的是对本机构的地理位置、住宿情况、注册所必需的程序、校历、课程的内容、要求、评估模式、时间单位、课程类型、教学方法,以及分配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学分和提供课程的院系的描述。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每年必须对其进行更新,而且为了保证其流通性,必须同时用欧盟另外一国的语言完成。(2)学习协议则是学生在进行海外学习之前,与有关机构双方签订的,上面标明了将要在海外学习的课程。(3)成绩档案用于出示学生海外学习之前和之后的学习成果。成绩档案主要记录学生出国学习前后课程的学习情况,通常它是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学分及评估等级进行表述的当地有不同的学分及评估标准时可以同时使用。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规定,大学生只有修完了教育大纲所规定的学习工作量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才能获得ECTS学分。一个全日制大学生一年的学习量可换算为60个学分。大学生的学习量根据中等水平学生掌握相应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学习量不是指单纯的上课时间,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可以用来表示教育大纲的所有要素(模块、听课、实验、实践、自习、考查、考试、论文等),可表明在学年教育大纲总量中各个要素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中,通常而言,就工作量来说,一学季(三个月)为20个学分,这样一来,一学年就是60学分。学生通过考试或评估后获得学分,标志着该课程的结业。除此之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还利用等级标准定义考试或评估结果,共划分为7个等级,由于等级的“绩点”由各学校自行决定,所以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并不能代替学生成绩在各学校内的等级。一般获得学士学位需要120个学分。
总的来说,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注重在不触及各国教育系统“民族性”的前提下,加强彼此之间的可比性和融合度,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际流动性;同时,该系统注重对整个学习过程所有要素的考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欧洲学分转换体系就像是欧洲流通的货币一样,它使各国高等教育机构能对
本国或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工作量进行评估,可以很好地促进各国学生的流动性。经过20多年的发展,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已经在欧洲建立起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对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明显。
三、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问题与困境
作为一个跨国的学分转换体系,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繁荣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正是这些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1.对“高校自治”传统的挑战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自开始即是由政府发起并积极推行的一种政策,具有明显的“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特征,其推行要求各高校承认其他高校的学分。各国政府以协议的形式将本国高校纳入系统,这在高校看来是对其“高校自治”权的侵犯,这对富有自治传统的欧洲高校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他们不愿让欧盟的官僚机构来干预他们的自主办学。因此,各国高校对于这一系统的推行一直都持观望甚至批判的态度,对自身任务敷衍塞责。总之,各高校的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由于欧洲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未能涉及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支助问题,为了实施《波罗格那宣言》,一系列会议、研讨会、教学管理试验等将消耗高校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欧盟及各国政府相应的配套投入未能跟上,以至有75%的高校领导呼吁欧盟或本国政府给予他们以财政上的支持。正因为如此,柏林会议没有责成各高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达到规定的目标。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政府间签署的协议对于具有悠久的“高校自治”传统的欧洲大学来说,其约束力是非常有限的,能否更好地调动高校实施欧洲学分转换计划的积极性,使之成为计划的忠实推行者,将是决定着这一计划在未来能否更好地开展的关键。
2.“欧洲学分”本身的问题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倡导建立一种美日为“学术欧元”的“欧洲学分”,即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统一货币”。它的推广使用,一是为了方便不同专业学习成绩之间的互算,二是为了增加专业要求的透明度以及缩短学制。但欧洲学分一体化仅仅是教育部部长们的美好愿望。它的实施远远要比真正的欧元设计与使用更艰巨,因为欧洲各国高校本来就没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家统一货币——学分。在欧洲大陆,各国语言有别,教育体制不一,教育发展水平也相差甚大,这些都是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推行的重大障碍。就学分制本身而言,一个欧洲大陆,不但国与国之间壁垒森严,就是一国内的各高校之间,一个高校之内各专业之间,其学分体系皆缺乏可比性。在这样一种体系下要在欧洲大陆建立起一种可自由兑换的统一学分,可谓任重而道远。
3.学生资助问题上的困难
出国留学所需要的额外开支被列为影响流动的首要障碍(有61%的非流动学生和41%的流动学生选择了该项),在那些由“依拉斯玛斯”(ERASMUS)计划资助出国留学的学生身上,这一问题更加明显。“依拉斯玛斯”学生流动资助已经从1991年的每月190欧元下降为2001年的每月146欧元。在许多国家,流动学生平均接受的“依拉斯玛斯”资助甚至更少。由于各国经济制度和福利制度的不同,北欧大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充分获得国家的资助,而在南欧,大学生更多依赖家庭的资助。一个欧洲统一的大学生资助制度不但对各国财政是个负担,还会加大贫富国学生之间的差距。它一方面造成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将那些没有额外收入来源的学生排除在外。虽然在“伊拉斯莫”计划内,所有国家已达成共识,流动学生不需要缴纳学费,但在其他许多国家,情况就不同了,高额的学费使学生的流动变得更加困难。要实现全欧洲大学生自由流动,显得为时过早。
四、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学分互换得到各国普遍认同和重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已经赢得了普遍的关注和广泛的重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都日益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交流,学分互换作为教育交流的一个工具,正在逐渐深入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随着欧洲高等教育结构趋向一致,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将趋向统一,统一的欧洲学分目标也将变得越来越现实。实践证明,封闭和低质的教育无法适应教育一体化的趋势,只有主动去适应它,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分互认在国家高等教育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学分互换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的工具逐渐完善并为我所用,这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对于世界范围内校际学分相互承认,国家内的学分转换相对容易。因此,我们可以从学分互认互换理论问题的探讨入手,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好学分转换过程中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同时总结和借鉴他国经验,努力调动各参与学校的积极性,逐步推行国际高校学分互换。
2.学分互换在探索中前进,尚未形成定式
学分互换理念提出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已经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但尚未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且各国国情、各校校情不同,要形成一种固定统一的学分互换模式几乎不可能。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各高校间交流合作的加深,探索一个能为不同高校,甚至是不同国家所接受的等价分数转换系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目标。当然区域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不平衡是学分互换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不能消除这种障碍,就难以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分互换系统。对于这一问题,世界各国仍处于继续探索之中,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还需要有更为深入的探讨。
3.高校学分互换的推行需要有强有力的机制推动
高校学分互换的推行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推动和促成,如果缺乏这么一个强有力的机制和手段的推动,仅依赖各高校自发地去沟通和交流,其广度和深度就会很有限。拉塞克认为,阻碍学校对外界更加开放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原有结构和规划过于僵化,以至难于同其他机构的活动协调一致;而在外界,促进这种协调化的主动性尚不够”。高校学分互换问题牵涉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方面,仅靠高校一己之力是难于实现的,必然要求国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各校的支持力度,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手段努力促使各高校间实现学分的同等互认。
总之,学分互换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它的实现并非一朝就能达成,需要不断努力去推行。学分互换本身也还有很多的问题尚待解决,要求我们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期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