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五”中期开始,我国彻底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稳步驶入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然而,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也日益突出:经济效益不高,增长方式粗放,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与全社会的资源供给不足并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当前,我们仍面临着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为此,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循环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对未来的工业化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循环经济,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工业化路径创新。因为,在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之间成正相关。也就是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我国在今后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逐步突破“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探索一条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互动共进、良性循环。本文试对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中所涉及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寄希望于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一、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
1.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加速,面对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人们开始重新检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并寻求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主题。
“宇宙飞船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认为循环经济是指:“人类合理的发展模式应是对自然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使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得到合理和长久的利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相关论述也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这些思想构成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的较早雏形。
循环经济的现代定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对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阶段的中国来讲,意义更为重大。一方面,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t。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例如,2003年我国的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尤其是最近几年,汽车、钢铁、机械、煤炭、电力等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产业链条的过度延伸,使资源需求呈现为一种全面性、爆炸式增长,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局面。此外,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向发展中国家采购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也接受了发达国家对一些非环保产业的转移。这种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在改善我国经济状况的同时,却为生态环境保护蒙上一层阴影。
基于上述分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新型工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理论和众多国家的发展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主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最能体现工业化的本质,不仅工业化本身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而且工业化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评价体系应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仅从资本和劳动资源约束的角度探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例如,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都对经济增长中资本和劳动二要素的循环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自然资源要素循环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和不可再造性的足够认识。因此,早期的工业化必然是那种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换取国民财富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即传统工业化战略。
然而,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后,伴随着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传统工业技术是在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经济指导思想下开发出来的技术。因此,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往往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对于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的中国来说,这种工业化道路不仅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和环境,会直接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用于环保治理的费用年均递增12.7%,德国年均增幅更是高达25%。这种遵循“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所付出成本是巨大的。第二,传统工业化理论中的“发达国家就是工业国家”的基本规律已经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事实相违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正逐渐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多数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发展中国家仍然沿袭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单纯地推行高投入、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化而忽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会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所以,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第三,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处于工业化进程的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高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影响。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想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的工业化浪潮,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而不能延续过去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老路。
从上述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进人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后,中国的工业化战略选择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为解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途径;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更为今后的工业化战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进而走上一条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循环经济范式下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趋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做出了简洁的表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可以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我国工业化路径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更是经济发展观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从定义上看,它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相辅相成的。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为支撑,遵循“循环经济范式”要求,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一条集约型、开放式道路。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是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的,必须把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融入工业化进程。20世纪中期以后,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和海洋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水平发生了革命性的提升,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限。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尽快摒弃这种模式,依靠科学技术,使经济增长在质量、层次、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让科学技术融入到金融税收、信息服务、物流等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强国之路,加速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这不仅是突破资源供给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更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2.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体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其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最主要特征。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传统工业化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尽管依靠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可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长此以往是难以为继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震惊,但其发展的代价也很大。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可以说,当代人类面临的所有矛盾和问题在中国都有所表现:人口数量大、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等。要克服上述困难,我们在今后的工业化道路中必须吸取传统工业化过程中耗竭资源与破坏环境的教训,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工业化是一个通用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因为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的差别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本国的基本国情,注重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过程中,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例如:我国数量庞大的人口虽然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沉重负担,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这种“活资源”的创造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把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质量优势;而对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下岗、失业问题,必须在现实工作中予以妥善解决。
4.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的精髓在于信息化贯穿于整个工业化全过程和每一环节。“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和基础,它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资金支持及市场需求,离开了工业化,信息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工业化处于低水平时,信息化的超前投资就会形成“网络泡沫”,具体的信息服务业反而蒙受巨额的损失。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派生物和延伸,它的发展反过来也能助推工业化。一方面,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潜力是迅速的、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产业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重组业务流程,整合内部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更可以使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因此,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5.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工业化,尤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技术和经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新格局下,各国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增强,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真正独立地实现循环经济的,其工业化进程必须与世界工业化发展接轨。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它们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如德国和日本都比较明确地在国家层次上直接进行了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立法,重点首先放在了废弃物资源回收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面,而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则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得到解决;在技术层面上,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的“3R制造法”、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借鉴,借以推进我国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建议
应当说,新型工业化之“新”体现在多个方面,它不仅要实现传统工业化的目标,而且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标准。另外,新型工业化中的“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恰恰是“循环经济范式”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借鉴国内、国外工业化的具体经验,并结合我国的自然、经济、科技、社会和人口等现实条件做出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其实践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它可以从三个层面把握,即推广“清洁生产”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支撑体系。
1.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模式,发展循环型企业
推广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型企业是世界各国在微观层次上推行循环经济的基本策略。清洁生产的概念是西方国家在总结工业污染治理经验后提出来的,它“通过对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生产过程内部循环等环节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最大地减少污染”。清洁生产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升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以降低产品运动周期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可以看出,清洁生产不仅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的升级,更符合“循环经济范式”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清洁生产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普及和推广。2002年6月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清洁生产的内容和要求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运用法律来推动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型企业是在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应用于企业生产,依靠现代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在企业范围内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减少生产过程污染排放。可以说,清洁生产模式是发展循环型企业的基础,而循环型企业为推广清洁生产、减少资源消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在微观层次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企业运行,并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采取不断改进工艺设计、尽可能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善和加强生产管理、在企业或企业集团范围内循环利用资源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当前的经济走势来看,钢铁、石化等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仍在扩大,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增强。然而,过重的产业结构和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必然引发对资源和能源的极大需求,前一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交通运输能力紧张、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矛盾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保持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实施重化工业轻型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开展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和保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首要环节在于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产业,为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提供技术保障。今后应加大科研投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重点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转化,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负增长转化。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要求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产业,同时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在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推进重化工业向轻型化过渡,依靠高新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解决资源供给结构、产品供给结构、商品消费结构不一致的深层次矛盾;加大重工业的投入、生产以及产出等环节中信息、知识和科技这些“软”要素和“轻型”要素的比重,使重工业中“轻型”成分增加,实现产业结构轻型化。在循环经济范式下,投入要素和生产过程的轻型化,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必然结果,是重化工业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重化工业能够发挥其基础作用的先决条件。这一过程中,技术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技术进步达到客观上能够改造、改进生产模式的程度,才能实现上述基本目标。
3.加快体制创新,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支撑体系
“生产不单纯是技术过程,它也涉及社会关系,特别是关于财产要求权的法律规定和公认惯例。……控制生产资料所固有的社会关系不只影响满足生产技术要求的方式,而且影响到生产多少产品以及生产果实如何分配的问题”。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或发展思路,都必须要求有相应的经济、法律等相关制度的配套与保证。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我们认为,资源滥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合理的资源定价机制和环境价格体系。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的资源价格未能正确地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石油、煤炭等基础能源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脱轨。过低的资源使用成本必然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随意浪费。另外,由于缺乏环境产权意识和环境价格体系,环境价值得不到相对的市场体现,“环境滥用”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完善资源定价机制、明晰环境产权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
另外,运用适当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法律等手段来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产业政策上,国家应加大力度发展高新和绿色技术产业,并积极利用适宜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使之逐渐向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产业转变。同时,要坚决限制一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过度扩张,对那些有违于资源综合利用的落后工艺和设备要严格限制使用,限期淘汰。例如,国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行业性税种,主要适用于大量使用特殊稀缺、有大量污染排放的企业,通过征税促使其寻找替代资源或者减少资源的消耗,而对从事垃圾和各种污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最后,我们还要运用立法手段将各种成熟的政策上升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稳定的法律形式,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日渐走上有法可依的法治化轨道。
总之,以循环经济的观点来看,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和立法工作,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企业应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总体的创新、开发和经营战略中,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自觉地在生产经营和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自觉地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各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也要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引导有利于循环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这是我国各项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