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者在吸取维果茨基思想的前提下,在发现教学基础上提出并强调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他们提倡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的思想,以及改变教学脱离实际的情境性教学。因其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所以这种模式更为实用和合理,对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引导探索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社会交互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一直沿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始终要求学生作出反应,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老师、书本的现成理论。这种模式可以使老师把内容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学生也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其弊端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缺乏对问题的分析,缺乏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批判性和独立性受到压制,求知欲也被消磨在机械、枯燥的学习活动中,这些显然跟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是违背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经过近两年的尝试,发现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协作交流,学生的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不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化学的能力,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支架式教学,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是以维果茨基的“辅助学习”为基础的,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如对于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在最初往往受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逐渐内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工具。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他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能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解。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鉴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我认为可以把化学教学中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具体分成这样五个环节: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搭建支架,进入情境→分析问题,自主探索→集思广益,协作学习→完成建构,效果评价。
以上各个环节只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形式,是体现教学理论和思想的讲课主体框架。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处理、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学法指导,增加或减少部分环节,也可在一课中反复运用这些环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我的设计思想,下面我从“氯水的性质”为例,阐明每个教学设计阶段所包含的主要意义。
四、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创设问题情境,实际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矛盾的冲突。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使学生原有知识与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养成变换角度,变通考虑问题的习惯。问题的设计一方面要反映关键内容,又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经验,从而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以“氯水的性质”为例,我设置了这样一组问题:
(1)非典盛行的时候,为何家庭用的84消毒液到处卖缺,成为紧俏商品?
(2)在初三化学我们已学习了水的净化,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步:加药,加入消毒剂氯气。那么氯气为什么有杀菌消毒作用呢?
(3)再做一个实验:取两瓶干燥的氯气,一瓶放入干燥的花,另一瓶放入鲜花,观察瓶内所发生的现象。接着提出问题:鲜花为什么会褪色?是哪些物质使鲜花褪色的?
在这一环节中,问题的创设并不是要使学生体验到挫折,感受到学科的难度,而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本能及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促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敏感,能主动精细地观察事物和思索分析,从而发现需要他们发现的问题特点和解决思路,就能及时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进入到较为理想的求知状态。
2.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创设的问题情境,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提供方向;其次,围绕当前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该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明确与此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及相关的理论;再次,也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要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这就是如同建筑中老师先给学生搭好支架,为他们以后的探索创造条件。结合上述的问题我又设置了新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展示一瓶新制的氯水,设问:氯水溶液呈什么颜色?与氯气的颜色相比能说明什么?(淡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氯气分子存在)
(2)氯水中除氯分子外,还有哪些微粒?
(从元素组成看,氯水中含有Cl、H、O元素,因此可能含C1-和H+)
(3)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这些微粒的存在?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①加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Cl-(生成了白色沉淀)
②加紫色石蕊试液检验H+(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③还可以加Mg条或NaCO3固体检验H+(都有气体产生)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氯水中含Cl-、H+
初步得出:氯水中含C12、H2O、Cl-、H+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供的不能太多,也不必太细,以免限制和妨碍学生的探索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开启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将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3.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自学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一能力的形成须以教师正确的引导为线索。探索开始可以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问题的过程,提供问题解决的原理,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问题的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探索,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加以提示,帮助学生沿框架逐步攀升。
但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逐渐减少,要逐渐增加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探索成分,使学生最后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登,直到教师让位于学生,拆除支架,完成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监控学习和探索的任务。
4.鼓励协作学习,完成意义建构
学习者与周围的环境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要建立一个学生团体,也就是平时所讲的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相互协作交流,相互启发,可以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解释自己探究的方法,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本课中,我又提出:石蕊试液为什么又褪色了?
学生探索讨论,提出猜想:
猜想1:一定有物质使石蕊褪色了,这一物质具有漂白性?
猜想2:溶液中有H+和C1-,可认为形成盐酸,是不是盐酸使石蕊试液褪色?
猜想3:Cl2氧化性很强,是否是氯气使褪色?
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
①干燥的红纸放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放少量浓硫酸以保证氯气是干燥的)。
②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氯水。
③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盐酸。
④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
结论:
氯气和水反应,除了生成盐酸还生成了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因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素分子被破坏变成无色物质,故可做漂白剂;同样道理,正是由于HClO的强氧化性,所以能杀死水里的细菌,有消毒作用。
5.进行效果评价
效果的评价是检测教学过程的有利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包括个人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对个人学习的评价,这种评价依然是与问题探索过程融为一体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在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反馈中,“谈谈你在这节课中的体会和收获”,学生们说“好爽,如坐春风,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思维得到发散,激发了我的兴趣”、“有新意,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氯水的性质和成分”、“做实验,有一种好像我真的在做一项伟大研究的感觉”。
五、实践反思
同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支架式教学模式只是提出的角度不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同样的思路,即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学习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围绕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学习者通过独立探索,通过合作、讨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习者可以深刻地理解相应的概念和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模式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但这种教学模式也有自己的弱点:一是知识不系统,在这种模式下老师作为一个支架,帮助学生学习,不可能完整地讲授知识体系,而学生在对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前提下,多角度地去理解问题,得到的答案也就可能是零乱的、多层面的。这种模式较适合有关开放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形式下的研讨,但对于知识性强的纯理论性的问题不太适合,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二是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都能适应,这也是支架式教学模式要着重解决的。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能否在知识的建构上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义高.“问题教学”理论.比较教育研究.
[2]郑永柏,何克抗.四结合·教学模式建构·教学理论发展.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