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弘扬学科专业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浙江理工大学专业发展历史>正文

弘扬学科专业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浙江理工大学专业发展历史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专业发展历史特色和优势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回顾浙江理工大学专业发展历史,分析独具特色办学格局形成的缘由与历程,描绘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轨迹,提出“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凸显优势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思路。
  高等学校办学既要继承传统、保持特色,又要面向社会需求、创造优势。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能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科专业。对国内外高等学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只有坚持特色办学、优势强校、质量立校,才能实现高校间的和谐发展与共存。
  具有100多年办学历史的浙江理工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大格局中求得了稳步发展,它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浙江理工大学历经百余年,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培养了大批适应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走出了一条继承与创新之路。时代变迁折射出独具特色的办学阶段,不同阶段体现了丰富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一、谋班兴学丝绸教育(1897—1958年:蚕丝特色)
  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蚕学馆,它是国人自己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纺织学校,它的创办揭开了我国近代纺织丝绸教育的帷幕。蚕学馆创建之初,学制为2年,1906年起改为3年,首届从秀才贡生中招生30人。蚕学馆的办学宗旨是:“除微粒子病,制造佳种,精术饲育,改良土丝,传授学生,推广民间”,培养蚕、丝两科人才。它在教学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面向社会,面向生产实际,开展科研,推广成果。这一办学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
  学校自1897年至1953年,一直沿着单科性思路发展,仅设养蚕、制丝两个专科。1953年以后,逐步增设了棉纺、棉织、丝织、染织、纺织机械等专业。为了使丝绸教育适应我国丝绸工业发展的要求,1958年学校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的5年一贯制大专生,学生人数增至300余人,办学规模得到较大发展。
  二、面向行业办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1959—1984年:丝绸特色)
  学校自1959年开始招收大学4年制本科生。这个阶段的专业基本上按丝绸行业的需要设置,学校最初设立的两个本科专业是丝工和丝织,以后逐步增设了丝绸印染(1964)、丝绸机械(1974)、电子技术应用(1978)和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1979)4个专业。其中1979年增设的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专业,是我国纺织院校中最早设立的艺术类专业,是一个艺术和工科相结合的新型专业,这在试行学科交叉和渗透方面跨出了可喜的一步。同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2年学校开始对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为了适应丝绸工业发展的新形势,1983年学校增设了2年制服装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之一,在纺织院校中是第一家。同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至1984年,学校专业结构形成了覆盖丝绸全行业,较为系统的多层次、完整的布局,成为我国培养丝绸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工科学院。
  三、扩大服务面向创特色(1985~1998年:纺织特色)
  为适应社会需求,该阶段学校的专业设置实现了由主要面向丝绸行业扩大到整个纺织行业的转变,学科门类由工学单一学科逐渐发展到工学、文(艺)学、经济学等多学科。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大纺织的战略转移,拓宽专业范围,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性,学校调整和合并了一些专业,如制丝、丝织两专业合并为丝绸工程;丝绸机械改为纺织机械,进。而发展为机械设计及制造;丝绸印染改为染整工程;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改为纺织品设计,进而发展为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电子技术应用改为工业电气自动化,进而发展为工业自动化。专业面拓宽了,从为丝绸工业服务扩大到为大纺织服务。
  1985年起,学校又逐步增设了服装(1986)、服装艺术设计(1988)、染织艺术设计(1988)、工业会计(1988,后改为会计学)、工业外贸(1992)、机械电子工程(1994)、计算机及应用(1994)、市场营销(1994)、工业设计(199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997)10个本科专业,以更好地为大纺织服务。经过这次调整,学校的专业数扩展到15个,重点发展服装、纺织品设计、经济管理学科,使丝绸学科中的老专业由工艺型向工程型发展,并积极拓宽老专业的适应面。学校从1994年开始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四、优化专业结构办大学(1999—2005年:特色学科群形成)
  该阶段的专业设置从面向行业转变到面向社会,进一步拓展学科门类,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以满足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
  1998年9月。学校由原中国纺织总会直属转由中央与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管理为主。为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扩大规模、保持和发展丝绸纺织服装专业特色与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理科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及其他社会急需的新学科、新专业,强化和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通过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等措施,专业实力不断增强,学科门类和专业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0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管理专业点名单中,学校的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列入了本科专业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3年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和电子信息工程6个专业被评为省重点建设专业。
  到2005年末,学校本科专业数达到41个,覆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六大学科。其中,工学类17个、理学类7个、文学类5个、经济学类2个、管理学类8个、法学类2个,已基本构建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并形成了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学位点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并具有同等学历人员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基本建成了材料与纺织、机械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人文科学等7个学科群,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学科群为龙头的学科群体系,增强了学校办学的竞争力。
五、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2006年起:特色巩固与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浙江理工大学创建省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学校在“十一五”教学工作规划中,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国际纺织服装强省、国际动漫之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提出坚持“适度拓宽学科门类,合理调整专业布局,灵活控制新增专业,加大分类建设力度”的原则,实施本科专业分类建设工程。在本科专业的分类建设中,学校将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对工科、理科、文科(含文、经、管、法等学科)、艺术类专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各类专业的和谐共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深度开展。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校于2006年新增了美术学、传播学、日语、行政管理4个专业,2007年新增了机械电子工程、数字媒体技术2个专业,2008年新增了金融学、风景园林2个专业。2007年我校新增5个省重点建设专业,同时,纺织工程、动画专业分别列为国家2007年第一类、第二类特色专业。
  学校瞄准“新专业高起点、重点专业成示范、特色专业创品牌、改革专业重探索”目标,为专业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给予政策和人员支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六、专业特色发展轨迹的启示
  浙江理工大学百余年办学历程描绘了一条“求真求实,创新创业”的专业发展与特色积淀的清晰轨迹。学科专业特色的形成是学校长期坚持“服务面向”、围绕社会需求办学的结果,是教师严谨治学、创新改革和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结果。特色的形成过程也是人才培养模式逐步丰富完善的过程。
  专业特色的形成经历了专业调整的多次分与合,体现了满足社会需求的办学思想。时代的变迁、社会需求的变化无时不在对学校办学的“服务面向”定位产生影响。专业名称的调整、专业方向的设置也是为实现“服务面向”目标而采取的灵活的办学策略。
  专业特色的积淀主要来源于教师严谨治学、创新改革的理念和风范。教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促教学为抓手,以课程教学改革为载体,严谨执教,启迪新知,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高,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教师在开展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实践与科研训练等各教学环节中都充分体现了“求真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
  专业特色的发展折射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风貌。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综合素质”的办学宗旨,构建了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因时制宜,日趋完善,形成了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学校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积极、合理地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专业建设和双语教学的开展。实行了学分制、主辅修制,鼓励学生攻读第二学位。不断探索优秀生的培养方法和途径,由多类实验班培养模式集成到精英人才学院的培养模式。以计人学分的形式鼓励和要求学生参加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科研设备投入力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设立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和创新基地,推行学生科研项目化运作方式,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抓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学校的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在全国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浙江省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严谨、创新创业能力强而深受社会欢迎。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来临以及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学校要根据圈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目标,贯彻“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拓宽学科专业平台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辩证处理知识培养系统化与能力培养系统化的关系,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完善各专业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实施课程整合,构建并完善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多规格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凸显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既快又好地发展。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