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医古文为例,从领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古人破除迷信的科学态度、治病救人的高尚职业道德、不畏艰难险阻的执着精神、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及诚实守信的职业态度等方面,提出加强专业古文教学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古文教学;职业道德素质;影响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适合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摆在职业学校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强化专业古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所谓专业古文,是指与职业学校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古代文献,如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之与商业学校,桓宽的《盐铁论》之与经贸类学校;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之与农业学校;郦道元的《水经注》之与水利学校;宋代蔡襄的《荔枝谱》之与林业学校;李诫的《营造法式》之与建筑工程学校;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器辨》之与工业学校等。笔者仅以中医药古代文献对医药卫生学校学生的影响为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领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卷帙浩繁的中医药古代文献,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各种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的结晶,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经典巨著都是璀璨的明珠;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医药大家的成就万世敬仰;“麻沸散”、“官药局”等世界之最为世界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加强中医药古文教学,对医药卫生学校学生领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立志发掘这个宝库,使祖国医药遗产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古人破除迷信的科学态度
我国古代巫医并存,迷信与科学交织。中医药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破除迷信、弘扬科学的历史。如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提出的“病有六不治”理论,“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是重要的一条。东汉王充在《楚惠王吞蛭辨》中通过分析水蛭的特性,驳斥了“祸福之应皆天”的谬论。南朝齐梁时期,范缜在所著《神灭论》中,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命题出发,揭露了宗教迷信麻痹民众的危害。北宋人龚鼎臣的《述医》通过记述巴楚之人信巫不信医,遂致死者枕藉的事实,揭露了巫觋之危害,论述了医药的功用,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学习古代医药学家治病救人的高尚职业道德
药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述了医德修养的两个问题:一是“精”,技术要精湛,告诫学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品德要高尚,从“心”、“体”、“法”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先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诊治上“纤毫勿失”。这些观点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行医路过虢国,通过针灸、药熨、服汤等方法,使已被判定为“暴厥而死”的虢太子起死回生。金代医家李东垣,出生富家,遇灾年极力赈济饥民,遭疫疠则一心赴救病者。他认为学医不是博取个人名利的手段,而是为了“传道医人”,并以此为标准选定继承人,循循善诱,悉心培养。明代医师何子才在赵子贞一家数口因贫困“僵卧满室,阖门濒死”之际,“以济人之急为心”,“日来视之,疗治周勤”,表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
学习古代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作风和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出身医家,继承家学。在行医实践中,他发现古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中药有的一药多名,有的一名多药,有的存在品种、产地使用混乱等问题,给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他重视临床实践,通过亲身服药、临床观察及有关实践,正本清源。在群众的协助下,他经常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铃医请教,对药物研究、比较、分析,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加以鉴别考证,并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很多药物,历经27载艰苦劳动,着成了16部52卷的巨著——《本草纲目》,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李时珍不畏艰险的执着精神,成为后世的光辉典范。
宋代大科学家沈括,一生治学严谨,其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他在医药上有独特贡献,曾编著《良方》。对于中药材,他更是深入探究,“发明考证,洞悉源流”,“凡所到之处,山林隐者,无不求访,及一药一术,皆至诚恳切而得之”。他在《梦溪笔谈·药议》中,批驳了古法采药只讲求时间,“采掇者易辨识”,而不管其时药材质量优劣的谬误。通过对影响药材质量的产地、生长情况、地理气候、种植方法及药用部位等不同的分析,认为应采取灵活的采药时间,表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