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至上”抑或“社会满意”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 学校声誉评价日益成为学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是学校声誉的核心价值要素。教育质量通常仅被理解为“学业成就”,由此形成评价学校声誉的“学业至上”价值导向,并导致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误区。学校声誉评价的价值导向需要从“学业至上”向“社会满意”转变,使学生的发展真正切合社会期望。
[关键词] 学校声誉评价;教育质量;学业至上;社会满意
学校声誉代表了社会对学校的普遍看法和信任感。在学校声誉评价方面,“学业至上”的价值导向使人们一直持有如下观点:学校的教育质量对学生的社会成就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教育质量主要是指“学业成就”。因此,社会成就取决于学业成就。这样便形成一种简单的逻辑:学生的“学业成就”是评价学校声誉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学业成就”又仅仅限于学校在升学考试中的表现。这种逻辑,无疑是造成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应试焦虑的主要根源。要扭转这种认识,首先需要澄清“学业成就”与“社会成就”之间的关系,重新确立学校声誉评价标准,寻求学校声誉评价的新价值导向。
一、教育质量:影响学校声誉的核心标准
学校声誉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给社会各界留下的综合印象,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教育界等公众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高等教育界,学校竞争正日益演变为声誉竞争,学校声誉评价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例如,在2004年就有网大、中国校友会、中国青年报社和搜狐四家机构发布了“学校声誉”平均位次排名,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并重新划定评价学术声誉的三类指标:即社会声誉、学术声誉、国家声誉。[1] 但基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的差异,所以两者在学校声誉上的评价标准也有较大区别。
作为一种外部的学校评价方式(评价标准来自于学校之外),学校声誉评价的结果将影响到学校在获取教育资源上能否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成为中小学校评价改革不能忽视的组成部分。2005年,全国中学名校校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上,首次发布了《2005中国百强中学》排名。[2] 然而,由于对学校声誉存在不同理解,这次排名引起了人们的质疑。究竟应根据哪些标准进行中小学的学校声誉评价,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影响一所学校声誉的因素较为多样,主要有学生表现、师资水平、教育理念、管理水平、教学设施、学校的环境与文化等方面。通常最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则是学校的教育质量。所谓教育质量,就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为满足特定的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教育目标,设计、组织、实施的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活动达到的预期效果的度量”[3] 。可以说,学校声誉实质上就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其教育质量给社会各界所留下的综合印象。学校声誉评价的关键也就是关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教育质量需要有明显的表现形式才能为人们直观地感知,这种表现形式,一般是学生经过教育活动后,在特定教育目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在评定哪些成就以及如何进行评定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导向。由此得出的结果也使人们对学校声誉的评价迥异。
当前的基础教育领域,针对学校声誉评价的传统价值导向无疑是“学业至上”观。这种观点通常将教育质量理解为“学业成就”,而“学业成就”主要又是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其结果是评价学校声誉往往以合格率、升学率论成败,以考上重点大学人数、高考状元人数论英雄。因此也使不少学校为提升学校声誉,而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有必要对“学业至上”的价值导向进行细致的分析,寻找其中的问题所在。
二、“学业至上”的学校声誉评价观
以往学校声誉的评价者是国家及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般以绩效责任制的形式对学校声誉进行总结性评价,从而实现奖优罚劣的功能。其目的是通过特定的声誉评价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实施控制,属于一种具有刚性约束力的“硬”评价。例如,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省级示范高中的评定;省一级学校、市一级学校的评定。社会公众主要就是通过学校在评定中所获得的声誉等级来判断学校的教育质量达到何种水平,学校的声誉等级越高,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就越高。
绩效责任制除了要核定学校各方面的办学条件之外,其中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业成就”。“学业成就”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进展和变化。通常用来考核“学业成就”的手段就是标准化测验,即人们平时所说的考试。因为这种方式在评价者看来,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率、公平和准确的评价要求。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毕业考试,在初中阶段主要是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在高中阶段则是高中毕业会考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学业成就”的表现形式就是标准化测验中的合格率、优秀率和升学率。由于这些数据被视为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而教育质量又关系到学校在声誉评价中的成败,所以,“学业至上”的价值导向便促使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而进行激烈竞争。
这种竞争导致学校在两方面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为取得“学业成就”的良好表现,造成基础教育功利思想盛行。某些学校之间争夺优质生源现象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在绩效考核中获得好评,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吸引考试表现优异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相信,学生所取得的“学业成就”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学校教育,而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以及个人天赋的产物。所以,学校只要获得足够数量的优秀生源,就可以在考试中占得先机。另外,某些学校运用特殊方式,把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排除在统计范围之外,以便在学校声誉评价中能获得好评。在美国,有学者将片面追求“学业成就”造成的后果称为“沃比干湖效应”。美国作家凯勒(G. Keillor)在小说《沃比干湖镇的日子》虚构了一个小镇,在这个镇上,所有孩子的智力水平都高于平均智力水平。然而,虚构的故事却成为了现实,1988年,詹姆斯(J.C. James)经过对美国32个州教育部门的调查,发现每一个州所公布的学生考试成绩都比全国学生平均考试成绩高。[4] 如果学生考试成绩都高于平均水平,那平均水平是如何得出的呢?不难看出,为保持或者提高学校声誉,学校无法不以非常规的方式提高考试成绩,从而导致从学生、教师到学校评价体系的异化。
另一方面,学校在声誉评价中产生两极分化,精英学校由于学生考试表现优良而声誉日益提高,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声誉则由于考试表现不佳而受到人们指责。学校声誉之间的差距最终造成基础教育在资源分配上的严重失衡。鲍尔斯和金蒂斯(S. Bowles,H. Gintis)在考察了美国学校教育后认为,学生所处的学校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是相对应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原则”(correspondence principle)。在这种对应原则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往往所进学校不同,接受的是不同的社会化模式。它同时也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管理人员、教师、家长的教育目标和期望(以及学生对各种教学和控制模式的反应)因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而不同。”[5] 受社会结构的制约,所有学校并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办学条件、生源素质、师资水平方面的差异,不同学校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的表现往往良莠不齐。因此,用“学业成就”一把尺子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显然有失公允。
“学业至上”导向的学校声誉评价观,使学生“学业成就”较好的学校获得良好声誉,但根据调查表明,“学业成就”与“社会成就”并不能简单划上等号,“高分低能”的现象反而引起社会各界对基础 [7] 丁海珍.学校究竟听谁的:学校评价中的矛盾和冲突[J].当代教育科学,2006(4):31-33.
[8] 杨文柱.自由从摇篮开始:答北京教育台记者马薇问[G]//刘铁芳.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2-53.
[9] 石中英.哲学视野中的学习成就[J].教育资料与研究(台),2006(12):1-10.
[10] CRONBACH L J. Essentials of Psychological Testing [M].New York: Harper & Row, 1984:35.
[1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J].人民教育,2003(Z1):40-42.
[12] 麦克内尔.课程评价[G]//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42-643.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