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考制度改革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为此,提出采取“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考;制度;改革
一、引言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理性与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级人才,从情感和理性两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获得作为合格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质。通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如何学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
几十年来,高考为我国高校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引导中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于扰,体现了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了个人凭才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不可否认,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培养模式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导致选拔人才上出现不少问题。
通观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不论是在考试组织上的国家统考分省命题改革,还是在考试内容上的“3+X”科目设置方案,以及在考试时间上的春季、秋季两次考试,甚至全国53所高校享受5%“招生自主权”,这些高考改革措施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措施都没有涉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扭转中小学深陷应试教育的可悲局面。高考制度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始高考改革,进行自主招生,通过“面试”选拔了近600名学生。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各种观点荟萃网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人对面试招生的公平性表示质疑。比如,面试考官的认识与价值取向本来就有主观差异,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也有高低之分,见仁见智。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也许会给考官以“木讷”的印象,但实际是有真才实学的。面试在一些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艺术、管理等比较重要,然而对于一些不太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技术、研究等就相对不那么重要,存在制度“失灵”的情况。相反,不少人认为,如果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下功夫,笔试完全可以考查出应试者的素质。笔者认为,这两所高校跨出的步子太大,是对在中国国情下高考制度改革的简单化处理。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极大,建立统一、公正、合理的高考制度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尤为重要。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制度改革是涉及当今中国千家万户的大事。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主张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强调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执意废除高考,由各个高校自主招生。然而,从十多年高考改革的脉络可以看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只是在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做点改进,一直没有轻易废除高考的说法。废除高考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即便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过去,人情关系因素也还是存在着。如果在当今学风浮躁、关系盛行这样的大环境下,放开政策、自主招生,那会使得高校招生的状况更加糟糕。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保证高考制度公平与效率改革的相对可控性,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只有在这个框架下的改革策略才是可取的,这也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做法。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上进行改革。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既不能操之过急,草率行事,又不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为什么必须改革高考制度
通识教育通常指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需要而进行综合性的、普适性的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要求学校教育不能片面强调科技知识或者人文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专业设置过窄、教育功利性过强等问题,导致学生思想底蕴不深、创新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广、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的产生。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如此,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忽视人文精神,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工具理性化”倾向。关注一些可直接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东西,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而忽略人文素养的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生价值目标,片面强调专业化导致了知识的狭窄化。
进入新世纪,尽管我国一些高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但足,通识教育依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比如,目前的大学本科阶段仍然注重专业教育,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高校提供的通识教育却差强人意;高校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不够,在学生批判意识和个性的培养等方面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究其原因,无不与我国高中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未能有效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关,而所有这些的原因又归结于现行的高考制度。
1.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行的高考制度已成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把高中教育,甚至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了应试教育的歧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中小学生紧张忙碌地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升级、取证,泯灭了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热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试想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个性和创造力吗?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中的教学实际中,为了适应高考考试的需要,大部分学校从高二起就将学生按文、理科分班。从知识结构方面讲,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这不仅不利于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而且还为高中毕业生以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带来了问题。现行的“3+X”高考科目设置依然未能改变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局面,相反使学生更容易偏科。“3+X”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3+X”与以往高考选拔相比,没有显露明显优势。鉴此,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不能沿袭以往一贯文理分设的老路,机械地通过各种考试科目的组合设计而力图反映不同群体考生的不同知识结构,盲目追求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要求。这会使得考试科目设置过多,依然改变不了高考对高中课程设置的指挥棒作用,因此精简压缩考试科目仍然是高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精简压缩考试科目才能避免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减低基础教育、中学教育对高考的“依赖”,真正使得高考指挥棒“失灵”。
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只懂得通过反复的识记和演练考得好分数,使得高校选拔的人才只会“考试”,即所谓高分低能,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而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人格的缺失比单纯的知识缺失更可怕。高考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方式存在“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多方面的考核内容,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高分数的考生往往并不一定是高素质的学生: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却成为准以认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在国内有不少大学热衷于通识教育,殊不知我国高中阶段已经文理分科后选拔的人才怎么能有“通识”呢?如果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本身就有“缺陷”,那么再好的大学通识教育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实施。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到基础教育和中学教育,这实际上就是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其实,无论从中国古代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及至文人稚士提倡的“琴棋书画”,都可以看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子,都是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以达到文武并重、知能兼求、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养成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阶段仍然是打基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促进知识融合,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人格养成。
2.观行的高考制度难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能够发挥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高校只能根据划定的分数线按照成绩的高低“被动地”录取学生,毫无选择的余地,国家管得太多太死: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高等学校是办学的主体,高等学校应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而招生的自主权是最基本的一项;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学生,然后再根据既定的规则和标准由学校自己来选拔,过多的限制必然会使得高校丧失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够有大的作为。因此,应通过高考制度改革。充分给予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高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发挥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主体。
高考改革本质上是制度的改革,而且是系统化的制度改革。所以,必须站在制度的角度去认识,而不是简单地站在体制角度去认识。体制的背后是制度,仅仅在体制上做文章,高考改革没有出路。要注重高考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推动高校选拔人才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所谓系统性就是改革要彻底,制度设计不留漏洞和死角,能想到的问题在改革之前就想到。所谓衔接性就是高考制度改革一定要与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相衔接,使高考制度真正成为沟通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既要避免改革动作过大对中学教育造成的冲击,使其对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实现高中毕业生的平稳过渡,同时还要兼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因此,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站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认识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经过精心设计、缜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三、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改革
(一)目前的高考科目设置
目前高考实行的“3+X”科目设置可追朔到1991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实行高考科目改革,提出“3+1”四个科目组的方案,并在湖南、云南和海南三省试行。“3+1”中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的任意一科。1993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行了“3+2”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一直实行到2001年。“2”指物理与化学或历史与地理。1994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部分省市推广试行“3+2”方案。1995年以后,全国除上海外都实行此方案。1999年广东省率先进行了“3+X”高考科目没置改革,2000年推广到五省,2001年扩大到13个省,2002年全国务省市都实行了“3+X”方案。2003年秋季高考,全国各省市同时实行着几种不同模式的“3十X”方案。
从10多年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实行的“3+x”方案脱离不了原来考试科目设置的藩篱,依然存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仍在考试科目的组合上做文章,而且每个省市考试科目设置都不完全一样。“x”的组合有很多种,很复杂。显然,“3+X”方案只有当考生选择“X”科目完全相同时成绩才有可比性。高考制度设计的核心是考试内容与形式,具体地讲是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与形式和招生录取的方式。所以,必须把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的改革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考试科目设置是大方向,而考试内容则显得较为具体,必须在有限的考试科目数内,让考试科目设置基本或主要反映考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而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强化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解决相关能力的考核。
(二)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充满人情与资历的社会,托关系、找路子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是像高等教育作为稀缺资源,竞争又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真正靠高校自主招生,即便有了各个高校承诺的所谓“自律”,彻底废除高考、完全放开也不现实。不但老百姓担心缺乏公平,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光搞“面试”成本就很大,更何况面试的公平性本来就值得怀疑。由此可见,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有鉴于此,笔者提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仍然是一种“折中”之方案,即采取“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各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主要观点是:一是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即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可分存秋两次;允许多次参加考试,可以最好成绩申请入学,成绩两年内有效。二是以省划线,分省招生。二科成绩达到一定要求者,即达到分省的本科线、专科线两条线。三是各高校可不再设置其他考试科目,由各高校自主选拔。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以及结合中学的表现等。
1.高考考试科目只设语文和数学。高考考试科目为什么只设语文和数学?
(1)避免文理分科,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铺平道路。文理分科必然造成高中生的知识结构缺陷,甚至偏科。现行的“3+X”单纯按照科目的组合必然打上文理分科的烙印,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取消英语(理由后述)以及“X”,把它们放到高中阶段的会考中解决,不但能够避免文理分科,防止偏科,引导基础教育、中学教育转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起到中学教育重视这些科目教学的作用,扭转现在的应试教育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铺平道路。
(2)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语文强调会“写”,数学强调会“算”。在门数众多的高中课程中是否存在基础性核心课程?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对于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而言,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别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与数理能力,语文与数学因其较高的负荷量而成为众学科中的核心学科。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语文和数学都属于工具性质的科目。语文虽然作为一门语言,但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等。没有一定阅读量,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学语文用于交流,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能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语文说到底就是要会“写”,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清晰地写出来。实际当中,不少学生有了想法、有了实验结果就是不会写,写不出来,缺的就是的基本功,特别是一些学术论文更是需要一些规范、技巧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素材或题材、一样的实验结果,有的人写的文章条理清楚,令人信服,而有的人却缺乏严密的论述,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数学知识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领域,自然科学不必说,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已越来越多地用到数学知识,就连文史哲这些文科味最重的经典文科也越来越需要数学工具。数学是具有严密逻辑推理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思维训练。数学知识源于人类解决生产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把他们进行抽象精炼后又指导生产实践。数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很多学科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将复杂的现实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各种-~-I~的数学模型,进而通过数学推导、演算来求其解。因此,数学强调“算”。这里的“算”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或运算,还包含了对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手段进行求解的能力。
(3)不考英语。英语同语文一样,本质上是语言,也是工具性的科目,这是必须明确的。我们可以拿《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和英语的考纲内容作简单对比。除了英语有听力,语文和英语在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上主要体现在阅读和:阅读就是要读懂文章的主旨要义、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并能做出适当推理;就是要求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语言,本质的东西是通的,没必要重复设置两门语言作为考试科目,此外,外语语种不同,考分同样缺乏可比性,这也是不考外语的理由之一。
仔细想来,从小学到研究生,英语居然要学20多年!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对一门外国语的教育如此重视!英语教育投入过多已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制约一个民族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英语教育投入过高,导致人力、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教育界应该好好测评一下英语教育的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投入产出比。事实上,没必要这么多人、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学外语。在我国,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专职翻译,他们能够迅速翻译国际上最新的科技发明,使得更多的国民省下精通英语的时间去搞创新或干实事上。
总之,在实行语文、数学二门科目入学水平考试制度时,作为选拔性考试,必须从重视知识立意、强调知识点及覆盖面向注重能力考查转变;考试题目不应是通过集中强化训练所能解答的,也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回答了的;重点考查和检测学生语文、数学的基本功以及熟练运用语文、数学知识的能力。只要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的确定了,有那么多的语文、数学专家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去出题目了。
2.语文和数学之外的其他所有高中科目,放在高中阶段的会考考查。关于高中会考成绩的参照性,以往对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会考成绩与高考成绩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会考与高考虽具有不同的性质,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学力水平,会考成绩完全可以作为平时学业成绩的一部分,与高考分数一起,作为高校录取的有力参照。
会考可以是高中自己命题,以减少招生命题考试的工作量和考生的负担。考虑到会考成绩的可比性,会考可在分省范围内进行,即分省命题。会考的成绩是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要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会考成绩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会考究竟采取哪种形式为好,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再结合中学的表现等。考生用他认为最满意的一次考试成绩,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根据学生提供的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结合中学的表现以及学校自行组织考试等综合表现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可以同时拿到不同学校的录取通知,学校也可以提供学生不同的机会选择,最终让学生和学校进行合理的双向选择。
3.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目前以省为单位确定分数线即以省划线,分省招生的办法不失为好的办法。以省划线要分清层次,录取线可直接分为本科线、专科(含高职)线两个层次。取消大多数省市人为地区分重点录取线和一般录取线(第一批录取线和第二批录取线)的做法,即打破重点、非重点的界线,由考生自己选择个人理想的第一志愿。在分配给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时,应根据每个省考生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每个省的招生数量。根据当年全国的招生数量和考生数量来确定一个录取率,再按照全国录取率和各地考生数来确定每个省的招生数,即“按相同比例录取”的方法。这样,考生在每个省机会都是平等的,既照顾了公平,又照顾了不平衡。这样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
四、结论
高考指挥棒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笔者提出了“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即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各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以省划线。分省招生。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以及结合中学的表现等,作为全国性的选拔考试,“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将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起来,这既能由国家统一考核学生的基本素质,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又有利于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给予高校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主体,还能使考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和特长有多次报考与多种选择的机会。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