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正文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 任何国家的教育改革都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支撑和指导。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1983 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目前,这一理论在我国也迅速传播,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2003年5月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的主旨就在于在了解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参照“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来全面理解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进而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语文教育行为,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先进的理念,最终实现“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教育改革目标。

[关键词] 多元智能;多元性;差异性;课程标准;以人为本

目前,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观主要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观点、建构主义的理沦、多元智能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等等。其中多元智能理论影响最大,在美国许多中小学开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性实验,建立多所多元智能实验学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就强调要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恰恰是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分三个部分来阐述:多元智能理论简析;语文“新课标”解读;反思与实践。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析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智能概念,建立了宽泛的智能体系。多元智能理论是在批判了传统智能一元能理论,吸收了斯腾伯格的智力三重论(智力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三个独立的能力构成)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脑损伤病人、特殊儿童、智力类型和符号系统的研究提出来的。他说:“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他认为判断一个人的智力发展程度要看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和创造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而非传统智力理论所强调的单一的一元结构(即言语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能至少有八种: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而不只是语言和数学逻辑。

多元智能理论重视智力的实践性。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拥有以系列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力。加德纳把智力看成是“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他非常重视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主张让儿童在实践中成长。所以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学校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最大的成功”。这里所说的成功,不是仅仅以学校的考试成绩作为成功的标准,而是指学生走向社会之后获得成功。他深刻指出“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创建了多元情景化的新型课程和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要求学校为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未来社会成功者的场所。

多元智能理论还关注智力的多元性。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多元的形式存在的。智力的多元性是指每个个体都有八种或更多种智力,而且每一个个体各种智力的发展也是多样的。加德纳依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我国赴美演出的残疾人艺术团有一位叫周舟的孩子,他的音乐智能由于获得了“可以尽情施展”的机会,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指挥,生动地证明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的论断。

多元智能理论还关注智力的差异性。智力的差异性是指各种智力在每个个体身上有着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而且每个人智力的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加德纳还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而传统教育的弊病在于“完全没有重视到这一点,相反,我们使每一个学生都面对同一种教育”。他强调 “教师面前无差生”,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杀了学生的潜能,要求教育工作者“正视差异,善待差异”。积极的举措则是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

多元智能理论是世界性开发潜能的重要理论。潜能是人的秉赋与素质的中介,是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将人们的教育视野向人的发展可能性聚焦,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来塑造人的健全人格,达到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支持。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我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目标和理念与多元智能理论是相一致的。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实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以及课程目标上的要求等诸多方面都秉承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精神内核,下面具体展开解读,会 有更深刻的 认识。

(一)以人为本位的人文化教育

“新课标”的“前言”部分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里的“不同发展倾向”也就是多元智能中提到的“智力的多元性”。“新课标”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把“学生的需求”作为一项根据,突出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突出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强调了人格养成,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由此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有健全人格和有知识技能的人,教学过程中的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应该受到重视,语文知识学习过程应成为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事实上,最近若干年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大语文”把学生从传统、单一、偏重于说教的教材中解放了出来,提供了大量富有人文精神的阅读文本,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要。“课内拓展式阅读”通过师生、生生的平等交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语文研究性学习”则大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把教学基点由教师的外在传授完全转移到学生的内在发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课程也由传统的预设性课程,变成了生成性课程。教师也由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转换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专列了一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自主探究”不仅是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1、自主性。 “自主”即主动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主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推动者和学习活动的辅助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主人;自主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的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东西。

2、探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把人生、自然与社会作为学习探究的对象,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正如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师应该是教师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促进个体潜能的全面开发。

3、合作性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多元智能理论创立的新型能力观提出“能够成功地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就是高能力的人”,赋予“能力”以实践性的品格,这与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实践能力的理念正相一致。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将成为21世纪课程的核心”,人要成功,则必须适应问题解决的要求,要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 )以开放为特征的课程设计

“新课标”把高中语文课程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选修课程,“新课标”要求“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模块的内容和顺序,都由各学校灵活实施。这样,高中语文课程就完全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教材的封闭格局,有了此前从未有过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毫无疑问,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同时这也对教师的知识面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抱着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参就可以教书,这种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年来,我们的“大语文教育”、“课内拓展式阅读”和“语文研究性阅读”,一步一步打破了语文教材就等于语文课程的格局,它要求将课程设置为一个开放性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个性鲜明的校本教材,又有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活动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对教师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反思与实践

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认真解读“新课标”的目的是理论指导实践。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认为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标”要求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语文教师应该在三个方面加强认识并着力在教学具体环节中落实到位:要有民主意识;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把教法的着眼点放在学法上。

(一)要有民主意识

新课标强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强调学生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民主意识。 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关爱之心和呵护之情;教师因该善于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并使课堂上始终充满着浓厚的民主气息和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学习情绪的感染。教师应该采用诸如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以及其他活动等“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构建一个多维的自主空间,激活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充分展示才华。与此同时让学生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快感,而不是急躁地、枯燥地甚至敷衍塞责地将各个知识点简单地摆在学生面前。比如,在分析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题时,我没有按传统教法直接把主题给大家,而是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几分钟过后,各小组纷纷将本组的观点亮出来,有的认为,小说尖锐的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有的认为,作者无意对人物作明确的价值判断,想表明人自身对于面临的某种戏剧性变化的无能为力,因为文章的结尾只是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也有的认为,小说的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有的认为,作者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大家各抒己见,而且都找到各自的依据,讨论异常热烈。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认识,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在浓厚的民主氛围中,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被这种热情的学习情绪所感染。在“互动式”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潜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二)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

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青少年期还没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的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地思考了。”有经验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揭示材料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使他们也能独立做出研究,在研究中发现新知。学生的作用在于积极思考,积极研究,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过程,还是巩固、应用过程,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智慧努力应该用在思考和研究上。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具备敏锐的头脑、清晰的思路、精确的表达对谁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正如阅读能力只能在阅读中提高一样,分析能力也只能在分析中提高。其实分析也就是在阅读的时候多问一些“为什么”。下面以朦胧派诗人顾城的一首小诗为例,具体谈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

远和近

一会看云
一会看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很多同学看完了这首诗之后,可能会觉得奇怪:写的什么呀?只能到这儿,你不往下想了。这说明你还没有开始分析。可是,用心的同学会发现,这首小诗的标题是一组相对的词语:远和近。再一想,诗中所说的好像是两个人的关系。那么两人的关系的远近是不是诗的主题呢?能想到这儿,就说明这个同学开始分析了,而且把握住了关键——诗的主旨指向。再作进一步的追问:在诗中,除“你”和“我”之外,还有一个“云”, 那么“云”的作用是什么呢?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云”在诗中只是一个参照物,因为“云”的存在,使“我”远离了空间距离很近的“你”。当然,这种远离是心理距离。正是“云”这一参照物的出现,使得现实距离很近的“我’,和“你”之间,在心理距离上却早已是相距千里了;如果分析到这里,可以说,我们不但掌握了本诗的主旨,而且已经接触到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同时也把对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内容主旨的把握为一体了。由此可见,分析并不是件难事。

教师不应当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分析思考、品味揣摩,而应当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自己品味、揣摩、理解与运用;应着眼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培养与潜移默化,使之具有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指导学生分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和思考,这是让他们终身受用的能力。达尔文说的好:“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三)把教法的着眼点放在学法上

教师的任务和作用正如“新课标”所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这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切实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思路,由教师如何教的思路转为学生如何学的思路,把教法的着眼点放在学法上。著名的加拿大课程专家史密斯指出:“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教师在每一堂课里,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里“动”起来,“活”起来,兴奋起来,充满兴趣与热爱;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思维,积极动口动脑动手;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毫无疑问的感觉到自己是互动的主体与学习的中心。

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药》时讲到环境描写的作用,根据新型学习方式的要求.就不能着眼于教师如何“讲”——如何按文学理论的阐述去大讲特讲小说的三大要素、环境的典型意义、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等;而是要着眼于学生如何“学”——如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进而去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例如,结尾的景物描写:“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般静”、“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在分析这些描写为什么写得那样肃杀、悲凉,其深意是什么时,就不应由教师把教参上的分析和盘托出,塞给学生;而要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探究。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引导学生摸着石头过河,走进课文,走进结尾那浓黑的悲凉。

总之,语文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新课程是生成性教学,是民主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素质是新课程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战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从“ 新课标”文本的被动执行者积极转变成为新课标精神的主动塑造者。在全面理解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应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行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先进的理念,为实现“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教育改革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正所谓: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智慧齐飞,生命与使命同行!

[ 参考文献]

1、华德·加德纳着,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

2、王万清《多元智能创造思考教学》,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1

3、坎贝尔等着,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江山野《课程改革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8、《语文报》教师版 2004.2.1 第27期

9、《语文教学通讯》2003.12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