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浅谈新课程下教学观念的转变>正文

浅谈新课程下教学观念的转变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能在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中,影响目标完成的因素很多,除了我们课堂计划之中的因素(包括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还有一些非计划内的潜在因素(包括师生关系、教风学风、教学环境、教师的语言、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等),我们体育教师要加强这些潜在因素的探究与摸索,切实转变一些教学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转变观念 教师素质 学生主体 潜在因素 影响

一、前言: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身体与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不仅是“体”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成功的体育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愉快的体验,还有对学生的自信、自尊、良好的个性、健康状况、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意志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懂得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包括从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到教学评价完善等方面,还要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语言的把握、课堂环境的布置、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课堂潜在因素进行探究与摸索,因为这些潜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全方位的,但是它间接的会给学生在知识、规范、情感态度、学习经验、心理变化等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虽然是非强制性的,但是它往往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教师工作主动性与责任心

体育课堂教学能使教师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来创造和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教风学风、行为规范、教学环境等。而人际关系、教风学风、行为规范、教学的环境等也正是我们体育课堂计划之外的一些潜在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作用是可以为提升教学效果服务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搞好人际关系

教学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其次是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主要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在学习中交流、行为接触中互相产生的影响。友善、尊重、信任、协作等关系对每个人都起促进作用,反之将起反作用。搞好关系旨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友善、尊重、信任、协作的良好关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目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谁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的确,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小看学生,因为他们与老师具有相同的人格。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搞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达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譬如:我让学生进行接力赛跑,由于一个学生生病请假,一个小组缺了一人,我对同学们说:“让老师来参加,好不好?”同学们一听,兴趣马上就起来了,连声说:“好!好!”,学生们在跑的时候也格外起劲。可跑了一次以后,其他小组就提出了意见,“老师您跑得太快了,不公平。”,“老师您跑慢一点呢。”原来我在的这个小组跑了第一名,我就顺势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公平,学生们七嘴八舌,最后商量出让老师退后一段距离的方法进行比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在平等、融洽、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同玩、同乐,不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的效果非常好。

2、加强课堂教学环境的布置

应该说,我们体育教师每一堂课都有一定教学环境的布置,但是大部分教师对这个环节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它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一个环境整洁优美、器材的摆放整齐有序、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这堂课产生有舒适感、安全感、竞争感、进取感,并能积极参与,并能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譬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时,这个内容的练习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在教学中,我就用长绳摆成“池塘”的形状,在里面用短绳摆成各种形状的荷叶,让学生模仿“小青蛙”在“池塘”里跳来跳去,尽情玩耍,在这样的练习环境中,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体验得到了加强,身体得到了锻炼。体育课堂教学的精心布置,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那么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加强责任心,把每一堂课的教学场所准备得耳目一新,从而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体验到体育的乐趣,从而喜欢体育。

3、抓好教风、学风建设

教风、学风是师生共同努力,并在长期教学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体育课大多数是操场上进行的,人多场地大,没有一个好的教风与学风,是不可能上好一堂体育课的。抓好教风,这对体育教师是一个难题,首先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对体育不重视,而且体育课不用考试,导致学生认为体育课是玩的课,是放松的课,但是有好的教风才能有好的学风。为此,要求体育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业务上要精通,行为上要规范,努力抓好体育课教风的建设。体育教师除了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要重视向学生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工作态度、责任心、爱心、个性、情趣、特长、教育技巧等,。除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外,还可以使学生体育课堂学习中体验到一种别有的乐趣。教师良好的教风是使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习惯等学风形成的重要前提。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明确上述观点,并做好上述工作,会很好地发挥作用,使体育教学时时刻刻发挥其积极作用和功能。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教学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堂中应该学到的运动技术等体现在课程内容中的外在体育知识。因此,改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措施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进教师的教授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更加投入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1、教师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中国的语言艺术很复杂,也很有内涵,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如让学生学一个动作,教师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对学生心理变化到实践来说肯定是不同的。学生应该说对老师的话是非常在意的,教师的一句话,也许不经意间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所以我们在体育课堂中应加强教师用词及提问技巧的研究,使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和谐,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富有乐趣。

(1)教师的用词

在教学中,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个词语来表达,但是表达出来的效果却是不同的,对学生产生的行动有很大的影响,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譬如我在教学跨越式跳高时,在两个班级进行了一个试验,在四(1)班我用解决“问题”这一词,在四(2)班我用“挑战”这一词,在试验中我发现四(2)班的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气氛以及教学效果都明显好于四(1)班。从这一试验可见我们体育教师要加强用词的研究,多斟酌,多摸索,我相信我们体育课堂教学会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主体性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2)教师提问的技巧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教师的提问对启发学生的活动,掌握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如何提问才能切中要害,关键是要抓住提问点提问,问题不能过大、笼统,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问题的疑难点、发散点、矛盾点、模糊点等引起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和积极参与的欲望,既可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层层推进,逐步完成课堂教学。譬如我在教学前滚翻时,有很多同学翻不过去,或者翻斜出垫,学生对此也一筹莫展,这是我就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 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才翻不过去的,皮球为什么容易滚动?②是什么原因造成翻斜了呢?通过这些提问,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造成动作失败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解决了不知从何改正错误动作的难题。

2、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和做游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征,多使用一些故事等情景设计课堂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运用生活显示、事物演示、音乐、、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联想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进行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处于愉快而不紧张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积极地进行锻炼、练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譬如我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红帽”让学生进行创编游戏,分组之后学生们根据故事情节模仿了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猎人等角色,并联想到了我如果是小红帽,怎样对付大灰狼,学生不断地讨论,忙得不亦乐乎。又譬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学生们在练习时好象忘记了跑步时的疲累,充分地投入到了角色的扮演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合理分组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主观学习意识的努力程度上的不同,决定了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在教学中没有科学的进行分组,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在比赛中,如果一组学生每一次都是第一名,那么其他几个小组就会越来越没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再如在跑步时,因为学生也会观察比较,慢的学生与快的学生分在一组里,慢的学生想我反正跑不过,那么可想而知跑下来的效果是怎样的。所以,老师应认真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进行合理分组,编排,尽量让分组之后的学生水平接近,因为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评价、激励机制的运用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评价、 激励就是通过各种外部诱因,给学生以适度的刺激,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把教学要求自觉内化为个体行为的过程。它的切入点是从外部的评价激励行为开始的,是从外部条件入手,来唤起学生的内因,引起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纵向评价,不能只采用横向评价,那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是“优”字获得者,只要他(她)比上次有一点进步。体育教学面对是全体学生,不能只表扬前面好的几名,对后面的这几名也要进行表扬,让学生不能感到自己是一名失败者,而是每一名学生都是成功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跑步练习中,总是只有一个第一名,久而久之,跑在后面的学生就会缺乏动力,很难提高成绩,所以我就采用了每一次让学生跟自己的成绩比较,进步了就表扬,虽然有的跑的名次很好,但却不能得到表扬,所以学生每次训练都很认真,效果非常好。

四、结语与建议

1、在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影响学生的课堂潜在因素,不断地摸索、探究,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能真正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身心与身体的健康发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得好:“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的确,学生学习和学会的过程,虽然需要老师的教,但这个过程最终是依靠学生自己完成的,学生所学到的和学生潜力所能学到的,远比老师教的多得多。新课程倡导的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们体育教师应加强课堂策略的研究,改进教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愉悦身心,使学生能充分地体育课的乐趣。

3、建议

对于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我还只处于探究与摸索的阶段,专业知识太少,课堂教学的一些潜在因素的认识还比较粗浅,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加强理论研究,确实转变教学观念,以理论为依据作进一步的探究与摸索。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