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导向下,高考的指挥棒一直指引着我们的方向,“升学第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种观念从整体上限制了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也对我们的音乐教育造成了深重的影响,极大的束缚了音乐课的健康发展。在通过对豫南地区淮滨县、息县、罗山县、平桥区、?河区音乐教育现状的数据和问卷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豫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堪忧,县、区中小学音乐课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基本上能保证,但在多数乡、镇中小学中音乐课的随意性较大,课程表上虽显示已经按正规的课时开全开足,但已名存实亡。中间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
1、现状分析
(1)在学校音乐教育硬件设施方面。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但调查结果显示:
豫南地区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音乐教学设施简陋,各项教学辅助器材不到位的情况,大部分乡镇中小学校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现实中的许多状况与国家新课标的要求谬之千里。(2)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领导的教育观念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对开设音乐课程与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认识不到位,同时对音乐课程价值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偏差。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因为高考不考,所以针对挤占音乐课这一现象领导持视而不见的态度,认为理所应当。在资金的投入上,也都把资金投入在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器材的建设、运动器材等方面,在基本的音乐器材投入上几乎是空白。(3)音乐教师基本情况。经调查发现:豫南地区的音乐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特别是乡镇中小学)现有教师大多都是兼职音乐教师,并且整体音乐素质偏低。
通过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得知,大多农村学校音乐课处于似有实无的境地,音乐教师在学校有时被当作勤杂人员使用,工作量的比值不能与其他科目教师同等对待。大多数音乐老师在教音乐课的同时也兼职带一些自然、社会等科目,课业繁重,音乐教学的质量不能保证,教学积极性不高。还有大多数乡镇小学把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安排在音乐学科的教学岗位上,让他们在有经验的带好一门主科的基础上,再兼代音乐等与升学无关的科目。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就都毋庸置疑,但他们毕竟都没有系统地学过音乐,对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也不甚了解,上课时只是带着同学随便唱一些歌曲,失去了音乐教育应有的意义。
还有部分学校找一些对音乐有业余爱好的老师代学校的音乐课。老师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音乐课不会涉及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课和其他的课程一样重要,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应该端正认识,更新观念,把音乐教育纳入常规的学校教育,使其得到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音乐课程开设情况。
经过调查,豫南地区县、市级中小学能够保证正常的开课率,但在乡镇学校不能把音乐课的开设落到实处,经常被语、数、外等课程所挤占。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音乐课为中小学必修课,初级中学和小学每周至少两课时”。但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乡镇中小学并没有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安排音乐课时,致使音乐课的开设随意性较大,音乐课被挤占的现象比比皆是,个别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音乐课已经被取消。在我们所调查的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音乐课也处于时有时无的现象。如果豫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这种现状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豫南地区整个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2、调查反思及相关建议
2.1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和其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大经费投入,确保音乐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学生家长也要提高对音乐课的认识。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家长认为上音乐课没什么用,孩子学好文化课,在中考、高考榜上提名才是他们所希望的。至于是否接受全面的教育、是否懂音乐在他们眼里,不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相反上音乐课还会耽误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分散孩子的精力。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信息资源得到大力开发、科技和人才激烈竞争的21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教育,音乐教育对于全方位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有着独特功能和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把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到与其他学科相适应的地位,提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使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
2.2明确教育的方向和目的
“教育部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把美术、音乐纳为高考科目今年将率先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区实施。”这也标志着新课改后的高考导向。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者,我们要明确音乐教育的使命是要教给学生如何生存,如何提高生命的意义和增进生活的乐趣。我们要确认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音乐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并不是为了高考或把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我们是要对学生的审美等各种音乐能力进行培养,使中学生从音乐学习中享受到乐趣,领悟到音乐的美。对他们健康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县区进行的调研考试都是以一张试卷的形式,通过出题的方式进行的,和应试考试一样一张试卷就决定了学生的命运。于是学生就开始背音乐知识,像背历史、政治一样。这违背了我们提高素质教育,把音乐课、美术课纳入高考科目的初衷。我们本来是想通过高考纳入音乐和美术课程,使各级领导和学校重视对孩子素质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思想,升学的压力和对提高分数的渴求,一纸白卷这样的出题方式已不能反映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我个人觉得应该把唱、打、念等方面列为考试内容,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考核,培养一个真正的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从现实出发,结合施教的最终目的,避开应试教育的怪圈,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我想这是所有音乐教育者、音乐人所共同期待的。
2.3建立、健全各级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对乡镇农村音乐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1)抓住主要矛盾搞调研。从调查、走访的几个县来看,没有一个县的教研室配备有专职的音乐教研员,音乐、美术一般由体育教研员兼管,农村艺术教育现状存在很大的弊端。遇上地市以上的教学比赛,县里派出代表参加,回来后很少将比赛所收获得经验和外面的信息通过教研的方式向全县铺开。豫南地区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如果没有一个专业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县级教研员,县乡的学生就会处于非正常的音乐教育状态。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真正发挥现有的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艺术教研室的作用,加强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调研,及时针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形,提供科学的指导。
(2)送教下乡,“结对交流”。音乐教育新的课程改革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做的轰轰烈烈,这些地区的音乐教师已接受过多轮新课程培训,但很多农村音乐教师对此却不了解。究其原因,农村相对闭塞,经济、交通、通讯相对落后,有关音乐教育的信息、政策无法及时传达这是客观原因,有关部门对新的音乐教育政策宣传力度不到位,也是不能被忽视的主观原因。利用寒、暑假,音乐教研员要经常组织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到县、市举办教师集中培训和业务辅导,再联系高等师范学校建立大学生音乐教育实习基地,使我们把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教学理念真正的宣传到基层,使落后地区的学生得到真正的收益。在送教下乡的同时,联系县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学校与乡镇中小学进行学科间的“结对交流”,实施“一帮一”的政策,总结交流成功的教学经验促使乡镇中学的音乐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
2.4提高音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重视音乐教育与相关文化教育相结。
因为音乐被称为所谓的“副科”、“小三门”,所以音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就远远低于其他老师。这也是主管教育的领导们,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之一。提高学校音乐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对策,教师队伍的稳定是搞好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要摆正观念的同时,中小学音乐教师还应从自身做起,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相关学科,使音乐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在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文化知识充实我们的音乐课堂,树立音乐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无限的音乐教学中去,赢得本来就属于我们的地位和荣誉。为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品德好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3、结语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美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豫南地区的音乐教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音乐教学的正常实施。加大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从体制上,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真正的促进豫南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