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培养 素质 习惯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就是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了科学文化教育的同等地位。教书育人,成为新一代教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和职责。我们必须不能忽视学生道德思想的培养,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上面来。
一、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我们经常说要培养良好的素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素质只有变成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源泉。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些精辟的见解,也可以说揭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1、良好的道德习惯
人的品德是做人处事的根本,是认识美的标准。历史上,凡是有所建树的人,他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虽然每个历史阶段的道德标准不同,但在当时社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的至今令人起敬,成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丈夫,显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有着举不胜举、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我们都可以把它搬进我们的课堂教育之中,让他们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闪光的道德品质,照亮我们新世纪的有识之士,潜移到我们身边学生身上。教师力求做到每一节课都要有着这样的思想准备,有着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引导,渗透。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的遵守校则校规,才能扶弱救残,才能拾物还主,才能不喧哗不打闹,也才能不妨碍别人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才能正视自己,款待别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中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学习的人。”会学习,既是方法,也是习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这种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要有“不为鱼而为钓”的教学理念,“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要做好预习,课后要勤于复习,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在学习中,遇到不懂得问题,知道想工具书请教,知道想图书馆请教,知道向他人请教;在学习中,知道怎么样圈点批划,怎样做笔记,怎样做卡片;知道写心情写体会。这些求知的方法,经常运作,就是习惯;成了习惯,方能获得大益。有了这样的好方法,还要课外读书,终生以书为拌,在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大可不必传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古训,我们要用科学带给人类的智慧,科学带给世界的力量,启迪我们的学生。要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科学给全球带来的精彩。在学习中,热爱科学,感受科学的伟大力量。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科学新人类”。主动学习,献身科学。激发起学习热情,培养读书的好习惯,让我们的学生爱不释手的是书,而不是现代科学的产物MP3、MP4。让我们的学生明白:这种爱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人生便有了智慧的源泉,觉得眼睛日见明亮和开阔,头脑活跃而敏锐,于不知不觉中获得一种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情操也于无形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