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探析>正文

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探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功能;探析 论文
  
  一、固有的教育功能
  
  1.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和开放教育,应该在教育公平的原则下尽可能满足每位公民的学习需求,尽可能为经济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以学校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和正规教育,显然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而社区非正规教育则可以突破学校界限,使教育向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方向发展,实现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协调发展。农村社区非正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农村教育整体改革与发展的作用。
  2.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有效途径
  人类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现象。终身学习作为一个社区学习体系,在纵向上包括少儿学习、青年学习、成人学习和老年人学习,体现人生各个阶段上下衔接、持续发展的特征;在横向上包括个人学习、家庭学习、学校学习、社团学习、企事业单位学习等。这些学习载体构成一个学习的网络,形成一个终生学习体系。这个体系的最高目标就是建立学习型社区,使社区居民时时处于学习氛围之中,人人处于学习组织之中,使学习成为社区居民终生的需求与乐趣。
  农村社区教育是面向农村社区内的全体民众进行的教育活动。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成人继续社会化的功能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一个人经过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发展,已基本掌握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其社会化过程已完成。其实,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仅儿童和青少年需要社会化,成人也要不断地社会化,尤其对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来说,更需要不断地社会化。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知识的不断增加和更新,成人社会化便成为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在成人继续社会化过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对民众的影响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性的特点,使社区成为一个“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时”的学习型社区。由此可见,农村社区教育可以对成人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继续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进而推动成人继续社会化。
  农村社区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的途径有:第一,社区内的中小学向所在社区的成人开放,利用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参与提高成人素质的活动;第二,社区充分利用其辖区内的文化设施,或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对成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社区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社区学习中心或社区学院,为成人提供职业技术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三、扫盲功能
  
  人们一般把扫盲教育划分为基础性扫盲和功能性扫盲两类。基础性扫盲是使文盲脱盲。功能性扫盲是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活动,在培养扫盲对象读、写、算等能力的同时,强调对其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与培养。在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仍有大量文盲存在的情况下,只靠社区内的学校教育是难以完成如此大的扫盲任务的,社区教育在农村扫盲中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
  农村社区教育以社区学习中心为阵地,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扫盲班、培训班和讲座,在积极扫除基础性文盲的同时,及时向居民传授新知识和新技术,实施功能性扫盲,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
  
  四、休闲、娱乐功能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民们的精神生活将得到更大的充实和提高。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会降低劳作强度,缩短劳动时间,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农闲时间相对较长,这一切就为劳动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从事学习和娱乐等活动,来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生活。社区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教育和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既提高了人们业余生活的质量,又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五、社区道德建设与社会稳定的管理功能
  
  社区道德建设有四个层次。其一是认知层次。作为一种特殊形态存在的社区教育,把道德作为一种知识,让村民明了人们相处的规则,并体现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互助和博爱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从道德知识到亲身经历和个人体验的场所。其二是情感和情操层次。在社区邻里中,帮助他人可以使人自身体验到一种快乐。优秀的家庭和社区教育中心将成为高尚道德的典范,具有最持久、最深远的教育作用。其三是意志层次。通过社区教育,使本来勤劳勇敢的村民具有了更良好的道德意志,能正确对待生产和生活中的暂时失败,增加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意志,更增加了村民与有损社区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作斗争的意志。其四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层次。道德的“善”依靠家庭萌生,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化作用是任何说教无法比拟的。与法律相比,道德对人的影响更基本、更深入、更广泛,也更柔和、更温情。在这个意义上讲,社区道德建设是社会稳定与发展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平衡砝码。
  

六、社区教育的保健功能
  
  社区保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区环境保护;二是居民的身体保护;三是居民的精神和心理疾病的防治。从预防为主的角度看,这三方面都与文化密切相关,因此,作为社区文化的传承者——社区教育便成为了最好的社区保健途径。
  
  七、社区规划和服务的弥补功能
  
  一方面,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对社区内生产经营、生活设施、社区发展等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乱砍滥伐,乱建房屋,乱占耕地,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活设施的不足,文化教育的落后,社区服务的匮乏,不能满足农民生活中的许多公共需求,不利于农村社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教育必须适应农村公共建设和公益事业的需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对农村社区进行合理规划和服务。
  另一方面,农民的负担不合理,破坏和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不断发生,导致农村干群关系对立和矛盾的尖锐化。缺乏农情民意表达的畅通渠道和农民利益自我保护机制,往往只强调农民所应履行的义务而漠视农民所应享有的权利,无法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和农民个体利益的有机整合,不利于农村社区的稳定和发展。社区及社区教育要引导农民积极参加社区管理,组织农民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使农民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还要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帮助社区农民学会维护自己合理的利益。
  
  八、人际关系疏离的弥补功能
  
  农村“包产到户”的实施,无形中使农民的共同劳动和交往的机会减少。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又将面对两个社区:一个是真实的物质社区,一个是虚拟的网络社区。随着网络基础设施进入每一个家庭,人际关系将呈现出既接近又疏离的状态。说接近,是就空间而言的,网络上无地域,无种族、身份和贫富界限,在构造人人平等的社会意识上,屏幕取代了一切。就时间而言,信息网络更容易体现人际瞬间沟通的效果,社会中人际互动将更加灵活,最后全球成为一个村落,社区压缩成一个几乎没有纬度的点。然而这种快捷却造成了人与人面对面交往机会的减少。“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理性的工具淡化了非理性的情感,数字的脉冲取消了生命的乐趣。‘数字化生存’的结果是,人类情感领域普遍的东西,人的体态语言,人们真实的感知觉的具体的行为方式失落了。因此,‘数字化生存’中的冷漠和僵硬,可能导致社会虚拟化、人际疏离化和孤独化;‘数字人’可能导致人类需求公式化,导致精神疾病增加和心理健康恶化。而社区学习是一种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的互动,是人际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体态语言的交流过程,在学习中体现着人类亲情和人类之爱,远程学习的所有缺陷几乎都可以在社区学习中获得弥补。最起码,社区学习将使那个机器教育出来的人回到人性和人的社会性中间来,让机器学生变成可爱可亲的社会成员”[1]。
  
  九、新型生育文化的传播功能
  
  目前,国家计生委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该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在
  全国范围内,依托社区,面向家庭,建立男女平等、计划生育夫妇有责、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社会主义婚育文化。“婚育新风进万家”以及与之相连的改善女孩生存环境项目,都要通过社区去开展和落实。而社区教育必将对这些活动的开展和落实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晓东.关于新世纪社区教育功能的探讨[J].长白学刊,2000(5).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