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全国素质教育理论大课报告>正文

全国素质教育理论大课报告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今年1月份,深圳市教育局中学校长预备干部学习班一行11人在北京参加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理论培训班的学习。国家教委副总督学陈德珍、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湖南省汨罗市教育局副局长周信等10位同志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作了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术报告,上了一堂生动的全国素质教育大课----

一、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概念辨析。

应试教育是指以单纯应试、应赛并片面追求高分数及升学率为主要指导思想,以死记硬背,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现象的概述,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

应当承认,应试教育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特别是在高校选拔人才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应试教育有三大缺陷:一是教育对象主要面对少数学生,放弃了多数学生;二、教育内容偏重智育,忽视德、体、美、劳诸方面,即使在智育方面,也仅仅是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三、育人方法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约定俗成的提法。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它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教育。

素质教育有三个基本要义:一、面向全体学生;二、学生要德、智、美、劳全面发展;三、要让学生主动发展,使培养人才多样化。

素质教育体现了我党的教育方针。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形势的发展,应试教育必将逐渐加以纠正,素质教育必将逐渐得到加强。

2、我国领导层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视。

我国领导层很早就提出素质教育问题。6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其中就包含了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意义。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李鹏总理在《动员起来,为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努力》的报告中又大声疾呼:“必须下决心以纠正长期存在的单纯应付考试的倾向。这种不良倾向使学生忽视德育、体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不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味应付考试,如果不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势必误人子弟,造成严重后果”。综上所述,我国领导层的战略思想是明确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全国中小学从现在起要下定决心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一点不容置疑。

3、实现“转轨”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的转变。应试教育的教育目的单一,只是为了升学。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却有三个方面:(1)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的手段,要努力培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劳动者,强调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服务性。(2)教育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中小学要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下基础,向高校输送人才;(3)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才观的转变。过去认为:有天赋才能的人,做出非凡的成绩的专家、学者、科学家、发明家才是人才,其它都是庸才。现在认为:人才和天才有区别。凡是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都是人才。人才有层次,有类别,各有特性。不一定都能全面发展,但都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各类型的人才,不只是重视培养天才。教育对头,可以造就人才,教育不对头,可以埋没人才。

培养方式的转变。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以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的需要。故在培养方式方面应有以下转变:(1)把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的综合体系,并尽快调整教材内容;尽量使课程设置、教材能反映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发展,克服现行教育中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滞后性。(2)转变课堂教学思想,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主张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3)改变课堂教育形式,课堂教育形式不但要重讲台,还要重实验,不但要重课内,还要重课外,不但重口头传授,还要重视现代教学手段,以最科学的手段占领讲台。


二、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简况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始于80年代初,当时只有个别学校进行改革实施,现在已遍布全国27个盛市、自治区,并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性组织----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现该会已有700余会员单位,24个实验基地,参加整体实验的中小学计有2000余所。从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看,有以下特点:

1、改革单位涉及范围广,参加改革实验的单位包括盛市重点中小学,九 年一贯制学校、示范性实验小学。实验单位在本地区都起到示范一方的作用。

2、改革实施一般都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并有专家指导,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完全按教育科学原理进行的改革实验。例如:上海市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等。

3、虽同为素质教育整体改革,但各自目标不同,改革有学制改革实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实验,有专题性改革实验,也有综合性改革实验。提法也有不同,如广州市朝天小学的素质教育个性化实验,天津市红桥区二号路小学的自主教育实验,深圳市松岗中学的主体性发展实验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潜能。

4、有从实验学校向区域性推广的趋向,例如湖南省汨罗市教育局的大面积推广素质教育,北京市海淀区的全面素质教育实验计划。

5、改革实验从当初的各校自发逐渐过渡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推广,从学校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例如,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江苏省江阴市教委推行素质教育等。

6、改革实验虽然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长达10年,但凡是搞改革实验的学校,各方面却得到较大发展,并得到政府、社会的赞同。例如,沈阳市的134中学,吉林省的抚松三中等校,都从落后学校走进先进中学的行列。

三、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问题
当前,要大规模实施素质教育,仍有不少问题,简述如下: 1、旧的思想观念,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目前我国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事制度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旧的人才观、就业观的存在,导致高考竞争愈演愈烈,某些政府部门也把考试成绩好坏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尺,给教育部门带来了很大压力,迫使学校领导、教师继续进行应试教育,不实施素质教育。

2、全国高考统考制度带来的负效应。我国现行的全国高考制度在公平地选拔人才方面有积极意义。但统考分数的可信性和可行性也给中等教育的评估带来方便,触发了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分数竞争,这种竞争现已波及小学甚至幼儿园,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十分困难。

3、教师队伍的素质离素质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教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应试教育的单一,只要求学生掌握考试要求的知识,而素质教育强调全方位教育,部分教师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知识素质、教学心理素质、教学能力素质等方面都还有待提高。

4、教育运行机制需要大的改革。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教育运行机制有利于应试教育,不利于素质教育。表现为:在导向机制方面,各地政府对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目标,宣传不够,指导不力,使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理解不够,观念难以转变;在制约机制方面,各地教育部门制约所属学校的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制止各校之间的应试竞争;在评估机制方面,多数地区还没有一套根据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评估技术建立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致使多数学校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在社会参与机制方面,目前,社会对素质教育并不十分了解,更谈不上积极参与,而在社会参与的主体、内容、形式和方法方面都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尚待完成。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