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关于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及根治研究(一)>正文

关于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及根治研究(一)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瘾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国内不同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发病率”在6%~14%,并呈逐年上升之势。网络成瘾不仅危害青少年个体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还影响了家庭幸福及社会安定。现针对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危害及根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希望能给被网瘾困扰的家庭带来帮助。
关键词:网瘾;青少年;危害;根治
第一章不容忽视的“瘾”患
第一节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限制,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其身心健康。这种现象最先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addiction,简称IA)或“网络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简称PIU)。目前,国内外网络成瘾疾病存在命名混乱、定义不明确、治疗不规范等问题。面对网络成瘾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科学统一的命名及定义,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1网络成瘾的命名
1.1已有命名
纽约的伊凡·戈德伯格医生打算开个玩笑。1995年他仿照《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写了一个叫“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帖子放在网上。这个帖子列出了几条诊断标准,其中包括“手指经常不自觉地做出敲打键盘的样子”。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对这个本意是想开个小玩笑的帖子。居然有人当真。很快,他收到大量邮件。询问如何应对这种新“瘾”。“网瘾”这个词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有些精神病学家认为“网瘾”应当定义成一种冲动控制障碍症,这种患者会持续去做那些自己明确知道不该去做的事,并且无法停止。像强迫性购物、病态赌博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发生在冲动控制障碍症患者身上。看起来和网瘾有些相似是不是?是不是有时候冒出过“再玩一分钟”、“再看最后一个帖子就关机”的念头,并且为此而自责?
不过在目前,冲动控制障碍症的病因仍然是个谜。依然有一些学者认为“网瘾”根本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些学者的主要出发点在于,互联网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疾病可能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异常有关。前者的异常往往会导致抑郁症,而后者则是产生幸福感的重要物质。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某些心理学含义,例如从现实世界中不能够获得满足感,转而从虚拟世界获得。而社会文化论也尝试对这种病症做出某些解释,例如流行文化对某些行为的不正确引导。
沉迷于视频暴力游戏的未成年人会变得更加暴力和具有攻击性是已经被公认的。《连线》杂志最新一期还介绍了暴力游戏会导致心理变异,导致睡眠障碍。沉溺暴力游戏,可能会让未成年人出现情绪波动、易怒、喜好垃圾食品以及丧失理性的症状。这样看来,互联网上的一些内容,也未必是真的那么无辜。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提出。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她报告了在其研究中的496例网络用户中,有396例是依赖型网络用户。Young的研究发现过度的网络使用对用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损害身体健康、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学业成绩下降及影响正常工作。她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网络使用依赖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Kraut等的研究发现过多的网络使用导致用户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他们的后继研究还发现更多的网络使用对性格外向者或有较多社会支持者产生积极影响,而对性格内向者或缺乏社会支持者产生消极影响。
网络成瘾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200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上网用户已达4580万人,网络成瘾的问题也正日益突现出来。
周倩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1.2网络成瘾的调查方法及优缺点
对网络成瘾的研究多采用在线调查或个案调查。在线调查指研究者把自己的问卷或量表提交到几个很受欢迎的搜索引擎上,如www.google.com,用户只要键入关键词(如“网络”或“成瘾”)就能够找到;或者把自己研究的简短描述贴在那些受欢迎的电子公告栏使用户了解并参与调查研究。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把问卷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个案调查指研究者选取个别有显著网络成瘾特征的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得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
借助网络进行在线调查,既便利快捷,节省研究成本,又可以搜集到极为广泛的资料,有助于跨文化研究,也容易取得学生样本以外的资料。但在线调查也存在不少问题:
(1)只能停留在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的层面进行相关研究,而不能得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在线调查要求用户自己键入关键词找到调查问卷,易导致样本偏差,结论的可靠性可能有问题。
(3)自愿(self-selected)参与研究的网络用户来自四面八方,样本难以掌握,被试所填资料常不全,难以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4)问卷回收率或填答率偏低、难以杜绝同一网络用户重复填几份问卷。借助个案调查,研究者能够搜集到网络成瘾个体详细的资料。但是研究者对个案的选取往往受主观因素的干扰,根据个案研究资料进行推论时还存在片面性,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代表性。
2网络成瘾的症状
“网瘾治疗”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据央视报道,我国网瘾青少年已经从当初的400万增加到1300多万,戒除网瘾已经悄然成为了一门拥有300多家机构,规模达数十亿元的产业。在缺乏监管的灰色地带,各种激进手段不断爆出,其中以临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和该中心主任杨永信的电击疗法最引人关注。网瘾是不是精神疾病?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治疗?
2.1网络过度使用
个体使用网络的频率和时间均已超出正常的限度,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网络生活占据大部分业余时间,导致个人生活与网络生活之间失去原有的平衡,从而学习和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易疲惫、困倦、无精打采、效率下降,严重者旷课、旷工,并对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有一定影响。网络过度使用经常受到他人的批评,甚至为此而与家人朋友发生冲突;个体对上述危害虽有所认识,但仍继续使用。需要指出的是,“过度使用”不应伴有戒断症状,否则应考虑为网络成瘾。
2.2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常伴有躯体和精神症状。根据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及内容,可将网络成瘾分为以下5类: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其中以网络游戏成瘾居多。
2.2.1特征性临床表现
患者对网络的使用存在极大的渴求,不论在学习、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都常常在脑海中回想着与网络相关的情境,并期待着下一次上网;患者能够从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体会到强烈的愉悦和满足感,并为保持这种愉悦和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随着上网时间延长,患者对网络使用逐渐失去了自控能力,驻足于网络的时间增多,可以由最初几天上网一次发展到每日上网几个小时,最终需要连续几日都在网络上;当突然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患者会出现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冲动、攻击、毁物行为;部分患者会选择与网络类似媒介物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上述戒断反应。戒断反应的出现也加剧了患者对网络的渴求程度,患者也常常为了避免戒断反应的再度发生而更加沉迷于网络、难于脱离,致使上网日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甚至日常行为均局限在网络上,从而减少或放弃了从前的兴趣、娱乐及其他重要的活动,患者会对自己的家人或朋友隐瞒上网的真实时间和沉迷于网络的程度,网络的危害意识在其内心逐渐减弱,发展到无视家人和朋友的任何劝告,为能够上网和延长上网时间而想尽一切办法,包括说谎、旷课、旷工、偷拿家人钱财等。在家人眼里,患者变得冷漠、无情,丧失了对自身及他人的责任感。此时患者完全不考虑网络给其自身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终日沉迷于网络,甚至废寝忘食。
2.2.2伴发的躯体症状
较为普遍的躯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胃肠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睡眠节律紊乱以及疲乏无力、心慌胸闷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数减少,会引起视疲劳、眼部干涩、胀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视屏晕厥现象(一过性黑蒙、可伴有恶心、呕吐)。长期操作电脑可导致腕关节综合征(鼠标手),偏头痛、颈肩疼痛及颈椎病,并增加了诱发过敏性疾病及癫痫的风险。
2.2.3伴发的精神症状
因过度沉溺于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致使患者现实检验功能受损,不能从网络的“虚拟刺激场面”和“高等级身份”中完全脱离出来,可出现自信心膨胀、自我评价过高等高涨情绪反应;游戏中的失败和死亡场面也会对患者带来很大影响,引起恐惧、害怕的情绪体验,甚至常常担心有不祥降临等;部分严重的患者,几乎完全与现实隔离,可出现短暂的现实解体、甚至妄想。同时,过度的网络使用往往受到家人、朋友的反对和批评,致使个体对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感和无法融入感,出现悲观、沮丧、对未来失去希望等低落情绪体验,但上述症状并不会减少患者使用网络的行为,相反患者往往会通过上网来缓解上述不良情绪;而且患者在戒断期也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上述精神症状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1)出现于过度沉迷网络之后,持续时间较短,随着网瘾的戒除而相继减少或消失;
(2)症状内容与患者接触的网络内容紧密相关,症状的变异或异化受网络内容和患者人格特点的影响;
(3)症状的出现不会减少患者使用网络的行为,却恰恰体现了网络成瘾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现实环境对成瘾行为具有强化作用,当网络成瘾患者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或轻度应激事件时,会出现上网行为增多、依赖网络程度加重、上述精神症状的出现也会相应频繁。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对个体造成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部分患者受网络环境的影响颇深,虽已长时间摆脱网瘾,却形成了牢固的认知及行为上的偏差。
2.3与网络成瘾相关的其他精神障碍
网络游戏独有的挑战性和逼真性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却也带来了诸多的暴力和虚幻,使许多青少年模糊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形成并固化了其他的不良行为模式。在摆脱网瘾的长时间后,经常说谎、不服从家长老师的要求、违反学校纪律,出现反复逃学、打群架、离家出走等品行障碍问题。同时,网络的匿名性和逃避现实性也固化了患者社会适应不良的模式,可能导致人格障碍,尤其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对他人过分依赖、自卑,需要被人喜欢和认可,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无法适应现实生活,对社会活动和以往的朋友采取回避态度,变得孤僻、多疑,情绪不稳等。
长期沉迷于网络还可导致心境障碍,如:对于自己的学业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观、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做事情没有兴趣及愉快感下降,常常周身乏力倦怠等。部分患者因与人交流过少,加之在摆脱网瘾后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脱节,逐渐变得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回避社交活动,导致社交恐怖症。有少部分患者因上网引起的偏头痛、消化功能不良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迁延,尽管个体戒除网瘾后,在以上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敏感、多虑、烦恼、过分担忧自己的身体、易紧张、易疲劳、做事犹豫不决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此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物质依赖也是网络成瘾较常见的共患疾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精神障碍的出现,通常与患者的个性特质、生长环境、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3上网成瘾的相关因素以及预测
3.1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分布情况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
在《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青少年网瘾现状有“四个有关”和“两个无关”:
3.1.1与性别有关。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男性青少年缘何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网络?一般认为基于生理差异及传统社会文化的规范,男女两性就群体而言在青少年时期存在着行为差异。
(1)男性青少年更富好奇心和冒险情神;女性更为稳健保守。因此,面对网络这一新事物时,男性往往更易于被网上的新鲜事物所吸引。
(2)男性青少年较为独立,女性依赖性相对较强。在传统文化的规范下,男性往往是有泪不轻弹,与其他社会成员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女性则大可向他人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当网络媒体出现时,在现实生活中比女性拥有更少宣泄渠道的男性便会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来宣泄负面情绪。
(3)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男性往往思维较为活跃,自制能力较差,好动,视为“顽皮”;女性则自控能力较好,好静,视为“乖顺”。她们往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其学习动机较高。因此“女性在学习活动中投入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相对而言,花费在其它活动上的时间、精力较少。”而男性则相反。
3.1.2未成年人网瘾比例较高。
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从总体趋势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网成瘾的比例逐渐降低,30~35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低。
3.1.3网瘾现象分布广泛,与地理位置和经济因素无关。
网瘾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虽然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但整体分布与地理位置和经济因素无关。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总体来说,东部省区最为发达,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欠发达,中部省区介乎二者之间。本研究将调查的30个城市在网瘾比例中的排名分别与其所在省份2004年的人均GDP排名作比较,进一步考察青少年网瘾比例分布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是否有关联。
研究发现,网瘾现象的严重程度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联系。例如:同属经济发达地区的北京(23.5%)、天津(9.9%)、上海(8%)、江苏(18.3%),其网瘾比例差异较大;而云南(27.9%)、贵州(11.1%)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相关,比如与职业有关,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学生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而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中生中的网瘾比例则较低;与网上活动有关,网瘾青少年更偏重于娱乐性的上网目的,尤其是网络游戏;非网瘾青少年更偏重于实用性的上网目的,尤其是获取信息,而在网上活动丰富性方面,非网瘾青少年网民的网上活动丰富性明显高于网瘾青少年网民。  
3.2网瘾问题以后会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轻
大家都不希望网瘾问题今后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认为青少年网瘾现象是社会发展中一种阶段性的现象,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瘾问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现阶段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利与害这一突出矛盾不容忽视。而从我国现状来看,还有很多偏远和西部地区,计算机和信息化水平还非常低,这和发达地区形成强烈的对比,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数字鸿沟”,这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对青少年网瘾问题重视,将有更多的青少年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成为驾驭互联网的真正主人。
第二节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1诊断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状: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a.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b.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c.固执的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d.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e.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2鉴别诊断
2.1网络严重程度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如社交、学习或工作能力方面)。
2.1.1病程标准
平均每日非工作及学习目的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h,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2.1.2排除标准
排除网络过度使用、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品行障碍、人格障碍及注意力缺陷或多动障碍等。
2.2网络过度使用标准
2.2.1症状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下列2项:
(1)过度使用的行为经常受到他人的批评,并导致突出的负性后果;
(2)尽管个体对网络过度使用的危害有所认识,但仍继续使用。
2.2.2排除标准
过度使用不应伴有戒断症状,否则应考虑为网络成瘾。
第三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
1易成瘾的学生群体
五类学生容易网络成瘾。
第一种:学习失败者。由于家长、老师对子女的期望过于单一,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学生成就感的惟一来源,此时,一旦学习失败,学生们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但是在网上,他们很容易体验成功:闯过任何一关。都可以得到“回报”,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的。
第二种:学习特别好的学生。
不少本来学习好的学生在升人初中、高中或大学后,面对来自其他名校的众多佼佼者,学习上无法再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这时,他们对“努力学习”的目的产生了怀疑。按照老师和父母的逻辑,学习是为了“上大学—找到好工作—挣钱”,当他们失去了为。“名次”、“位置”等学习的内在动力后,无法认同老师和父母的逻辑,因为即使不用学习也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钱。于是,一些人开始迷恋网络。从根本上造成这些学生依赖网络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第三种: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
他们希望上网逃避现实。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第四种: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学生。
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部分学生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学生“躲”进网络。
第五种:自制力弱的学生。
不少上网成瘾者都有这个问题,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也不想这样下去,但是一接触电脑就情不自禁。这是典型的自我控制力不强。
生活中要面对很多选择,选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选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将人生的元素尽量简单化,那么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选择的正确率越高,成功率也越大。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对这五类学生就需要特别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2网络成瘾的主要类型表现
网络成瘾主要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技术成瘾五类。
2.1网络游戏成瘾。
患者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是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网络成瘾症。
2.2网络交际成瘾。
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并到了成瘾的程度。又可分为交友成瘾和网恋成瘾两种。网络交友成瘾与网恋成癔的共同点都是从网上寻找朋友。与网络交友成瘾不同的是,网恋成瘾者交谈的对方通常是异性关系,并在网上确立了恋爱关系,享受着恋情带给他们的快乐,并不可遏止地越陷越深。
2.3网络色情成瘾。
在网络中,各种与性和色情有关的网站比比皆是,各种淫秽文字、声音、图像信息泛滥,充斥在网络中,并毫无障碍地在网络中传播,只要稍不留心,就可能误入其中并不能自拔。有些人就是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沉迷于网络,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做出各种恶性伤害事件。
2.4强迫信息收集成瘾。
这类成瘾者经常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这种现象与以强迫性物品收集为主的强迫症类似。患者下网后担心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对他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也总想查看或者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中。
目前,青少年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已经十分广泛,很多学生从网上获取未知的知识和信息。他们并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娱乐,他们关注信息的搜集甚至知识的积累,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行为有益于学习或者说容易被认为有益于学习。但是,随着网上冲浪、搜集信息时间的增多,这些人每天都会从网上收集大量的并不重要的信息,下载尽可能多的学习等方面的软件,重复登记和登陆各种免费的邮箱和网址,浏览不同的博客,不停地转贴东西以换回高的点击率。久而久之,他们生怕漏掉一点信息,每天都会为一点点事情搜集大量的资料企图占有网上所有的资源。这时他们的行动已经表现为一种强迫症,即心理学上讲的“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神经性障碍”。事实上,与对网络有一种心理的依赖感,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沉迷其中,不断增加上网时间的网瘾群体相比,这种以“学习”为初衷的网络强迫症群体虽然起初上网的初衷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找寻学习资料,对上网娱乐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们认为搜集信息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家长和老师一般也不会控制这种打着“学习”旗号的网上搜集信息活动。但是面对网络上永无终点的信息,他们都同样地表现出上网时间的逐步增加,产生了对网络搜集信息的心理依赖感。笔者认为,这已属于一种网络成瘾的初期状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演变为重度的网络上瘾(即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过度上网),不仅影响课业,还会导致社会和心理的适应行为损害。
2.5网络技术成瘾。
患者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编程或游戏程序中,不能自拔。这与电脑程序员的工作不同,网络技术成瘾的患者往往没有目的,无计划。
目前,从健康性上网向病理性上网倾斜的,以及已经嗜网成瘾的学生有增多的趋势。从现状的调查分析看,学生的网络成瘾一般可分为以下类型:
(1)计算机成瘾,过于迷恋计算机游戏;
(2)网络关系成瘾,过分迷恋在线人间关系;
(3)上网冲动,过分关注在线购物、交易及赌博;
(4)信息超载,冲动性地浏览网页及搜集过多的数据或资料;
(5)网络性成瘾,难以控制对成人网站的访问。
这些类型表现在个体上往往是交叉重叠的,但无论那一种类型,其对个体的影响是负面的。据不完全统计,学生通不过考试的有三分之一以上与无节制上网有关;而考试作弊的人中有二分之一以上是过度上网;退学或试读的学生中,有60%以上是迷恋网络。因长期上网浏览各种暴力、色情、血腥、恐怖的图片和信息,而强化了个体的进攻性行为,而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有之;因迷恋网上在线人际关系而网恋,导致情感挫折,诱发自残,甚至自杀的有之;因被网络所惑出现精神障碍的有之;而逃课上网、翻墙外出上网吧彻夜不归、上机课偷打游戏聊天等等更是屡见不鲜,甚至有些恶性事件震惊社会各界。
3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特征表现
3.1孤独
经常上网的大学生,长时间将自已关在室内与电脑独处,足不出户,这必然使得他们与身边的同辈群体交往时间大大减少,同时也减少了很多进行社会比较和社会适应的机会。当他们从虚幻的热烈的交流气氛中回归到平静而又单调的现实生活中后,强烈的心理反差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现代孤独”。有些大学生本打算通过上网交友、聊天、娱乐等来排遣现实中的孤独感。但这往往只能是图一时之快,当他们下网后。一切又回到从前,孤独依旧。此类患者往往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即孤独——上网排解——下网后孤独升级——延长上网时间——下网后孤独感再度升级。如此循环往复,会导致严重的、难以排解的孤独感,并因此陷入网络而无法自拔。
3.2网络依赖型人格问题
一些大学生在网上交际或玩网络游戏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完全相反的虚拟角色,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经常面临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可能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有些性变态患者,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其行为可能被绳之以法或遭到舆论谴责,他们往往借助于虚幻的网络来幻想对异性的蹂躏。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大学生网民中迷恋色情、暴力、恐怖行为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人平时待人彬彬有礼,或较为腼腆,可一上网就原形毕露,甚至穷凶极恶。此类患者只要稍稍控制不住其化作实际行动的心理张力,便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3.3社会适应不良
社会适应不良表现为:行为逃避、社会退缩、社会生活遭到严重影响等。在遭遇压力、挫折时,不是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应对,而是采取消极的方法,趋向于逃避现实。为了防止或减低焦虑及压力,使自己不致受到压力过度的冲击,往往采用一些习惯性的适应行为来保护自己。而互联网的“便捷性”、“匿名性”及“逃避性”,正好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机会。例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王某,在刚刚进人大学的时候,面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在生活中由于口音严重、不擅长与人交往、缺乏体育和文艺才能、过去引以为自豪的成绩变得不再受到重视、远离家乡和亲人,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又缺乏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自从某次上网聊天以后,开始迷恋网络,并逐渐加重。每天花费大量时间上网,逃课、不参加学校内的社会活动。因此,和同学们变得越来越疏远,更加无法融人大学的集体生活,最终导致退学。
3.4自我约束力降低
大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强的青春期,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虚拟世界的价值观、道德观与现实世界不同,长期生存于虚拟世界中,混淆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别,把所有规章制度全部抛之脑后,导致自我约束力降低。自我约束力降低可以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放纵自己的欲望,吃喝玩乐而忽视学习,不积极参加学校内的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从而损害了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功能;无视校纪校规,随意旷课,打架斗殴,考试作弊;与学校产生对立情绪;更甚者无视法律,最终触犯法律而导致严重后果。
4高职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特征表现
4.1消磨时间
这类学生多为时间过于宽裕、学校学习氛围不够、没有个人兴趣爱好,为填补心灵空虚与无聊。上网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习惯,进而上瘾。这类学生自律能力相对较好,一且有正确的个人兴趣爱好,便很容易自行摆脱网瘾。
4.2寻找刺激和兴奋点
这类学生多为男性,因为男性更有攻击性,而网络游戏中的积分或战利品能体现其成就感,胜利感更能刺激男性的攻击、征服欲;另外,个人在游戏角色上投入了太多个人的情感和金钱,无形的链条时刻将个人与游戏角色联系在一起。这类学生很容易、也很自然的上瘾,就不难其言了。虽然游戏只是虚拟的,但对涉世不深、理念不明、自律能力差的这类学生来说,要自行远离网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已将网络游戏与自身人性相互迎合。
4.3体现自身价值
这类学生大多是现行教育体系的受害者。父母都“望子成龙”、学校都想“优等学生”、社会都想“全能人才”,这些最终都会变成他们的精神压力。但是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标准与要求要因人而异,不合理标准与要求最终会成为学生的压力,这是功利主义与专制主义的结果。
他们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网络游戏成了最佳选择。从社会角度讲,他们没有违背不损害他人利益和危害社会的基本道德观。网络游戏花钱不多,失败不失尊严;胜利则无比兴奋,有成就感。如此以来,网络游戏成了他们生命的重要部分,要他们戒除网瘾是最难的,只有恢复他们的自信。使其有正常生括的目标,才能获得新生。
4.4自我解压
这类学生是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文化等多方面的压力,当自身无法化解压力,便会本能地选择逃避或转移压力,而这种逃避也是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此时网络游戏成为最佳选择,因为网络游戏可以释放自己内心由于压力导致的紧张和愤怒,能释放自己的不满和激情。时间长了便容易产生情感依赖而难以自拔,要让他们消除网瘾必须从他们身边环境入手。
5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特征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强调:中学生时期是人处于一个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身心各方面都充满矛盾的过渡时期。
5.1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意向十分强烈,竭力想摆脱父母家长的管教,希望家长尊重与理解他,而家长却恰恰忽略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有的家长对孩子管理得特别严厉,孩子心理受到压抑。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上网就反对,只是唠叨,强行禁止孩子上网,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青春期孩子的反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自由,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逆反心理作用下,越容易和父母对着干。
5.2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中学生强烈要求独立、对成人干预其行为表示强烈的不满。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自由空间,能够张扬个性,能够获得认可。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儿童心理学教授沈家宏说,“网络游戏让孩子得以发泄对父母的不满以及享受自我支配的快感;上网聊天则能使孩子渴望倾诉的心情得以释放。现实中孩子得不到的,往往很容易在网络中找到,得到暂时的慰藉,所以孩子很容易迷上上网。”
5.3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思想上尤其是品德发展并未成熟,还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诱惑,而网络世界的游戏、娱乐,甚至于其中的暴力色情成分,都会使他们感到新奇和刺激,并渐渐沉迷网络。
5.4人际关系障碍,缺乏自信心,易形成自暴自弃的思想
中学生经历的事情少,由于缺乏交际能力,无法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正常沟通,与父母产生了隔膜,使得他们内心的孤独感无法释放,自我感觉十分敏感,各种欲望都希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在现实生活中自我感觉得不到父母、同学和老师的理解与尊重,因而导致自信心缺乏,转而自暴自弃,就会在网络里寻求慰藉,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自信。
上网成瘾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戒除网瘾也不能今天说行,明天就戒除了。更不能因为上网会成瘾,而否定学生上网,进而对互联网全盘否定。对于戒除网瘾,我们认为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以及整个社会相互协作。相互联动和正确引导才能取得成果。
第四节“瘾”患的形成
青少年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与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特点分不开。可以说,网络使用的种种特点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时期的众多需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
1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的原因较为复杂网络成瘾的成因与网络特性、成瘾者自身人格缺陷、社会生活压力等有关,与网络空间特点、个体动机、个体人格特点密切相关。
从一方面来看,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关系密切。网络游戏是通过我们人性深处寻求交往与认同、刺激与娱乐、成就感以及追求自由与自尊的需求来实现的。网络之所以吸引人甚至令人上瘾,也正是因为它能带给人们变幻莫测的“崭新世界”。网络游戏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对抗性、投入性强。而中学生精力旺盛,心理上自我意识强,有实现自我的欲望,富于挑战性、冒险性。网络游戏正好迎合了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对中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之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生理能量得到释放,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得到平衡。网络通过它全新的吸引力,使参与者的个性几近灭失。网络诱因中最大的动因也许是由于我们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理性和欲望的集合体。而发现或追求它本身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快乐感,当网络游戏带给人们的兴奋感渐成习惯、甚至无法被有效取代时,即可能成为不能自拔的网络成瘾者。适度的娱乐本身并不一定是件坏事。青少年偶尔迷恋于网聊、或沉醉于网络游戏,本都属于正常人性之范围。真正值得担心的是那种过分的向往和迷恋,因为它将违背人类身体发育和智力成长的基本规律。
另一方面,网络成瘾者多半不善交际,性格内向,或者有自卑情结,无法和同学正常沟通。
1.1网络空间特点
网络空间是一种精神文化空间;它使现实与虚似、人工经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变的模糊。网络具有的以下几个特点易于使人产生依赖:一是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具有的全方位互动、空间虚幻等特点,宛如一个集信息、知识、娱乐为一体的数字化迷宫,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二是网络世界具有隐匿性和虚拟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中隐藏自己的身份,畅所欲言,尽情宣泄,可以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寻找暂时的解脱和慰藉;三是网络快捷方便,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网上聊天等。自我控制力差的人,尤其是求知欲望强烈、追求开放与自由、渴望表达宣泄的大学生,极为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以致于网络成瘾。
Suler对人在网络空间中独特的心理体验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9种特点:
(1)有限的感知经验。
(2)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
(3)平等的地位。
(4)超越空间界限。
(5)时间延伸和浓缩。
(6)永久的记录。
(7)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
(8)变化的梦幻般体验。
(9)黑洞体验。正是这些特点对某些上网者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湎于这一虚拟现实中。
1.2个体上网的动力
研究者发现网络成瘾者很少将网络作为搜索信息的工具,而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寻求性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人格面具。Suler认为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是为了满足以下的某种需求:
(1)性的需要。
(2)改变感知体验的需要。
(3)成就和控制的需要。
(4)归属的需要。
(5)人际交往的需要。
(6)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要。
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中,性是个禁忌的话题。尤其青少年是连谈都不能谈的,更不要说碰了。早恋现象更是被我们视为洪水猛兽。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限制。而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有这一方面的需要。网络为他们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便利。不必忍着羞愧开口要求,不必冒着风险偷偷摸摸,他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各种黄色音像、淫秽图书等铺天盖地而来。缺乏自制力,又对性充满好奇的青少年只要沾上难免着迷。有人统计过,每天黄色网站的点击率是各种网站点击率中最高的,而青少年网络性成瘾的比率也是比较高的。
个人需要的满足吸引一些上网者更多地使用网络,满足了对于自由的完美体验,也越发被网络空间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形成循环,以至导致他们忽略了真实生活。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各方面有了全面的发展。而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是被誉为第二次飞跃。正是自我意识的这种飞速发展让青少年觉得自己应该像一个成人一样自己作主,去体验更多的自由。但在现实中,他们是不自由的,或者说只有很少自由。在学校里,各种校纪校规将他们管得严严实实,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是异端,不能越雷池半步;在家里,父母作主,学习的好坏是唯一的奖惩标准。在学校和家里都没有发言权,怎么办?去网上,在网上“我的地盘我作主”。网络的匿名性使青少年在网上享有无限的自由。
1.3人格因素
研究者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IAD)的发生。
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传播的特点,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际传播更轻松。网络使用者人格中的某些缺陷,使他们更易沉迷于网络。现实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一些人沉溺于网络,在虚拟空间里寻求安慰和减压。社会形态转型时期,生活中的未知变量太多,如工作上的失落、社会交往挫折、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难题等,压力骤增。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宣泄减压的宽松环境。
网络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青少年面对最多的现实是学习。学校学习具有强烈的竞争性,为了在这种竞争中获得优胜,中学生成为中国学习最用功的人群。
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那些在学业竞争中失败的人,更是迫切要摆脱所面临的一切,而网上社区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
除了在学业竞争中必然有失败者外,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把学习的好坏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发现,学校中有两种青少年最容易网络成瘾。一种是学习失败的青少年,另一种是以前学习特别好,但随着升入高一级学校难以在竞争中保持原来位置的青少年。
网络成瘾实际上是暴露了目前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把网络成瘾的症结完全归于网络的使用者,是不够全面的。
那些内向敏感、现实人际交往困难的人,易沉迷于网络。网络能够满足内心的多种需求。儿童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有与人交往的强烈愿望。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满足与他人交流的需要,能正常与人交流,但少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如性格内向自卑或缺乏交流技巧等,使他们在现实中难以与人正常交流。而在网络世界里,如QQ、POPO等聊天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聊天室,能够很轻易地满足他们这一愿望。例如一位女性说:“在网上,我会主动与我不认识的男士说话,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会迫使某些青少年在网络中寻求安慰。最常见的一种是家庭关系糟糕的小孩。我们知道,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而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所以,提高他们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自信是摆脱“瘾症”的治本之途。首先必须合理安排时间,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其他活动,多与人交往,注意与亲友、领导同事的关系;其次给予相应的现实生活方面的指导,如对人际沟通上有障碍的使用者,给予交流沟通技巧方面的指导,让其体验到真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从而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总之,要让网络成瘾者融入、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毕竟,人不能只活在电脑和网络的世界中,它们只是生活的一组成部分。
(1)自尊因素。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康,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对自我的肯定。自尊较低的个体,会在网络上寻求他人的认可和自我肯定。个体往往通过网络游戏中的不断得分、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和网友并肩作战得到网友的肯定、在对论区发表信息获得网友的讨论或共鸣、或在虚拟社区中担任重要角色等方式,寻求自尊的提升,而诱发过度上网。如青少年网游成瘾主要是能在网络游戏中体验到现实中体验不到的力量感和成就感。几乎所有网游成瘾的青少年都是网游高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比率非常高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在网络中能轻易地获得各种网络游戏。这也是网络的便利性带来的。同时,过度上网又对学业成绩、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反而降低了自尊感和自我效能。
(2)孤独、社交因素。有孤独感、有社交焦虑或社交缺陷均、缺乏社会支持、爱与归属感不被满足的同学,容易在网上寻求交往和情感的寄托。网上交流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困惑,区种独特的方式有亲密感,可以使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很快就成为知己。久而久之,个体会依赖网上虚拟的友谊,却失减了真实世界的社交活动,而使自己越发孤独。
(3)抑郁因素。抑郁指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水平高的上网者,常常会借助匿名或虚构角色的方式和他人进行交谈,以克服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交往时的困难,减少负向事件,并且避免触发抑郁感。抑郁,以及与抑郁有关的一些人格特征。如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都常常是引发网瘾的因素。
(4)自控和认知因素。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互联网及其信息对他们很具吸引力。同时他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正在定型,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够成熟矛盾尖锐,会使其自制性和自律性不强,因而上网时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情色等“网住”。
(5)自我意识。目前在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追求独立个性和真正成人化的要求迫切,以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好平台,同时也为成瘾埋下了种子。
1.4动机
动机通常是指引起、维持和指引行为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对于上网成瘾的少年他们究竟有哪些心理动因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动机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便显出积极主动地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的愿望。
交往动机,是指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等。
情绪体验,情绪体验也是一种动机,一种动作的准备状态。前三个动机的共同点就是获得积极的体验,比如成就感、受到别人欢迎、自信、快乐等等,这些体验都属于是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是多数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的快乐,所以前三个动机从根源上都可以归为这第四个动机——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持续的肯定性情绪,包括快乐、热情等状态,这种快乐可诱导人重复某种行为的动机和活动的准备倾向。在网络游戏中,完成任务的时候虽然是在虚拟的状态下,但是在这个虚拟的社区中他获得了他人的承认,“社会”的接受以及证实、肯定了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在网络中受到的称赞会使其更加努力的去做,更加想拥有成功所带来的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借用加里森.凯勒对沃比根湖的描述,因特网上的社区变成了这样一种地方,在那里所有的女人都是果断和爱好冒险的,所有的男人都是金发碧眼的25岁美男子,而所有的孩子都具有令人惊奇的创造力和超出他们年龄的成熟。所以网络吸引未成年人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他们在在网络中获得了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情绪体验,网络让寡言少语的孩子交到了朋友,感受到了归属感;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为游戏高手,感受到了成功感;让胆小的孩子变得勇敢;让自卑的孩子变得自信。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这种情感上的满足,让他们沉迷于其中逐渐不能自拔。
网络时代的到来波及到了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网络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在青少年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当前许多中学生长期陷于网吧而不能自拔,大量的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和交友,既影响了身体,更荒废了学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作为教育青少年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系统,应对此现象有充分的关注:他们为何容易被“网住”?主要是由于:
首先,单调的学习生活和沉重的学习压力的心理宣泄;
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影响下,很多家长和老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少关心学生的其他方面,特别是内在的心灵沟通。有的教育管理者甚至要求学生只能在校学习高考的科目。一些学校的现代化设备不过是一种应付上级有关部门检查验收的摆设,极少对学生开放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紧张单调的学习生活使人际交往相对减少,同龄人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阻碍与困惑,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常常不足。这些都导致青少年处于一种心理的苦恼状态,长期受压抑需要一种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无疑是较为方便的途径。
其次,渴望自由的心理;
中小学生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阶段,但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情感并不能够自由表露,表露出来就会受到老师或家长的匡正,而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一切都比现实世界自由,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毫无顾忌地高谈阔论,避害就利的心理促使他们将现实中的情感移植到了网络中。而长此以往,青少年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于是他们不再关心现实生活,甚至有意识地逃避现实生活,他们的情感也更加冷漠,以致面对现实生活时,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再次,争强好胜的心理;
网络游戏恰好迎合了中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因而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如在模拟的打斗游戏中,学生通过游戏,能不断地满足自己的征服欲望。网络游戏的设计,完全抓住了中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自控能力比较弱的中小学生一旦陷入便不能自拔。
第四,倾诉心声的心理;
当前的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朋友较少,成长中的烦恼没有倾诉的对象。父母、老师往往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情感上的要求和心理上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网上聊天来倾诉个人心声的心理便应运而生。因为青少年学生有了个人情感秘密,会担心自己的朋友不理解,或者不能为自己保密,甚至看不起自己,所以,网上聊天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大家在网上聊天可以不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在这片虚拟的空间里与陌生人进行真实的对话,倾诉个人的心声,不必担心对方会泄漏自己的秘密,思想上没有什么负担。
第五,性心理的渴求和与异性交往的心理;
网上交友,是大多数上网中学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中学生的“网友”绝大多数是异性朋友。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由于青春的萌动,“性”是他们的神秘世界,“性”成了他们的敏感话题,但受世俗传统观念和教育现实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通过学校教育或家长沟通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却很少。他们有的是在同辈群体的交流中获得;有的是通过自学相关的书籍知道了一点“性”。中学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朦胧的好感,但现实生活中与异性交往又常常会引起同学、老师或者家长的误解。所以,他们选择了网上交友,通过聊天交友,可以了解异性内心的情感世界,感受异性的体贴和理解,同时释放、缓解自身的情感压抑。在网络里,他们可以匿名方式谈论性;能够无所顾忌地欣赏与之有关的各类图像,可以与异性网友亲密地谈性说爱,甚至“结婚生子”,使性心理得到较大的满足。
第六,渴望被认同与现实不如意的矛盾心理。
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他们在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很少被周围人重视,有的甚至被家长和老师冷落放弃。尽管他们多数也曾经努力过,但激烈的竞争总有一部分人会相对失败。所以,事实上,学校里所谓的“差生”(其实不一定是差生)相对更容易被网络给“网住”。他们在“成绩”以外的特长往往不能被组织群体认可,但可通过各类游戏及其他的网络沟通方式公平竞争后,成为“能手”、“大侠”、“大师”,得到其他网民的充分肯定,从网络里找回现实中缺乏的自信,也能从中找到成功感和快乐感。
最后,自控力相对较差的心理困惑。
青少年情感丰富,但容易冲动;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却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貌似成年,心智却未健全。自制力相对较差的特点常常使青少年总是“跟着感觉走”,这是造成恋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网络迷恋者往往能理解各种道理,也能够体会到过分贪恋网络的危害,却无法自拔,结果越陷越深。
1.4.1小学生网瘾形成原因
首先,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最大的也只不过十多岁,小的六岁,对于这样的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都非常的喜爱新的事物,对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自控能力比较差,这是他们的一大共性;
其次,现在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家长给孩子都创造了好的生活条件,大多孩子都较早的接触到电脑网络,每个家庭独生子女多,对孩子的骄惯和溺爱的情况大多存在,在对待孩子上网的问题上感觉孩子小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所以从思想上不能很好的重视,更不要说是严格的管理了,一旦发现孩子已染上网瘾时才引起重视,就会用各种办法来阻止孩子在家中上网甚至用极端的打骂方法,不能够很好的给于引导,在学校这样的学生也会因常常上网而发展为说谎逃课。
1.4.2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
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叮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达到80%,其中有大约13%的中学生网民患有网络成瘾综合症。他们沉湎于网上聊天,经常光顾色情网站,互联网成为一部分中学生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
中学生容易上网成瘾大体上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1)主观原因
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a.自控能力欠缺。
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b.认知能力有限。
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c.自我意识强烈。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中学生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2)客观原因
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a.社会环境。
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b.家庭环境。
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c.教育环境。
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中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1.4.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互联网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以其便捷性、交互性、丰富性、广阔性等优势,备受大学生的青睐。面对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已布满了网络的触角。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的报告,全国35岁以下的上网用户总数已达8397.9万人。到2007年12月,我国网民数己经达到2.1亿人,其中大学生就约占35%,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就被网络成瘾所袭击,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成瘾行为主要可以划分为网络游戏成瘾行为、网络交际成瘾行为、网络信息超载成瘾行为和其他成瘾行为。网络游戏成瘾者将大量精力和金钱花费在网上赌博、游戏、购物和拍卖等活动中,并且往往丧失工作职责,破坏重要的人际关系,游戏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实质上使他们得到了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过程的满足感。网络交际成瘾行为是指过度卷入网络人际关系中,如在聊天室或QQ中结交的网上朋友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网络信息超载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致力于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两个典型特征。其他成瘾行为是指不以某种特殊的成瘾类型为主,可能是多种行为的复合。
网络成瘾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涯、人际关系、道德观念、身体健康等多方面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237名退学和留级生中,有80人以上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和看碟片;2004年上海大学一次性退学的81名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游戏成瘾导致的学业大幅度下滑。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2005~2006学年,浙江大学有90名学生退学,其中60多人是因为网络成瘾,几乎占退学人数的80%。成瘾的大学生长时间面对机器,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封闭,患上“情感冷漠症”。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驰骋空间、缓解精神压力、填补精神空虚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更大的道德失范和心理、精神危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交际骗取大学生的信任,转为现实中的接触,造成人生财产的侵害。
(1)家庭因素。
大多数家庭都有电脑,有独立房间的学生偏多,家便成了学生个体上网的近水楼台。有些父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有的则教育方式不当,而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畅,因为独生子女与同龄伙伴交流相对较少,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步入大学后,也将这种习惯带到大学生活,中,形成上网成瘾的恶性循环。
(2)学校因素。
良好的电脑和网络设施、学生可自带电脑在宿舍上网等,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上网成瘾提供了客观条件;电脑和网络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有效指导等原因,很多学生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当学生在学习上或交往中遭受挫折时,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3)社会因素。
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高校学生又是成年人,进出网吧随心所欲,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等等对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而逐渐上瘾。
(4)人际关系。
有一部分学生渴望交流、缺少技巧、封闭自己,因人际适应不良,他们怀念过去,憧憬未来,对现实却感到悲哀、无助,就到网上寻找支持和满足,以致不能自拔。另外,还有一种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特别是男生,上网有群体性,一个人上网带动一个宿舍、好朋友成瘾,自己也往往不能幸免。这种情况在新生入学初、实习前、毕业前表现得更为突出。
大学生生活压力大,感到社会竞争激烈,生活中的未知太多。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突变,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失落感,无法建立新的心理支持系统,无法适应中学生活。网络给这类学生提供了一个寻找自我和宣泄不良情绪的平台,因而大学生自身人格缺陷是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a.自我要求放松。
大学生普遍认为家长不在身边、学习松、管理松,上网方便自由。特别是大一新生,将此视为自我解脱、自我放松的好机会,很多同学开始沉迷于网络,以致后来网络成瘾无法自拔。
b.易受周围上网风气的影响。
多数大学生将网络视为高雅时尚的东西,认为上网玩游戏、聊天是很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如果不玩游戏、不聊天,则被大家认为是“另类”,是“老土”,是文化的落伍者,所以大家都玩。特别是男生,上网具有群体性,一个人上网就可以带动一个宿舍,结果舍友网络成瘾,自己往往也不能幸免。
c.人际关系存在障碍一些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以性格内向、孤僻者居多,他们对周围环境较难适应,对现实感到悲哀、无助,就到网上表白的情感,寻找支持和满足,以致不能自拔。
d.不能正视现实的挫折现实的大学生活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现实中大学生面对的是枯燥紧张的学习、高额的学业费用、沉重的就业压力等,这与高中时的天之骄子的心理预期存在的差距太大,致使很多大学生倍感茫然。有些大学生自控能力、专业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较差,而就业期望值却很高,成为他们困惑、焦躁的原因。于是,充满虚幻,富有隐匿性的网络,很容易成为他们暂时的避难所处,并不知不觉沉迷其中,以至难于自控。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