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以人为本,让观念产生行动——新形势下实现职高德育管理模式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近年来,以提高教育效益为目的的各种改革层出不穷,其深度和广度已不再是几篇文章所能表达。在德育管理这一层面,提得最多、最广泛的话题是,如何让“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笔者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对这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人人平等,构建管理制度应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构建德育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举例来说,在以往的管理制度中,“不许”、“禁止”、“不得”等用语屡见不鲜。这类用语冷冰冰、硬梆梆。武断而无情,生硬地束缚学生的感性冲动,却忽视了学生应该获得的人格尊重。实践证明,在给学生讲这些规定的时候,他们往往表现出厌恶。笔者想,既然学生对这类规定有反感,不接纳,就应该换一种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能不能把“不许谈恋爱”这类内容换成“作为青年,你有恋爱的权利,若你一定要拥有这种权利,将会痛心地失去发展的良机”。当我们把冷冰冰的制度换成充满人性平等、师生关爱的忠告后,学生还会那么反感吗?学校如果能在制度上、教育行为上营建起一种师生平等、互相关爱的氛围,他的教育才称得上是爱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
二、重在引导,执行管理制度应体现“严格”和“教育”
严格管理的目标应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适应。基于此,应当充分发挥制度本身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使用其惩罚功能。譬如,要落实好封闭管理制度,关键在于向学生及家长传达学校管理“严格”的信息,通过宣传,这个目标不难实现。宣传就是一种引导。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们建立了出门证制度,规定一周之内,住校学生只能进一次、出一次校门,在此期间确因事外出,须履行学生—班级—德育处三级审批程序,即本人出具离校原因,班主任核实并签名,然后统一到德育处办理出门证,凭证离校。通过广泛宣传,使这项制度众人皆知,逃学现象得到有力遏制。然后我们对出门证定期汇、分析,使学校从一个侧面了解到班级工作运转情况,为加强学校工作针对性提供了依据严格管理离不开人性关怀来支撑,否则制度难免陷人僵化。因此,执行封闭管理制度,能不能在学生离、返校时,派出有关权员到校门口迎来、送往?校领导在门口同学生依依话别,迎接返校,不但使学生普遍感受到尊重,还通过校领导的身体力行、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关怀。宣传上的引导、行动上的引导,不正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么?!
三、尊重实际,完善德育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首先,要尊重实际需要,完善目标管理。每个学校都有结合专业特点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制订的培养计划可行与否,关键要看在制定培养计划时,是否尊重了市场需求实际,在出台具体措施时,是否尊重了班级工作实际,在实施计划时,是否尊重了学生个性实际笔者认为,职业教育面临的三个实际问题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问题。因此,有必要围绕“全面管理,全程跟踪”的培养思想,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替学生记录成长过程中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对学生成长进行跟踪管理;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分文化、专业、文艺三块,对在这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进行奖励,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激励引导;通过鼓励学生自学选学其他专业。自学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重点向企业推荐,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
其次,要激活集体智慧,实现动态管理。教育是全民性的:对学校教育而言,教育成效是全体师生相互影响的结果。这就要求全体教师要针对教育环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来出谋划策。在整合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变德育处单干为齐抓共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需要启动三个机制,一是德育工作例会制,二是班级工作例会制,三是班级工作研讨制。德育工作例会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沟通条块管理信息,二是整合管理反馈,调整工作思想,三是根据德育目标制订工作方案;班级例会主要处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沟通和汇总班级管理信息,二是贯彻落实工作计划,三是解决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班级研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落实德育青蓝工程,促进德育经验“老向青”传递,二是组织学习德育工作法规,三是开设德育科研讲座,促进经验向理论升华。
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学生民意,研究学生思想动态,着眼师生互动。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教育思想及有关做法,实现动态管理。如通过设立校长接待日、建立德育处找学生谈话制度、出台班主任预约家访制度等,广泛开展师—校、师—生、家—校交流,使学校教育服务于群众需要,服务于学生需要,这也正是“三个代表”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四、重在参与,组织德育活动应体现“激发兴趣”原则。
德育活动应该是五彩斑澜、能对学生心理产生强烈冲击的一个或几个系列,具有灵活的方式,充足的内容、强烈的吸引。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心中所好,从而保证每个人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首先,活动最好文学艺术、品德修养并重。为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不妨让学生读读名著、背背名诗、赏赏名画、看看名影片、听听名曲。这项活动,是我市职业高中首倡的,名为“五名伴我成长”实施以来,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获得了质的飞跃。为了促进学生修德练能,也不妨以“嘴甜、心善、手勤、脑活、健体、练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专注于六个方面,通过科学设计、精心组织、认真验收,使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文化生活最好利用起基层队伍。如广播站、校报编辑部、计算机协会、学生合唱团、绿色协会、大讲坛、文学社、文艺队等。为使这几支队伍好花常开,长盛不衰,每个组织都应选派得力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学校要为组织提供活动场地和一定经费。这些组织一旦正常活动起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干、激励成长的舞台。
再次,课余生活最好开放校内“文化餐厅”。笔者认为,学生课余时间要玩想玩是好事,只要引导得当,完全可以起到培智健体的作用。因此,不妨以“开放设施、象征收费、勤工俭学”为原则,课余时间将电脑房、体育馆和健身设施、图书馆等全部向学生开放。免费开放图书馆、电脑房;体育健身设施象征性收费,按实际设立勤工俭学岗位,从特困生、低保家庭子女中,挑选一部分出来做这些地方的清洁卫生工作,每次给予一定报酬,按月支付。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贪玩学生无处可去的问题,也为特困生解决了部分生活费用,可谓一举多得。
职业教育中的德育管理是一项不断面临新情况、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工作。但无论发生什么新变化、产生什么新情况,只要抓住以人为本这条主线,用新观念统帅管理行为,科学运用已有教育资源,所有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只有如此,德育工作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