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关于阅读模式给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正文

关于阅读模式给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阅读模式 对外汉语阅读 启示
  论文摘要:阅读是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对整个汉语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外语言学家主要推行三种阅读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式、“自下而上”模式和交互模式。本文分别对这三种阅读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一些启示。
  
  一、阅读理论的发展
  
  (一)“自下而上”阅读模式(BottomupReadingModel)。
  Gough的“自下而上”阅读模式也被称作信息加工模式。它把阅读过程看成一个直线形的过程,即阅读过程由音素开始,再到音节、词语、句子及语篇各个由低到高的语言层次,较低层次的语言识别不受较高层次的影响。读者通过实施阅读,从书面语言平台接触与接收信息。
  (二)“自上而下”阅读模式(TopdownReadingModel)。
  心理语言学理论的代表人物Goodman(1967),Smith(1971)等人提出了阅读的“自上而下”模式。“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强调读者对文本材料的综合理解。读者利用本人已有的知识去构建篇章意义的过程,即读者根据自己已有的语音、句法和语义知识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选择地捕捉最有意义的语言提示,进行一系列的推断、预测、验证和修改,以获得意义的过程。
  (三)“交互”阅读模式。
  上世纪70年代末,Rumelhart等人提出了交互模式阅读理论。“交互”模式认为每一阶段的知识分析既有来自低级阶段,也有来自高级阶段的分析。只有当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信息吻合时,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正确理解,否则假设就要重新修改和建立,直至两种信息完全吻合。也就是说,阅读是一个多种语言知识,包括文字、词汇、句法和语义等知识的复杂相互作用过程。
  
  二、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的体现
  
  (一)“自下而上”模式。
  该模式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应在于语音、词汇的教学,体现为以词汇、语法为主线,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则往往忽略阅读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其阅读教学的目的只是帮助学习者读懂课文中的字、词、句等,虽然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但不利于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自上而下”模式。
  该理论认为教学的重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修正、扩展,然后再预期。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角,教师只是对一些学生普遍认为的难点问题加以指导。把阅读材料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重视通过语言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交互模式。
  交互模式强调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的重要性。阅读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图式,以便学生更好地利用图式完成预测、假设、验证等阅读过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对课文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这强调了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地位。
  三、对汉语阅读课教学的启示
  
  综合以上理论研究,我们认识到,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培养思维的过程,还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过程。因此,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模式,就成为摆在汉语阅读课教师面前的问题。
  (一)纵向。
  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不断向目的语发展、靠近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者的阅读模式也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采用的教学模式就应该是变化的、分阶段侧重的。
  对初学者来说,因为受词汇、语法等语言学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阅读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而进行的。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能力为目的,加强词汇、语法的教学。

  在中级阶段,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阅读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语言能力、语言技巧,而且包括获取交际信息、丰富自身文化背景知识等。阅读的模式既可能是自下而上的,也可能是交叉进行的。教学的重点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猜测能力,甚至包括语篇思维能力等。
  (二)横向。
  1.提高语言知识水平
  学习者首先必须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如果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语言知识欠缺,就会造成“自下而上”的阅读方式受阻,也就谈不上“相互作用”和“双向交流”的阅读活动。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语言水平,学习者才能与文本发生意义上的联系。
  2.扩大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不是一个单纯吸收信息的消极过程,而是读者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结合文字信息进行理解的积极过程。因此,影响读者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除语言知识外,还有非语言知识。因此文章读不懂或理解错误不应完全归咎于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够、句子结构不懂等,而有可能是学习者背景知识的欠缺,从而导致文本理解错误或困难。
  因此,教师应该向学习者介绍与文本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建立丰富的非语言知识,帮助他们减少阅读障碍,促使“自上而下”阅读渠道的畅通。
  
  四、小结
  
  综上所述,阅读理论从上世纪开始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对阅读模式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而对阅读过程的不同认识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对不同的阅读理论有所了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学到语言知识,更在阅读能力上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卞鲁霞,王明初.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14).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杜学增.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1996.
  〔4〕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5〕宋华,张厚桨.在中文阅读中字音、字形的作用及其发展转换〔J〕.心理学报,1995,(2).
  〔6〕季秀清.外国留学生汉语阅读中字形与字音的作用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论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Carrell.P.L.Introduction:InteractiveApproachestoSecondLanguageReading〔A〕.InteractiveApproache4stoSecondLanguageReading〔C〕.Ed.P.L.Carrelletal.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1-7.
  〔8〕Rumelhart,D.TowardanInteractiveModelofReading〔A〕.TheoreticalModelsandProcessesofReading.4thed.Ed.R.B.Ruddelletal.Newark,Delaware:InternationalReadingAssociation,1994:864-894.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