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大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专门以女性作为培养对象的女子大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女子大学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关键词] 中国 女子大学 发展
一、我国女子大学的历史
1,新中国成立前的女子大学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清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女子学校教育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这仅限于在小学、中学和师范就读。1905年教会办的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招收女生,这标志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诞生。此后,华西女子大学(1908年)、金陵女子大学(1915年)相继成立。1912年民国政府制订了《壬子癸丑学制》,提出废除教育权利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 191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女子高等师范规程》,确立了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制度。同年,由民国政府创办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成立并招生,这是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大学,它开启了我国女子大学发展的先河。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也从此走上宁正规化的道路。
自第一所女子大学诞生之后,在我国由教会相继开办了一系列女子大学。由于这些女子大学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开设了专门宗教课程,课外活动也都带有宗教色彩。为了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许多教会女子大学纷纷在国外注册登记。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收回教育主权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按照国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承担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多个学校纷纷向国民政府注册立案,同时选。举中国人做校长,改造校董会,使中国人在校董会中所占的比例增至2/3左右。自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主权从形式上归属中国后,它的办学方针也从传播福音转向以教育为本,学校更主要依据教育自身的规律进行办学。同时,教育部对学校作了立案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抗战期间,为了培养大批有理论武装的妇女干部和做实际工作的妇女运动干部,组织二亿二千五百万妇女参加抗战,陕甘宁边区政府创办了各种女子干部学校,主要有八路军抗日军人家属学校、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八大队、中国女子大学等。其中,中国女大的成立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毛泽东在女大开学典礼上说:“女大的成立,在政治上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要培养大批有理论武装的妇女干部,而且要培养大批做实际工作的妇女运动的干部,准备到前线去,到农村工厂中去,组织二亿二千五百万妇女来参加抗战。假若中国没有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女大首任校长王明指出,“女大是大时代历史的产物,她有事实上的需要。专门办女子大学来培养妇女运动的干部人才,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到1940年,女大学员已达一千多人。中国女子大学先后向各部队输送了一千多名优秀的妇女干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女子大学
1949年,我国有女子普通高校4所,它们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建国伊始,这些女子大学因它们的存在表示男女不平等而被撤销。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公立金陵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与福建协和大学合并,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与震旦大学合并,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也成为新组建的巫南师范学院的一部分。至此,结束了专门的女子普通高校在我国存在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专门女子高等学校看法的改变,女子高校开始在我国重新出现。从80年代至今,女子高校的创办及发展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80年代中期,女子高校在我国重新出现;第二次是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前后;第三次是1998年至今。女子大学在我国重新出现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受建国前我国女子高校的影响。比如80年代产生的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就是由原华南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的校友创建的,所需经费也部分受她们的资助,二是国外女子高校的影响。在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女子大学,这些女子大学的存在对我国女子大学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结果。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为女子大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四是满足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要求的结果。女子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为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满足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提供了新的可能。
1995年妇女大会的召开为我国女子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批新的女子大学应运而生。比如,同济大学女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岳阳湘北女校等。同时,也促进了一批女子大学办学层次的提升。比如,全国妇女干部管理学院于1995年改为中华女子学院,并于1996年开始普通高校的招生。整体上看来,这一时期女子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倾向于所谓“适合”女性的学科,在培养方式上更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在学历结构上以专科层次较多。这一时期女子大学有所发展是一些新的因素推动的结果。比如社会转型时期,妇女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社会性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通过女子大学的开设能促进社会性别教育;妇女就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开办女子大学来提升女性的优势,促进女性在社会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这也是社会价值多元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反映。
1998年以后,女子高校又有所发展,新出现了一批女子大学。这些高校具体分为三类:一是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如知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二是专修学院,如浙江女子专修学院、竞男女子专修学院;三是普通高校内设的女子学院,主要有上海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同济女子学院。其中同济女子学院的创立具有特殊意义:第一,它是在全国重点大学中第一个开设女子学院的高校,有助于提高女子高校的办学水平及缩小重点高校中男女生比例的差异。第二,在学科设置上它改变了女子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偏重于所谓“适合”女性学科的倾向,并强调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可涉及几乎所有的学科。近年来,由于一些女子大学的成功创办,树立了女子大学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又为女子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得女子大学不仅在数量上在不断发展,而且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女子大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二、我国女子大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女子大学有十余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多。我国女子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三次大的发展,到现在为止,全国共有女子院校16所,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2.规模不断扩大。解放前的女子大学规模都普遍较小,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近几年我国女子大学的规模得到较大发展,比如湖南女子大学的规模已达7000多人,中华女子学院的规模也达到5000人,其他女子高校的规模也都在千人至几千人之间。
3.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不断发展。女子学院发展初期,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十分统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大专和本科两个层次,普高、成高、职高三种形式,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多种办学体制共存的女子院校格局,初步适应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的需要。中华女子学院作为一所女子本科院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湖南女子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专科层次的学校,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女子大学的类型多样。目前,我国女子大学有四种存在形式:一是独立设置的女子高校,如中华女子学院、广东女子职业学院;二是附设于普通高校的二级女子学院,如同济女子学院、大连大学女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女子学院;三是专修学院等民办教育形式;四是自学助考、成人教育形式。女子大学的类型呈现多样化。
5.女性特色进一步凸现。女子大学始终将女性特色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法宝,并努力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体现办学特色。事实上,这种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已经收到较好的效果。像中华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大学、华西女子职业学院作为女子院校中的佼佼者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
6,女子大学得到社会认可。我国女子大学一直是在争议中发展的,对女子大学存在的价值长期受到人们的质疑。我国女子大学正是在这种压力中存在和发展。女子大学用自己发展的成就回答了人们对它的种种质疑,女子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许多学生和家长已经将接受女子大学的教育作为理想选择。中华女子学院高考报名人数是录取人数的10倍,湖南女子大学的高考报名人数是录取人数的5倍,这反映出社会对女子大学的认可度。
我们在看到我国女子大学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女子大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女子大学的数量少,办学层次低。我国真正的女子高校,包括独立女子学院、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女子学院也只有十余所。其中,独立的本科层次的女子大学,只有中华女子学院一所。女子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还十分有限。
第二,办学定位不明确。我国的女子大学基本上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其办学模式、办学思路基本上都是仿效男女混校的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很好地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随大流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第三,特色不突出。我国的女子大学都以“特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宝。应该说,这种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对女子大学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不能作出强有力的回答。
第四,对女子大学存在价值的理论探讨有待更进一步深入。女子大学自诞生之日到现在,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一直受到不少人的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子大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第五,女子大学的办学条件还欠佳。我国的女子大学基本上都是由各级妇联创办,各级妇联在女子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由于部门办学,导致女子大学的基本投入普遍没有保障,女子大学的办学基本条件不能满足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女子大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未来,女子大学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办学模式,她将会对女性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