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个人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正文

个人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教学艺术包含许多内容,是教员长时间教学经验的积累,是符合教员个性特点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教员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四个必经阶段。
关键词:教学艺术 形成 模仿性 独立性 创造性关于教学艺术的说法,众说纷纭。有人说:“教学艺术是教员遵循课堂教学特有规律,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综合创造性活动。”也有人说:“教学艺术,就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套方法”。还有人说:“教学艺术是指教师运用语言、直观形象和教材,创设教学情境,遵循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法,实现教学任务的各种素养的总和”,等等。总结各种不同说法,我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员长时间教学经验的积累,就是在一般教学方式上的一种升华,就是符合教员个性特点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包含了教员性格、思维、语言、肢体表达和丰富知识等许多内容。
教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最终才能形成其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一般来说,教员教学艺术风格形成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模仿性教学阶段
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的新教员,一般来说由于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和独立教学工作的能力,所以习惯或者被迫模仿自己所欣赏的教员或周围同事的教学设计方式、方法,教学法活动往往是从搬用或套用他人成功的经验开始。模仿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员活动往往带有一些他人教学风格的影子。教员在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较为显著特点是模仿性成分较多而缺乏个性。教学方法表现为单一性,教学活动还处于一种随众状态。在这一阶段,由于教员精力多集中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掌握的探索之中,他们对课堂教学艺术的要求与探索还仅仅于萌芽的自发状态,或者说处于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层面。
新教员在教学工作开始阶段,积极的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员自身不能消极地停留在这一水平上。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伴随自己积极思考和周围的评价以及教学的研讨活动,不断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使得教员课堂教学的自立因素不断增强。教员对教学独立性的积极追求,促使其课堂教学水平开始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
二、独立性教学阶段
伴随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员的课堂教学逐步由模仿教学进入到独立性工作阶段。独立性教学是教员教学艺术发展过程的关键阶段,它是教员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前提条件。在这一阶段,教员能够独立地完成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任务,能够成功地把他人的教学经验吸收转化为适合自己特点的行动策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员学习的特点,独立地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善于处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开始呈现出鲜明的节奏。教员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的语言的艺术性、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与技巧性,教学的情感意识和教学思维的敏捷性逐步增强。
在独立工作阶段,教员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开始显现。通过积极的观察与思考,能够将他人的教学经验有机的吸收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征之中。
三、创造性教学阶段
有了比较扎实的独立教学能力,使得教员教学的自信心增强,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创造性教学阶段,教员课堂教学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教员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综合运用,自觉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的最优化,追求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意识和有针对性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学员学习的规律与心理活动特征,有效地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教学信息反馈,以实现对反馈的优化控制;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努力使每个学员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得到最好的发展。
随着创新与开拓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开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功能效应。当教员教学艺术的独创性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稳定状态时,他的教学活动又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
四、独特艺术风格的成形

这个阶段,教员的教学艺术风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着独特而稳定的表现,教员的课堂教学艺术呈现出浓厚的个性风格色彩。教员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学员学习的内在规律相吻合,教员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风格,能针对不同的学员和教学场所,进入自由充分的发挥状态。教员对课堂教学艺术及其效应进入到自觉追求阶段,不断突破他人,也不断突破自己,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艺术,从而由教学的“必然王国”迈入教学的“自由王国”。
教学艺术是教员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应具备的一种素质。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能进一步凸显教员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员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每一个教员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学习和积累教学经验,探索并最终形成切合自身的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