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愿景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对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和劳动者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实现“超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网络技术发展和信息化、城市化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拉动教育现代化, 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模式,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为社会公众提供技术丰富的公共教育信息;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 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试点等。
在 2012 年 9 月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提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两个平台,即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的格局,探索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的飞越。
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 加快信息技术普及及应用,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其总体效益。 加快网络中心的建设,实现高带宽、高速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网络水平,并延伸到学生宿舍满足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需要。统一管理标准和规划信息资源,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尽快建立以国家紧缺人才培训课程资源为重点,涵盖各类院校及培训机构,为广大农村学校、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实现全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二、教育城域网的设计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统筹规划,根据需求分阶段组织实施, 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完善,避免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
(二)需求主导,项目推进
以重点应用领域作为突破口,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重点,以应用为抓手,切实解决教育系统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等问题。
(三)共建共享,安全高效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力求统一各类业务接口和技术标准,加强整合和互联互通。 在保证应用先进性的同时,采用安全可靠成熟的技术,建设一整套的安全保障体系。
(四)应用至上,持续发展
一切建设都是以满足教育应用上的需求为前提, 以实现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根本目的。同时,本着长远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的思路,实现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城域网的总体规划
根据目前教育信息化现状,并结合项目实施经验, 提出城域网综合应用平台的规划,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基础管理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 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基础数据中心,在基础管理平台基础上,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建设项目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
1.基 础设施层 :包括网络基础设施 、软硬件基础设备等。
2.平台服务层:建立以教育局为中心的全市数据中心, 通过数据整合与共享实现县、校各级教育机构的数据交换,并实现与上级平台的数据交换,形成包括组织机构信息、教职员工信息、学生信息的教育基础信息库及教育教学资源库。
3.软件服务层 :建立一系列教育办公 、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互动、教育服务等各种信息化服务。
4.客户端服务层:为各类用户提供教育信息服务的统一门户、总入口。
四、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困难
由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采取的是分散建设方式,各单位重复建设资源和系统,不仅降低了信息化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形成“信息孤岛”,各系统间数据重叠,不利于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效益亟待提高,网络管理和维护成本高,数据报送过程缓慢繁琐,且极易造成数据丢失、系统报错等现象,统计数据不准确,致使已有软硬件设施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用效益。 城乡数字差异大、发展不均衡,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的难度较大。
教育城域网的列车已驶入快车道,且处于不断“提速”的状态。 所应用的技术方案也在飞速发展,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设计,只是目前比较典型的技术方案。 更加高效,先进成熟的技术方案设计, 还有待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尝试,去研究。 相信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潮中,教育城域网一定能够快速、健康地发展,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城域网工程. [2]开县教育城域网建设方案. [3]牡丹江教育城域网改造方案. [4]教育城域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