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过程是语言输入(听/读)和输出(说/写)的过程,输入是前提,输出是目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并使之平衡,才能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与英语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英语语言技能和英美文学素养的同步提高。美国学者帕特丽夏·比塞尔(PatriciaBizzell)指出,文学阅读与同为“创造意义的活动”(meaning?makingactivities),作者从事活动要产生意义,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同样是一个产生意义的过程。
阅读活动是读者对文本做出反应,即解读文本、创造意义的过程;而调用已有知识、借助自由发挥、建构文本意义本身就是在完成一个任务、进行一种体验。文学阅读为提供必要的素材输入,则可以进一步深化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完成文本意义的建构,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美国学者彼得·埃尔博(PeterElbow)把任务分为两大类:成绩需记入学期总评的“高风险”(high?stakeswriting)和成绩不需计入学期总评的“低风险”(low?stakeswriting)。伴随英美文学阅读所进行的英语体验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心理压力,有利于他们“随心所欲”地表达思想、创造意义,属于“低风险”,符合低/无焦虑学习原则。加拿大学者梅里尔·斯温(MerrillSwain)“输出假设理论”或“可理解性输出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尤其是对“可理解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唯一充分条件”的观点)的质疑,也是阅读与之间密切关系的语言学论证。
当代文学批评理论越来越趋向于读者中心,尤其是斯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强调文本意义“是发生在读者身上的事件”,它“不可能先于读者而存在,也就不可能独立于读者而存在”。以读者为中心研究文本意义的创造,究其本质就是研究文学阅读和的关系,就是研究从读者到作者(文本意义的建构者)的角色转换带给语言学习者的积极影响。
一、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结合的理论基础
读者反应批评的文本阅读观认为,阅读的焦点是读者的经验结构。费什指出,“阅读是读者的一种活动,是读者所做的事情”。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对文本不断做出反应---不断地“产生期待,不断地打破期待,不断地得出结论,又不断地推翻结论”---的动态过程,即读者逐渐形成经验结构的过程。换言之,文本是读者阐释的产物,读者通过阅读与文本发生交互关系,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表现为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不断对话,即读者对文本做出的反应。
读者反应批评的文本意义观认为,文本的意义取决于读者的反应,而读者的反应取决于“阐释社会”(interpretivecommunities)。一方面,对某一特定文本,不同读者的反应各不相同,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不同背景下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因此,文本的意义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属于不同阐释社会;不同阐释社会的读者间存在不同的阐释策略,同一阐释社会的读者拥有“共享阐释策略”(sharedinterpretivestrategies),即某种共有的“可用于书写文本和建构文本特征的策略”。因此,同一阐释社会的读者由于享有相同的阐释策略,对同一文本的反应总是呈现出大致相同的态势,创造的文本的意义基本上是趋于同一;不同阐释社会的读者由于彼此间存在不同的阐释策略,对同一文本的反应呈现差异态势,产生不同的阐释意义。
从本质上讲,文本阅读过程是语言输入过程,文本意义的创造过程是语言输出过程。因此,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可以被归结为关于语言输入和输出(即文本阅读和)相结合的理论:不论是“阅读的焦点是读者的经验结构”的文本阅读观,还是“文本意义源于阐释社会”的文本意义观,都以读者为中心,读者的活动是文本阅读和文本意义得以实现的关键,也是二者有机结合的体现。
英美文学阅读和英语的结合就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英美文学阅读过程是输入目标语(英语)的过程,即基于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之上的浸入式学习过程,关注的是英语理解和阐释。学生/读者的经验结构就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追寻答案、抓住主题、理顺思路的阅读体验中得到建构的。
以斯温为代表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浸入式教学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听、读技能的提高效果明显,但在说、写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方面收效甚微。
故此,斯温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或可理解性输出理论,认为“输出语言的活动(说/写)是二语学习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输出语言与理解语言的过程大不相同”。输出语言的活动对提高语言技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渠道之一,英语关注的是思想/意义的准确表达。斯温指出,“输出具有引发注意的功能”。
也就是说,在输出目标语的过程中,二语学习者不得不面对自身的语言问题,不得不为自己的思想/意义寻求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读者把阅读过程中形成的经验结构转化为书面语言,不仅可以完成语言学习从输入经由吸收加工到最终输出的动态循环,也能够做到文学阅读与的有机结合。
这一体验以学生/读者的经验结构为背景,以低风险为特征,学生/读者可以有目的、无拘束、自由发挥、“率性而为”地进行,表达思想。英美文学阅读和英语均为英语语言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属于输入语言,强调理解和阐释;后者属于输出语言,强调思想/意义的表达。前者是前提和条件,后者是目的和结果。
只有具备一定的英美文学阅读积累,才有可能在英语中灵活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意义。
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一方面,享有共同的华夏文化背景,属于同一阐释社会;另一方面,不同的民族身份决定了他们彼此不同的文化传统,分属于大阐释社会中的小阐释群体。因此,阅读指定的英美文学作品时,既可能产生基本相同的理解和阐释,也可能伴有一定的解读差异和分歧。
结合这一现实可能性,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学生/读者能够课前完成文本阅读,带着各自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走进课堂,就可以在课堂的交流、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互通有无,形成对文本意义的相对客观的阐释。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获取知识、建构意义不仅需要一个轻松、自然、友好、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必要的学习资料。学生/读者进行课前/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趣自由安排时间,也容易消除集体阅读所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可能做到天马行空、自由想象,从而轻松地完成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课内展开集体或分组讨论是语言输出的开始,根据斯温的可理解性输出理论,外语学习者在目标语输出(说/写)过程中,会动用全部已有的相关语言知识,努力实现输出语言的准确恰当。
而数位学生/读者一起交流讨论(即输出语言),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文本意义的创造,也便于发现、指正其他成员语言表达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起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作用。集体或分组活动的后续收益取决于每个成员交流后的反思,即分析比较不同学生/读者建构的文本意义的差异性、思考解决讨论交流中牵涉到的语言问题。斯温认为,“输出的反省功能”---“用语言来反省他人或自己输出的语言”---能够“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作为语言输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反省功能。在借鉴交流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学生/读者再次阅读、重新理解指定文本,通过完成文本意义的建构,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能力。
斯温认为,输出(说/写)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作为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提高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一些方法、创造一些条件使语言的输入有效地转化为语言的吸收,并在输入的同时尽可能地进行语言的输出”。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法,学生/读者进行文本阐释和讨论交流亦是内化、吸收输入的文本信息的极佳途径,而文本意义的最终建构必须表现为语言的输出(即)。虽然英美文学阅读强调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似乎更关照信息/意义,活动注重语言输出,侧重语汇使用和语言表述,但是任何意义/信息的传递都必须依赖恰当的语汇和准确的语言。因此,英美文学阅读中学生/读者对文本的反应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能,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者水平的提高。
二、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结合的学习模式
文学作品阅读是学好英美文学的关键,完成一定数量的英文原着阅读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课业任务之一。然而,单纯的阅读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收效也不够明显。如果在学生完成指定文本的阅读后,以集体或分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并经过总结、反思,完成建构文本意义的相应任务,把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合二为一,就能收到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效果。换言之,学生/读者以阅读指定文本、参与交流讨论、进行信息反思、创造文本意义为内容的学习模式,实现了英美文学阅读和英语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的指导。
(一)阅读指定文本
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本“阅读过程是读者阅读经验的时间流动过程”;文本意义是“读者文本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也就是说,学生/读者的经验结构对文本意义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在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读者根据每个教学周的既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反复阅读指定文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又推翻结论的动态过程,就是逐渐形成经验结构、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按照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英美文学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输入语言的过程,是为最终的语言输出---活动---搜集材料、储备信息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的基础,文学作品的阅读是高水平的前提;离不开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比其他任何形式的阅读都显得轻松、有趣,更容易积累丰富实用的素材,更能激发学生/读者的欲望。
(二)参与交流讨论
费什指出,文本的意义源于阐释社会,源于相同文化传统造就的共享阐释策略。文化传统是决定读者阐释文本、创造意义的根本。中国学生/读者既相同又差异的民族经历和文化传统,决定了既不能把他们简单地划归为同一阐释社会,也不能将他们划分为截然不同的阐释社会。他们对同一文学作品的解读既可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又不可避免地会走向某种认同。
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读者在有充分的阅读准备的前提下,参与集体或小组交流,说出各自的理解和阐释,比较不同成员解读中存在的共识与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语言和文化原因,既是一个依赖阐释策略创造文本意义的过程,也是一个吸收、内化语言信息的过程。交流讨论以输出语言(说)为主要形式,而要输出语言就不得不思考、斟酌乃至犯错。无论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是指正其他成员的语言错误,都离不开语言的输出---说的行为。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两个必需途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不仅能够加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有利于建构出相对客观的文本意义,而且还能迫使语言使用者直面语汇、语法问题,力争做到口语表达的准确恰当,为下一步的做好铺垫。
(三)进行信息反思
既然文本意义是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和反应,那么读者每阅读一次文本就会产生一次反应,而且后一次反应必定是对前一次反应的反应。学生/读者针对交流讨论中出现的不同理解和阐释,结合已有英语语言知识和所采用的阐释策略,在反复分析、不断比较的基础上,找出之前解读的合理或不合理、可取或不可取的地方,有助于进一步阅读文本、加深理解、建构意义。另外,这一信息反思过程也属于语言输出的范畴,可以促进学生/读者语言技能的提高。斯温指出,反省是输出的功能之一,重审自己或他人的输出语言,既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语言问题,也能强化新鲜语汇和典型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总之,英美文学学习中及时的信息反思,不仅可以改变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还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四)创造文本意义
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学批评关注的不应该是文本的空间结构,而应该是读者的经验结构”,文学批评应该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文本意义的建构---表现为语言输出(主要是写的活动)。读者一旦开始了文学作品的阅读,就会对文本不断地做出反应、不断地产生文本意义。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读者阅读作品、阐释意义、写出评介/赏析的过程,既是创造文本意义的过程,也是英美文学阅读和英语有机结合、以读促写的过程。
三、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结合的实验与效果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随机抽取了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两个班(3、4班)的学生作为受试对象。3班为实验班,班级人数31人;4班为控制班,班级人数30人。实验教学为期半年。
在正式开课之前,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测查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性质、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的关系以及英美文学阅读对英语的影响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问卷结果显示,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认为英美文学课的主要内容为文学史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作品阅读可有可无)的学生均超过了50%;6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仅与爱好文学或者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有关;将近70%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分属两个课程类别,通过文学阅读促进技能的提高更适用于一语学习,在二语学习中,将文学阅读与相结合只会增加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结果必定是事与愿违。
与此同时,我们还面向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组织了一次开课前的文学素养和水平的综合摸底检测:内容为就指定文本撰写一篇评论性文章,形式为课外自由,字数1500字以上;论文评阅方式包括存在问题统计(见表1)和综合打分(见表2)两部分。存在问题统计具体包括每篇文章语言层面出现的拼写和语法错误以及论证过程中存在的论题不明确、思路不清晰、论据不充分等问题的归类和量化。
其中,对有无明确论题的考量主要依据于文中关键词与文章题目之间以及文章各分论题与总论题之间的关联度,若关键词与题目之间以及分论题与总论题之间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则被视为论题不明确;思路不清晰主要是指文章各部分表达的意思不够明确,没有明确的论题,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过渡;而论据不充分是指作者的观点未能建立在必要的文本信息之上,论证过程缺乏有说服力的例证。评阅结果表明,两班学生的起点水平基本持平,具备进行实验教学的受试对象要求。
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实验班严格执行既定实验教学方案,除了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把重点移向文学作品的学习,具体规定了每部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阶段性任务,包括阅读指定文本、参与交流讨论、进行信息反思、创造文本意义等。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起建议或指导作用,所有学习任务都由学生亲自完成。在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文学史讲解和指定作品阅读的方法,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了解基本内容即可,其余不作具体规定。
最初几周,部分实验班学生由于不能按要求完成指定作品的课前阅读,在课堂交流讨论环节总是无话可说,表现得有点被动和尴尬。但经过老师鼓励和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85%左右的学生不仅能够按照我们的既定方案完成每周的学习任务,而且还会自觉选取一些指定文本之外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而控制班学生没有明显的不适应现象。
实验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问卷,内容跟第一次问卷基本一致,结果为:认为英美文学课必须做到文学史学习和作品选读齐头并进的学生实验班占65%,控制班占15%;认为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对英语技能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应积极提倡英美文学阅读和英语的有机结合的学生实验班占70%,控制班占28%;实验班不到7%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仅与文学爱好者或者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的语言学习者有关,控制班持这一观点的学生达50%。总之,实验班绝大多数学生认同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能促进英语技能提高的观点,而控制班学生对这一观点基本持否定态度。学期末,同样以撰写文学论文的形式,对两班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水平进行了二次检测,检测形式和要求以及评阅办法与第一次相同。
结果显示,两班学生中存在问题的数量(见表3)和综合成绩(见表4)与第一次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以上数据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实验班学生提交的文章从语言到整体布局都有了明显改进,不仅文章平均字数远远超过控制班,班级总体成绩与控制班相比也有了显着的提高。由此可见,英美文学与英语的结合确实有利于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同时,实验班和控制班英美文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明显差距(见表5)表明,我们的尝试不仅未曾影响到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美文学学习效率。
读者反应批评和输出假设理论观照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实验证明,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的结合是必要的、可行的,不仅可以加深学生/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有利于文本意义的创造,而且能够保证学生进行“低风险”,有效地促进技能的提高。但其实际运作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英语语言阅读技能、英美文学基本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因素。
另外,英美文学有限的课时量和丰富的文学作品资源也给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的结合增加了难度。因此,实际教学中,只有在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阅读任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学生自身文学修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的有效结合,做到英美文学阅读水平和英语技能的综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