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高等教育>大学日语会话训练多样化的路径>正文

大学日语会话训练多样化的路径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中日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日语人才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大学既是日语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日语教学的重要阵地。目前在中国的各大高等学校,大都开设了日语课,与此同时研究日语教学模式的人也日益增加。笔者在高等学校从事日语教学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创新型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来,各高校的日语教学普遍存在着类似于在初、高中阶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即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讲单词,释语法,译课文,做习题。日语课程的开设大都是多年不变,未能适应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没有将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做为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其结果往往是花大量金钱和精力所培养的日语人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认知主体的作用,难以培养出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日语人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师备课、教材选择、教学设备配置和所有的教学手段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来进行,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由被动知识的接受者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人和知识学习的建构者。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在思想上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行动上华丽转身,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紧紧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保持活跃的思维、舒展的心灵,让“生命在场”,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技术化、模式化给予必要的关注,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扭转传统的只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无视交际能力培养的不利局面。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主动引导他们用日语交流,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运用语言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及疑难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各种方法将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始终放在首位。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掌握单词语法的基础上达到锻炼听说的能力和自身的交际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日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2、建立中日交流之窗

  普通高校是国家的办学实体,社会信誉度很高。如果由学校通过各种合法的渠道提供一个中日交流的平台,使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利用合理的时间,有机会到日本学校去参观考察,接触到日本的真实社会,亲身感受那里的教学理念、文化、社会环境、风土人情等。对没有经济实力的学生,也为他们提供一个资源丰富、语言和文化交流平台,使他们能利用互联网了解日本社会,与日本人进行网上交流。学校还可以大胆尝试直接与日本企业建立友好的往来,安排学生到日本企业进行学习,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中日企业的差异,弥补在校学习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更早地设计就业目标,并为之努力,早日成为合格的实用型日语人才。教师还应将更多的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诱导学生通过对中日热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精心导入日本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要依赖于语言进行保存和传播。要学好日语就必须了解日本的文化,实现日语教学和日本文化认知的完美结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语法、句型,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当别人的请求不能满足时,在英美国家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拒绝说“no”。但在日语中,虽然最后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是拒绝,但为了使双方的友好关系和良好的氛围不被破坏或产生不良效果,不会使用直白的回绝语言表达,而是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即顺利地回答了提问者的请求,同时也不使对方因自己的回答感到不悦。

  所以要在拒绝前进行语言情感的铺垫或使用较含蓄的词语,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会产生独特的效果,使对方感到虽然被拒绝了,但此次交流是愉快的。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要学好日语就必须了解日本文化,比较中日文化差异,特别是要牢记日本禁忌现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尴尬的局面,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以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

  4、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夸美钮斯有一句名言:“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日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尽量唤起学生索取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然而兴趣的产生,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主观推测的,它离不开人类的情感因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日语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知识。因为教师要面对的是鲜活的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只有深入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才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可能的条件下,将各种资源、信息组合起来,集针对性、趣味性,诱导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尽量给学生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点燃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过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做为一名高校的日语教师,要不断地去寻找适合本专业和本阶段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然后在实践基础上升华理论、完善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出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春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日语教学要有“度”[J].科教文汇,2010,(4).  [2] 边蒙良.运用多媒体优化日语教学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 刘慧.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J].北方经贸,2010,(O5).  [4] 赵华敏,林洪.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  [5] 马力晗.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运用[J].信息化教学,2010(,3).  [6] 高菲.论高职日语教学中对日本文化意识的培养[J].华章,2010,(11).  [7] 白利娟.试论在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的渗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2).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