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谚语是语言经高度提炼后形成的短语或短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学习如何翻译谚语,对于学习两种语言以及了解语言的文化特色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谚语中的动物词汇入手,以汉译英为例,从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讨论汉语中的谚语经英译后,谚语的词汇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谚语;文化;动物词汇
一、概述
世界上现存的语言中,凡是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包含有大量的谚语,这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的短语或短句。它们大都节奏感强,形式简炼,寓意深刻,读起来悦目,听起来悦耳,说起来顺口,因此被语言学习者包括母语学习者喜闻乐见。这些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因此翻译谚语时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既要保留原语中谚语的文化习俗,还要译出谚语包含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最佳地传递文化信息。
汉语和英语的谚语中都有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丰富词汇,由于动物词汇比较丰富直观,而且汉英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思维的相通性和相似性,对同一种动物会产生相同或相似地寓意。鉴于此种情况,部分谚语在汉译英时,可采用直译或对应的翻译方法。但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社会背景,思维模式以及审美标准的差异,同一动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寓意,而不同种动物又可能产生相似的寓意。而且两种语言的差异远远大于其相似形。本文拟从汉英谚语中的动物词汇入手,从词汇并行,词汇遗漏,词汇补充,词汇冲突等方面分析汉英谚语中的由动物词汇引申出的文化内涵及译法。
二、汉英谚语中动物词汇比较
1.汉英动物词汇并行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精华,是语言及文化的高度提炼,是修辞手法诸如比喻,隐喻等的集中运用。正是由于其丰富内涵,在翻译谚语时,部分地保留了其固有的文化特征,即采用了直译或对应的翻译方法。如“纸老虎”,译成 paper tiger. “狐假虎威”,译为 the tiger behind the fox. 还有:“一燕不成夏”,译成: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这句话的意思相当于 It is unwise to form a judgment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instance. 英译后,既保留了原谚语的本意,又恰当地传达了寓意(做事或判断不能太片面),外国人看后也能理解和接受。
不宜用直译的谚语,可采用意译或加注的方法。如:“牵马河边易,逼它引水难”,译成: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这句谚语在翻译时采用了直译加意译的手法,意思相当于 Good suggestions can be made but people cannot be forced to do what they don’t want to. “驴子扇耳朵”,译成 All asses wag their ears, 意思相当于 sb. who is ignorant pretends to know much. 即无知装聪明。更多的实例如下:
⑴ 浑水摸鱼: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⑵ 吠犬不咬人:Barking dogs do not bite.
⑶ 好鱼居深渊:The best fish swim near bottom.
⑷ 一石二鸟(一箭双雕):To kill tow birds with one stone.
⑸ 骑虎难下:To ride the tiger.
⑹ 披着羊皮的狼: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⑺ 掉鳄鱼泪:To shed crocodile tears.
⑻ 纸老虎:Paper tiger
⑼ 驴子扇耳朵,无知装聪明:All asses wag their ears
⑽ 同时追两兔,全都抓不住: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neither.
比如:“掉鳄鱼泪”,译成:To shed crocodile tears. 为了更确切地表达原意,可采用加注的方法,掉鳄鱼泪即假慈悲,类似的说法还有“猫哭耗子-假慈悲”,英文相当于 sb. pretend to be sad about sth, but they are not really sad at all.。
2.汉英动物词汇冲突
对于能够采用直译的谚语,还是使用直译为好。这样可以使语言的生动性,直观性,形象性更直观地表现出来。而且直译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语的风格和文风。但是谚语是原语言文化的高度提炼,很多谚语若仅采用直译难以做到形神兼备。所以为了能更好地译出谚语中的内涵,哲理,还需要采用意译,甚至添加说明解释的方法。比如 “塞翁失马”,如果仅仅把“塞翁”翻译为 Saiweng 或者 The old man who is called Lao Sai, 等等,外国人还是不了解其中典故。塞翁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景点人物,如果仅仅将其翻译为普通人的名字,并和英谚放在一起,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所以要采用意译的方法翻译“塞翁失马”,译成 A loss many turn out to be a gain. 类似的说法还有 No great loss without some small gain. 意思是 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汉语中还有“安知祸福?”或“焉知福焉?”等相似的说法。翻译动物类的谚语时,还要注意由于对于同种事物,不同人的联想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汉语中出现动物词汇,并非在英译时都要照搬。本文拟从下列三中情况,依次说明翻译谚语时的词汇冲突现象,主要有词汇遗漏,词汇补充,词汇错位三类。
汉语中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说法。因为中国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是凶很,勇猛的象征。比如“母老虎”喻指凶悍的妇女。“虎穴”喻指危险的地方。而英美等国家的人则将狮子看作是“百兽之王”。如 Lion’s den 指 a difficult situation in which you have to face a person or people who are aggressive towards you. 译成汉语是“龙潭虎穴”,指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如果仅仅按照汉语字面,直译过来,外国人不能很精确地理解原语的内涵。类似的实例如下:
2.1汉英动物词汇遗漏。
⑴ 初生牛犊不怕虎: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⑵ 狗嘴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
⑶ 心猿意马:To have a head like a sieve
⑷ 鸦雀无声:Be utterly quiet (or: dead silence)
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⑹ 鸡飞蛋打:Fall between two tools
⑺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 loss many turn out to be a gain.
⑻ 黔驴技穷:A fool’s bolt is soon shot.
⑼ 呆若木鸡:Clutch up
⑽ 守株待兔:Waiting for gains without pains.
谚语中动物词汇遗漏指汉语的谚语中有动物词汇,但是由于文化内涵不同,人的思维方式有差异,因此这些谚语在译成英语后,为保留其英语谚语的特色,动物词汇消失,相对应的英语谚语中不再有动物词汇。这些谚语大致涵义相同,各有其别致新颖之处,各自反映了自己文化的特色。
2.2汉英动物词汇补充。
⑴ 名声扫地:In the dog house.
⑵ 本末倒置: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⑶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If the shepherds quarrel, 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
⑷ 倾盆大雨:To rain cats and dogs.
⑸ 有眼无珠:As blind as a bat.
⑹ 风水轮流转:Every dog has his day.
⑺ 尔虞我诈:Man is to man a wolf
⑻ 血流如注:Bleed like a pig
⑼ 守口如瓶:As dumb as an oyster
⑽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like attracts like)
⑾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谚语中动物词汇补充指汉语中的谚语本没有动物词汇,但是在充分考虑了英语的文化特点后,为了译成相对应的英语谚语,添加或补充了意义相近的动物词汇。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译成 Fine feather make fine birds 表达了同样的寓意,即 The gilded Buddha looks better and the well-dressed person looks more decent 的意思。
2.3汉英动物词汇错位
⑴ 虎毒不食子:Dog doesn’t eat dog.
⑵ 露出马脚: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⑶ 树倒猢狲散:Rats desert a falling house.
⑷ 爱屋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
⑸ 虎口拔牙:Beard the lion
⑹ 落汤鸡:A drowned rat.
⑺ 拦路虎:A lion in the way.
⑻ 热锅上的蚂蚁:A cat on hot bricks (or: An ant on a hot saucepan)
⑼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⑽ 狐假虎威:Ass in the lion’s skin
⑾ 亡羊补牢:To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⑿ 健壮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汉英动物词汇错位指汉语谚语中,由于特定的文化习俗,长时间运用后形成特定的习惯说法,使用了部分动物词汇。为了用英语表达同样特定的文化内容,必须译成在英语文化中有寓意的谚语,所以使用了其他动物词汇。
上面一一列举了谚语在汉译英时,根据需要,将原语中的动物词汇或删除,或补充,或用相对等的词汇充分表达出来。由于翻译手法的灵活性,英译这些谚语时,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翻译手法。对于同一句汉语谚语,只要能传达出原语的文化内涵,翻译时既可采用直译,也可采用意译,或者二者结合的方法。比如:“热锅上的蚂蚁”,既可以直译为 An ant on a hot saucepan,亦可以意译为A cat on hot bricks。“守口如瓶”,可以译为As dumb as an oyster,也有诸如 as silent as the grave, as close as wax 等译文。
三、汉译英谚语的原则
对于谚语的翻译,具体采用哪种翻译方法或者遵循何种原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直译具有直观,形象等优点,因此能直译的谚语则要直译。比如汉语中有“前怕狼,后怕虎”的说法,指充满了恐惧。英美文化中虽然视狮子为兽中之王,但是老虎和狼也代表令人恐惧的动物,因此上句谚语译成 Fear the wolf in the front and the tiger behind, 外国人完全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指full of fears.
但是如果遇到下句谚语“力大如牛”,英语中却没有 as strong as a cow的说法。在历史上战争频繁的西方,没有马便无法生存。而在中国,牛则是生活之本。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景夏,上句话当然不能直译。不能直译的,如采用意译更能表达出原语的内涵的,这种情况则必须采用意译的方法。所以英语把“力大如牛”译为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马)。再比如汉语中有“本末倒置”的说法,意思是分不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分不清主次。用英语解释就是 Put the things in the wrong order. 而英语中也有一句表达类似意思的说法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小结
汉语中有一句谚语叫做:“谚语是日常经验的女儿”。谚语是经高度提炼和凝缩后成为的寥寥数语。谚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精确地反映出本文化地特性。汉英语作为两种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在有些习惯说法上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于这些相似和相通之处,我们在传递文化涵义的同时,可以采取直译或对应的翻译方法。但是由于汉英语为文化习俗截然不同的东西方语言,各自的文化渊源使之在很多方面都是差异大于相似。我们作为语言的学习者,要遵守求同存异的原则,学习英语中的文化传统,并且将之发扬光大,用意译法将更能反映英语特色文化的东西翻译出来。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2] 金惠康着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3] 隋荣谊主编 《英汉翻译新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 张培基主编 《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5]《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6th Edi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