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高等教育>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内容与方剂学教学整合与实践>正文

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内容与方剂学教学整合与实践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色和精华所在,体现在理、法、方、药4个环节,在传统课程设置上,上述内容分在2门课程,辨证内容在中医诊断学,立法、处方、用药在方剂学。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介绍8种辨证方法及常见证候,其内容存在一定交叉和重复;方剂学课程将中医基本证和八法结合作为主线,介绍20余类方剂的基本知识,其中在每首方剂的主治部分有关证候的内容与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内容存在重复和不一致问题。

  鉴于2门课程内容存在重复、交叉、前后分离等不足,不利于学生将辨证和方剂的内容有机衔接和掌握,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中医临床辨证分析及处方用药一贯性规律,很有必要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2001年起,我们将中医诊断学(包括四诊和辨证)和方剂学2门课程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进行研究和建设,并在中医学七年制班进行多轮实践,取得一定成果。2010年,在原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将原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的内容与方剂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了一门新课程,并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团队等方面进行了建设,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医五年制教改实验班开始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1、 教学内容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不是将中医诊断学辨证内容和方剂学内容简单合为一体,是本着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原则,依据中医临床辨证分析及处方用药一贯性的规律,在以证为核心、以证统法、以法统方的思想指导下,对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的内容与方剂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将理、法、方、药熔为一炉,系统介绍有关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一门新课程。具体课程内容包括5部分,绪论(2学时),辨证方法概要(24学时),治则、治法与方剂(4学时),辨证论治(84学时),临床综合运用(3学时),教学总课时117学时,其中辨证论治部分是核心内容。该设置体现了让学生在对常用辨证方法了解的基础上,熟悉治则、治法、方剂及其与辨证的关系,系统掌握基于八纲和气血津液辨证分类的十一大类证候的辨识、立法原则、处方方法及例方,将辨证与立法、处方用药有机衔接,有利于学生将理、法、方、药的内容融为一体进行掌握,达到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辨证及处方用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常见中医证候的辨识及相应代表方剂组成、配伍规律的目的,提高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综合能力,并为后续临床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 教材建设

  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我们编写了教材《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按照课程内容的设置,教材对应包括绪论、辨证方法概要、治则、治法与方剂、辨证论治及临床综合运用5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介绍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及中医辨证论治学发展史,通过绪论的介绍,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最基本的了解;“辨证方法概要”部分介绍八纲、病因、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及经络辨证等常用辨证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比传统的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内容更精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医多种辨证方法及常见证候有个整体的概括性认识,对常见证候详细的分析、归纳总结则放在辨证论治部分,这样有利于辨证与选方用药的衔接;“治则、治法与方剂”部分介绍治疗原则,常用的治法,方剂的分类、组成、用法及剂型,以及治则与治法、治法与方剂、方剂与辨证的关系“;辨证论治”部分将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的内容与方剂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八纲和气血津液的辨证方法为纲,结合方剂学中的“八法”和具体的处方方法,分成表证、半表半里证、表里同病证、虚证、实证、寒证、热证、气证、血证、水湿证、痰证十一大类,介绍证候辨识、立法原则、处方方法及例方等。在“辨证论治”部分的编写中,以原《中医诊断学》中的证候名称为基础,参照《中医药学名词》《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及一些最新版本的《方剂学》,对传统方剂学中主治证候、症状的表述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尽量做到以证统法,以法统方,将理、法、方、药的内容融为一体,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该教材在2011年8月校内出版,分别于2012、2013年2次修订,先后用于2010级、2011级及2012级中医五年制教改班的教学。

  3、教学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这门课程是衔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是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能力的关键性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对后续临床各科的学习乃至临床应诊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建立适合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非常关键。本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改变单一课堂讲授方法,通过课堂讲授与病例讨论、情景模拟、课外自主学习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学生辨证分析、处方用药及书写病案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下3点:①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本门课程与中药课程同时开设,讲到“辨证论治”部分的一些方剂时,相关的药物可能还没有学,可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先去自学,做好2门课程的衔接。②注重辨证论治思维的培养:在核心内容“辨证论治”部分的讲授方面,不仅仅是教方剂,特别强调处方方法,突出证、法、方的一贯性,突出以证候为中心,以法为纲,以方为例。具体讲解时首先对每部分的证候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根据对应的证候,讲解立法,确立方剂的配伍方向,在详细讨论立法之后,选方定药,把方作为例子引出,以例方为样本、同类方为基础,提炼配伍规律,印证立法,建立方和法的对应关系,这种教学有助于学生辨证论治思维能力的培养。③强调临床实践和技能的培训:利用该班级早临床、多临床的教改特点,将本门课程的教学与临床技能的获得密切结合,通过临床跟随带教老师诊察具体病人,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根据所学辨证、处方理论与方法,在对常见证候进行简单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处方与药物,并熟悉门诊病历的书写内容及方法。

  4、 考核体系

  合理、严格的考核是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经过实践,我们建立了合理的成绩考评方式:即平时与期中、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成性成绩评定方式。具体评定标准:课堂提问与测验的分数占10%,包括辨证内容提问及方歌背诵等(评价标准:完全正确或绝大部分正确者90~100分;大部分正确者80~89分;回答不完整,但无明显错误者60~79分;回答出现错误者40~59分;完全不会或缺勤0分);2次课外作业占10%,作业要求完成病案的证候分析及处方用药(评价标准:书写内容较完整准确或完整准确者90~100分;书写内容基本完整准确者80~89分;书写内容不够完整准确但无明显错误者,60~79分;内容有错误者40~59分、未上交作业者0分);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中与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阅卷采取2位以上老师流水判卷。这种考核方式促进了学生对本门课的重视,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 团队建设

  目前课程团队成员有8名教师,由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2个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包括2名教授、6名副教授;博士6人,硕士1人,学士1人。年龄在40岁以下4人,41~50岁3人,51~60岁1人。已形成了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由于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是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2门课程的融合,对授课教师也有较高的要求,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带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课程负责人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命题考试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亲自指导,并要求青年教师跟班听课,同时鼓励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国内外进修、培训。团队成员不仅每年参加国内教学方面的相关交流,而且全部成员均有国外交流的经历,使团队成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经过课程组的不懈努力,教学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团队所有成员每年的学生教学评估成绩均在90分以上,4名教师多次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的称号。

  6、 实践效果

  2011—2012学年和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本门课程在我校2010级、2011级中医五年制教改班进行了2轮教学实践,获得良好效果,主讲教师均获得学生好评,本门课程2次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课堂教学优秀主讲课程”。学生们反映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将辨证的内容和方剂有机衔接和掌握,为今后临床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团队、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用于2轮教学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四诊和辨证的分离问题。本门课程是将原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内容与方剂学内容的结合,而原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望、闻、问、切四诊的内容放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学习,由于四诊和辨证内容放在2门课程学习,造成有些同学四诊和辨证的分离。因此,在讲授本门课程,尤其是辨证内容时,需要引领同学复习前期学习过的四诊内容,强化四诊、辨证、选方用药的融合。另外,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这门课程虽然安排117学时的课堂讲授,但要完成5部分教学内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学时明显不足,因此,要求学生自学内容较多,为达到较好的自学效果,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因此,我们对自学的内容以提问和作业的形式考核,达到了自学的效果。总之,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方案,为探索新时期五年制的中医办学模式和方案提供范式。

  参考文献: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9-102.  [2]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编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2.  [3] 陈佑邦,潘筱秦,金棣生,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29-73.  [4] 谢鸣,周然.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0-350.  [5] 杨桢,白晶,高琳,等.李庆业教授和中医处方学.新疆中医药,2007,25(SUPP):92-95.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