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正文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网络化所提供的现实基础上,其重要性日益突现。在注重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效率的提高、范围的拓展等优势的同时,也应充分意识到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负面影响,这是我们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论文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化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特征,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才是关键。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不可缺少和替代的组成部分。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网络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化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网民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信息网络的出现及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和拓展。
  (一)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基本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更多的是教育者一方把教育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面对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新一代青年大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只是一种引导作用,受教育者会根据自己的见解对教育内容提出置疑甚至反对,教育者对这些意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教育。教育者根据教育过程中青年学生即时反馈的意见和见解,运用网络手段耐心地引导学生,形成了网络上的一种双向互动式的“疏导”教育模式。我校在校园网中开设的教师社区便很好地发挥了网络交互式特点,在双向互动中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主性得以加强,使得教育在充分交流中得以完成。
  另外,网络信息传输的形式已不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是图文音像并茂的影视画面,“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使传统的教育模式面目一新。此外,在网上,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自主接受信息的意识越来越强,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这一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窗口,对于彻底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滞后现象至关重要。
  (二)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运用范围广、传输内容丰富的优势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网络的重要特征。网络使信息可以做到实时同步,这样,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信息能够尽快地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获知。相应地,教育者可以尽快地作出分析判断,并通过信息的整理、发布,适时地把含有一定价值观和导向性的教育信息加以发送、传播,以影响、引导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也能尽早地通过网络获得有关的信息以帮助自己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决定相应的行为。这样,通过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网络具有广阔的运用范围。主要表现在,网络不受时间、地理上的界限。交互式远程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受教育者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受到教育,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借助网络,受教育者可以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网络上自由地向老师咨询思想问题或与其它人开展思想交流和讨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极大地得以加强。
  网络信息的传输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到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很广,供全球交流与共享,使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对比和融合变为可能。从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视野,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面对计算机网络这柄科技的“双刃剑”,它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在网络上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侵蚀
  网络作为一种全球化、开放性的虚拟系统,不仅为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形式扩展自己的空间和影响提供了便利,而且也为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形式斗争提供了便利。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为其达到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用西方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去支配全世界,进而使其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准则的目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据统计,网络在语言使用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在信息流量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95%以上,而我国则不足l%;此外,在信息技术和软件投资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年投入高达6000亿美元。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网络上的大多数信息资源,继而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这一体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服务于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这势必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文化阵地形成干扰和冲击,从而不利于青年学生接受和树立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
(二)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趋于复杂化
  网络的信息数量之大、内容之广泛、层次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些网络信息中,不乏一些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但一些虚假、庸俗甚至暴力、封建迷信的信息也在网络上得以流传,极大地扰乱了人们的视线。网络资源共享,一方面使教育工作者可以获取大量即时、全面的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大多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别人的推荐或者是一种从众心理来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他们在选择信息时很少也很难对网络上信息的质量及真伪进行甄别。还有一些青年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现实的世界,荒废学业,对他人漠不关心,患上了“网络孤独症”等。这些负面影响的危害十分巨大,如不积极应对,它将会弱化甚至抵消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过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精心筛选,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向青年学生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国家、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权威的控制,网络信息的内容与教育工作者所宣传灌输的信息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难免会引起青年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疑惑,造成是非观念模糊,也会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难度。
  (三)网络上社会责任感的降低。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网络在乍兴之初,尚未形成统一的网络伦理标准和国际间通用的网络法规体制;再加上网络活动极具隐蔽性,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很难受到约束,由此使得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更具有随意性;可以恣意做出有悖于伦理甚至法规的事情。这种社会责任心的降低,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难以通过教育对青年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与控制。

  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要想在网络思想斗争中站稳脚跟和取得胜利,赢得未来,赢得青年,就必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中的积极要素,扬长避短努力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建立“网络阵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当前,针对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运用网络对我们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侵蚀,我们采用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加强防范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例如,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的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逐步形成有效的网络信息“把关人”等;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建立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思想教育网站,使青年学生随时在网上都能获取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接受生动形象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彻底扭转我们在网上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斗争方面的被动局面,摧毁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图谋。
  (二)借助校园网络,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络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载体,它不仅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而且对青年学生新思想、新观念、新行为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要把校园网络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平台,一方面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教育工作者也要走进“聊天室”,和青年学生进行网上对话,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要把校园网络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开展网络教学工作,例如网上课件发布,网上答疑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掌握较为丰富的网络技术知识,如Internet技术、WEB网页制作技术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制作水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页的可读性,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和运用的层次。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所创造的机遇和提供的条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并尽量克服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充分享受网络信息所带来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