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高等教育>江西省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展望>正文

江西省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展望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省内共有 24 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只有 1 所“211 工程”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在江西省 24 所普通本科高校中共有 4 个硕士点、1 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分别为南昌大学( 2003) 、江西财经大学( 2006) 、江西师范大学 ( 2003) 、江西农业大学( 2005) 、江西科技学院( 2011) ,其中南昌大学和江西科技学院是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在江西省高校中并没有博士点。从全国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情况来看,江西省该学科水平及其学科建设力量处于中等水平。为促进江西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与建设,笔者利用图书馆数据库、互联网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江西省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做全面分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设置及发展概述

  国务院学位办 1997 年颁布并于 1998 年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设置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专业代码是 120403,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教育学学位。2011 年 4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是在 1998 年版目录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后编制的,依然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设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并未做出任何变动。尽管学术界还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合并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否妥当,是否应该作为公共管理学的二级学科[1]这样的质疑和讨论,但从学科设置到现在近 15 年的学科发展历程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个学科发展非常迅速。在 2000 年以前,仅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3 所大学可以招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而到 2007 年已经有 15 所大学可以招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到今年已有 93 所大学可招收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促进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

  二、江西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 科研人员不足,师资力量偏弱

  笔者查阅了5 所学校网站,根据省内 5 所学校公布信息,共有31 位老师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省内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科班出身的研究人员和教师较少,只有 4 个,跨专业跨学科研究人员较多; 学校领导或学校行政人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较多,大多为兼职研究人员或对教育管理感兴趣的研究者,专职研究人员较少; 从事教育经济学方向的多,而从事教育管理学方向的较少。可以发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同样也成为了其他专业和学科研究的跑马场,成为其他专业和学科随意可进入的研究领域,真正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的科研人员较少,在5 所高校任教的师资力量整体偏弱。

  2. 没有形成科研团队,专业研究人员分散

  在省内 5 所高校中,没有形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科研团队,学科研究范式并未达成。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人员分散在几所高校内,缺少学术交流,学科研究气氛不浓,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缺乏沟通,更没有形成学科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群。研究人员和教师担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教师学科意识较弱、学科建设意识不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建设力量和学科综合实力偏弱。

  3. 研究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并未出现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该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在省内高校 31 位老师中,中青年研究人员或刚进入该专业领域研究的人员较多,在学科建设领域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专家学者较少,并未出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就学科发展而言,缺少具有学术威望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在省内也没有在该学科研究领域特别出色的老一辈专家,难以支撑和促进整个学科快速发展。

  4. 科研论文数量偏少,质量较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较少

  笔者以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7 月 25 日大约 2 年半时间为检测范围,在 CNKI 数据库用 31位学科教师及研究人员的姓名和单位为检索词,检索在江西省内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的老师的科研成果。发现有 10 位老师没有发表论文,有 9位老师发表 3 篇以下论文,有 7 位老师发表论文数为4 篇以上10 篇以下,有5 位老师发表论文数为10篇以上 28 篇以下。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专门从事该学科研究的老师及研究人员偏少,从事该学科的大多是行政管理人员和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较少做研究或没有时间做研究。发表论文数量偏少,而且质量较低,在这些论文当中,被人大复印资料或《新华文摘》转载、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较少。从发表论文的期刊来分析,大多数论文都是省级非核心期刊,核心期刊论文多为发表论文 10 篇以上的专职研究人员所写,反映出从事该学科研究的老师多半是为了评职称、完成科研任务,真正在该领域做研究,有学科建设意识的很少。由论文署名顺序来看,独撰的少,第二作者的偏多,大多与自己所带学生或其他行政领导联名发表,且会议论文偏多。从论文研究主题来分析,属于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和领域的论文数量偏少,其他与该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无关的论文数量偏多,真正涉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核心问题的论文数就更少。所以,在江西省 5 所高校内真正在做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有益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科研人员和老师偏少,且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是刚涉入该领域的青年研究者,其研究兴趣及学术追求不是很高。

  5. 研究方向偏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方向偏少,学科建设意识不强

  在被调查的 31 位老师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只有 4 位老师,大多数老师的研究方向和领域都是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等学科视角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且教育经济学方向偏多,而教育管理学反而偏少,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的学科意识不强。从研究者身份来看,具有高层行政职务的多,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少。从江西整个高等院校来看,专业专职研究人员及学科建设力量还较为薄弱,专业研究和学科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6. 学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倾斜力度偏弱,归属部门较为混乱

  在江西 5 所高校中,只有南昌大学和江西科技学院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也只有江西农业大学把该学科设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无论是从省级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倾斜力度和发展导引方面,还是学校层面领导重视程度和建设力度,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上级重视都不够。且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其机构归属至今不清,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都把该学科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归属于教育学院并由教育学院负责招生,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学院都把该学科设置在高等教育研究所下并由此部门负责招生和学科建设。在归属部门设置上往往不考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忽略学科与学科之间互补、融合和协同发展因素,缺乏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长远目光和长期规划,这种现状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持续发展会造成诸多消极影响。

  三、江西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方向及未来展望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研究人员

  学科建设的三大要素就是人才、团队、机制。人才就是指建设学科的师资力量和专业科研人员,团队是指要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有学术追求的科研梯队,机制是指要有保证科研人员或团队充分发挥其才能、激励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运行的良性机制。由上述调查显示,江西 5 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不强、专业科研人员缺乏。江西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研究人员。首先采取一系列方式提升现有师资力量的业务素质和科研素质,如师资培训、访学、参加学术会议及讲座等等,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其次要引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他们良好的学科建设意识、深厚的学术理论功底定会为学科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有条件的可以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如萧宗六教授、高洪源教授、张新平教授、孙绵涛教授、褚宏启教授等为客座教授,对江西省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

  2. 打造强势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建设学科特色研究领域

  学科建设必然以学术队伍和科研团队为依托,学术团队支撑和带动着整个学科的发展。从以上调查可知江西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并没有形成科研团队,学科研究人员较为分散,学术交流和沟通较少,而且学科研究领域宽泛,所以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就要建立一个团结、协作、互助、和谐的科研团队。

  一个学科能否持续发展则是由其学术队伍的结构决定的[3],我国高等学校学术队伍不合理一方面就表现在大师级人物或着名学者的学科带头人的缺乏[4],另一方面表现在学术队伍的结构断层。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或职称结构[5]。首先是年龄结构,在科研团队里,要形成老、中、青年代际合理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学术氛围。其次是知识结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知识层次、知识领域的多样化; 二是指专业、研究方向的多样化。在一个科研团队里,最忌讳的就是一个声音说话,没有交流和辩论,要防止在一个学科内全是自己学生近亲繁殖的现象,要形成各种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知识层次和知识领域多样的学术梯队。最后是学历或职称结构,避免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学历或职称结构,学术水平都在一个层次,没有学术争鸣、思想火花碰撞的科研团队必定是一个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没有生机的团队。

  根据学科发展历史和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定有优势有特色的研究领域,集中教师和科研人员力量,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在某领域或某问题的研究专家,形成该学科在某领域或某问题有杰出贡献和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也即是集中力量建设学科特色研究领域,要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上获得领先地位。

  3. 调整学科点归属机构,整合学科优势,形成协同发展的学科群,搭建学科发展平台

  教育经济与管理历来就有学科归属不清的问题存在,这在给各大高校设置学科点归属机构时往往出现混乱的现象。笔者认为学科点归属机构的设置要考虑学科发展和建设现状,整合其他相近相关学科优势,形成学科与学科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学科群。搭建良好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平台应该利用多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在多学科之间自然的耦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繁荣[5]。

  4. 省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高校加大学科建设重视程度,遵守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优化学科布局,实现学科协调化发展,共同创建学科发展良性运行机制

  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学术人才的引进和科研团队的创建,但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本身的学科建设,人才和团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和作用,就必须有一整套运行机制和制度安排来保障其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

  江西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与大发展离不开省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及学校的重视。一方面省级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学术科研政策,在政策上支持和引导,比如加大科研基金投入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课题的获批数量等相关措施; 另一方面,学校要重点扶持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加强学科规划,优化学校的学科布局,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互相促进、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学科发展机制,为学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曹淑江. 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A]. 2008 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 2008.  [2]黄崴. 教育管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姜会林,王延明. 一般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 05) .  [4]陶爱珠. 攀登———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5]王梅.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D]. 天津大学,2003.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