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高等教育>建立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正文

建立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研究背景

  我国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自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式开始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目前,尽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旅游企业有一定的竞争力,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要比职高和高职的学生会更加合理,但是仍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甚远,使得大量的毕业生要么在择业时转行,要么到旅游企业不久后,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等原因,纷纷离开旅游岗位。

  旅游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从业人员?为此,笔者以丹东旅行社业和北京昆仑饭店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调查可看出,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企业需求大量的从业人员,这种现状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就业机会较多,尤其是目前旅游企业很多岗位就业门槛较低,如旅行社的导游员、饭店的服务人员等,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要增加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对其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旅行社需要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懂得业务流程的计调人员和策划人员;在导游员方面则需要了解客源国知识,精通外语的国际领队,高星级酒店需要的则是具有实践能力的管理型人才。旅游行业的需求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品行端、气质雅、底蕴厚、外语好、能力强”的“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起得来”的实战型管理和服务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2003 年,辽宁省旅游管理专业已有 13 个本科点(全国 220 个)。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经历辽宁超标不上到上再到国控专业的申办历程,最后获批,可谓来之不易。办专科,该校是第一名;办本科,该校是后来者。该校没有老牌学校的经验和实力,必须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该校的目标是实施“错位竞争”战略,按照“应用性教育,职业化取向”的原则,坚持为旅游业发展培养职业性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专业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与辽师、东财等老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相比,该校的学生要“一样地爱国、遵纪、守法、有德,理论功底和创新能力比不上他们但也不要差的太多,外语说的比他们好,动手能力比他们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缩小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旅游企业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辽东学院必须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培养适应旅游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校企合作是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所采用的一种高效的人才培养措施,目的是在发挥企业优势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一个全真的实践场所,加强了学生的就业保障,使其能够更加安心于学习,放心大胆地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充实自己,实现校企双赢发展。

  但是,从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看,校企之间的合作还属于一种浅层次的合作,机制作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其探索和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旅游企业的合作意识薄弱。校企合作双方往往都对合作的认识缺乏应有的高度,各自把着眼点集中在眼前的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眼光。

  目前,很多旅游院校,包括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基本上是学校为旅游企业提供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生,解决旅游企业用人难、用懂专业的人更难的问题;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保证其如期毕业。在合作之初,学校提供的学生并不是旅游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生与企业之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不仅提高旅游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这就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性不高的主要问题所在。

  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能力不足,也是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校企合作,意味着校企双方需要通过合作使得自己能够从对方提供的实践机会或者人力资源中收益。但是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能力不足,使得双方的合作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时的办学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基地建设不足。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或者不重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或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建设资金,使得学生在到旅游企业实习前没有受到正规的、全真模拟的实践训练,实践经验不足,很难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二是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由于专业建设中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在培养人才方面还是更倾向于系统理论的学习,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这样的师资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措施虽然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已开展多年,但是就整体来说,合作的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各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更不用说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因而,建立健全高校与旅游行业企业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极具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结合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践,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1.专业课程内容与安排

  旅游管理专业在开设相关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上,应深入把握旅游企业的工作过程,设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内容,使工作过程模块化、动态化,融入企业岗位的最新需求。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饭店的工作岗位实际状况,开设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吧服务与管理”、“茶吧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课;根据旅行社的工作岗位实际状况,开设了“外联业务与管理”、“计调业务与管理”、“门市业务与管理”、“导游业务与管理”等专业课。这些根据旅游企业工作岗位设置的专业课,都合理地安排了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应的学习形式,安排了大量实训学时,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通过课内实训,注重真实情景的体现,利于培育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意识。

  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是一项实用性十分强的教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只局限于单纯激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搞学术研究,还要鼓励教师深入旅游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旅游第一线,了解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充实具体的教学内容,保证可及时地向学生传授最新、最有价值的专业知识。

  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2012 年 9 月以来,采用“本科教师深入地方旅游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的做法,组织教师在本地的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并利用寒、暑两个假期组织教师集中深入北京昆仑饭店顶岗培训,加深了他们对酒店经营管理实践的感知,进一步加大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另外,还可从旅游企业聘请部分经验丰富的技能型人才为兼职教师,共同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组织专业教师走出国门、走进高校、走向企业等途径加快师资培养。近几年,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选派了 4名教师分别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进行国外访问学习,同时选派了 7 名教师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观光研究所进行访学。这些“走出去”的师资培养措施,在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必然会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毕业论文考核

  毕业论文时本科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根据办学目标和旅游行业的发展要求,对原有的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将毕业论文改为撰写专业调研报告。通过专业调研报告的撰写,要求学生利用学所理论、知识,在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实践中发现一个或一类问题,在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专业调研报告内容包括使用专业语言描述“所发现的问题”,阐述“发现问题的手段”,分析“问题的危害性”,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水准、为教师教学提供真实案例等方面阐释“解决方案的价值”,旨在培养本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毕业论文的改革,辽东学院从 2012 届学生开始试行,在 2013 届学生正式实行。从三年的试行、实行结果看,所有调研报告的题目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度较高,课题研究的内容符合该校本科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水平。由于 2014年该校明确了毕业论文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完成,所以学生在拟定题目时都能够将调查报告的研究对象与自己的实习地区、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结合起来,初步实现了毕业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同时,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研究工作,既提高了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论文中所提研究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也为旅游企业引起相关管理问题的重视及解决问题献计献策,在知识层面实现了学生、企业之间的“双赢”。

  4.校企之间深度合作

  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是指校企合作关系的深化和拓展。旅游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需要通过实践教育来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辽东学院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2006 年将该校商务宾馆交给学院经营管理,并划拨专项经费 83 万元在内部装建了酒吧(茶吧)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高水准的实验室。2006 年 9 月,该校旅游管理学院注册成立了“丹东中青国际旅行社辽东学院营业部”,与丹东中青国际旅行社合作经营;2012 年,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又由辽宁新友谊公司注资 400 万元对该校商务宾馆进行了更新改造,使得设于其内的酒店管理专业实验室水准有了本质性提升;2013 年 6 月,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 160 万元,正式启动了与丹东中青国际旅行社和丹东市旅游局合作共建“辽东学院大学生旅行社”、“辽东学院旅游与文化创意坊”两个实体性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工作。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早在 1993 年该校便与国际驰名的北京长城饭店签订了第一份校企合作协议,成为当时国内旅游院校与高星级饭店实质性合作的领跑者。几年来,该校与北京地区 6 家豪华五星级饭店、丹东地区 12 家国际和国内旅行社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 年起,该校与北京昆仑饭店开展了“辽东学院—北京昆仑饭店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的深度合作,并分别获批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建设项目。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遵循“实质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突出“起点高、维度宽、受众广和示范性强”的特色,以实现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水平,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和提高企业人士参与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目标。通过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及时向其他企业和院校推广,发挥项目建设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辽东学院为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化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将不遗余力地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中,不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和创新,与旅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由校企间用人层面的简单合作到企业实质性参与办学,缩短学生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的距离,真正成为应用型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爱华.基于 CDIO 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6-99.  [2]龚艳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田申,李艳双.工学结合中实现校企双赢的方法和途径研究[J].商情,2014,(5):222-223.  [4]高晓艳.济南市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赵爱华.基于 CDIO 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3,(18):11-13.  [6]刘俊华.山东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单铭磊.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改善我国饭店专业育人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2):35-36.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