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教育>关于黑龙江省初中、小学“控辍”情况的调研报告>正文

关于黑龙江省初中、小学“控辍”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摘 要: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开始迈进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并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新时代。基础教育要适应这种新形势,就要加快全面发展、全面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要适应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这种发展的新形势,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师教育必须实现战略性转变,即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功能向全面功能转变、由低学历层次教育向高学历层次教育转变、由单一的学科专业化向双学科专业化转变。
  关键词:教师教育;数量扩张型;质量提高型;转变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和教师教育正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研究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既要研究它的数量发展状况,又要研究它的质量发展状况。探讨 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就要对它的数量发展和质量提高状况做出基本估价。
  (一)21世纪初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形势,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教师教育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根本宗旨,必须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适应。21世纪初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总趋势是教师教育面临的基本形势。这一基本形势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主要任务。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20世纪初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来,尤其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到2000年,全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普通高中教育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据2001年统计,全国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校生达到22484万人,其中小学 12547.96万人,初中6514.38万人,普通高中 1404.9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儿童2021.84万人;专任教师达到1061万人,其中小学教师 597.77万人,初中教师338.57万人,普通高中教师84万人,学前教育教师63.01万人。
  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好的国民素质基础,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从 2000年到2010年是基础教育加速发展、进入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时期。《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全国基础教育到2005年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在2000年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使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发展学前1年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城市地区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园(学前班)需求;以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努力争取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0%左右,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初中毕业生基本能够升入高中阶段的各类学校。《计划》还提出,到 2010年,“学前教育较好满足社会需求。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有较大提高,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就是说,在 2010年前,全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及学前1年教育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形势,要求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模、层次结构和教育思想、办学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必须与之相适应。特别是随着整个基础教育进入整体性的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时期,在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师范教育的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全国小学教师队伍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1991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2164万人,1996年上升到13615万人,到1999年、2001年分别下降到13548万人和12543万人。小学专任教师从 1991年的553.22万人,到1999年上升到586.05万人,2001年下降到579.77万人,生师比为 21.64∶1,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这说明,我国的小学在校生规模开始下降,教师队伍已经由数量扩张期进入质量提高期,教师队伍的需求已经由供不应求、供求平衡过渡到供过于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带来的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小学教师队伍将出现全国性的超编现象。从整体上看,当前和今后小学教师的需求基本上靠补充自然减员。按一名教师工作30年计算,全国每年需补充20万人。与此相适应,培养小学教师的中师已经开始萎缩。 2001年全国中等师范学校由2000年的683所减少到570所,在校生数减少到66.24万人,招生数为19.52万人,毕业生数为27.82万人。由于多数地方对小学新补充人员提高了学历要求,中师培养量明显大于需求量,中师招生量虽然近年来逐年下调,但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
  就整体上来看,全国初中教师正在由供不应求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1991年、1996年、1999年、2001年全国初中在校生分别为3961万人、 4970万人、5722万人、6514万人,初中专任教师分别为251.67万人、289.27万人、314.81万人、 338.57万人,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初中在校生和初中专任教师都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全国初中高峰期在2003年,预计在校生将达到7000万人,到2005年前后可能降低到6300万人左右, 2010年减少到6000万人以下。初中专任教师大体保持在350万人左右。因此,初中教师的数量扩张期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多数省份的初中教师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今后新培养的初中教师主要是补充自然减员,大体每年需要14万人。目前的初中和高中都希望接受高师本科毕业生,大量的师专毕业生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全国高中教师正处在急剧的数量扩张期。普通高中在2010年前一直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到 2010年将达到2100万至2500万人,高中教师将达到162万到192万人,需要纯增近100万本科教师。考虑自然减员因素,从2002年到2010年每年需补充初中和普通高中高师本科毕业教师30万人左右。2001年,全国有高等师范学校210所,在校生达到135.04万人,招生50.81万人,毕业生为20.87万人。21世纪初,高师本科缺口还相当大,高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专科变为本科。
  幼儿教师仍处在数量扩张期。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一样,由于到2010年左右仍将处在加速普及阶段,如果政策措施得当,到2010年之后,幼儿教师和高中教师都将处在供需大体平衡的状态。
  这就是说,在21世纪初,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就整体上来看,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而且出现了结构性矛盾,特别是由于原有的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超编的小学教师安置去向将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西部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师资仍将处在数量扩张期。笔者最近对贵州省的调查发现,该省不少县的师资按编制计算缺额较大。

表1  全国中小学在校生和教师比例分析表  (单位:万人)

项目

年份

小学在校生数

小学教师数

小学生师比

初中在校生数

初中教师数

初中生师比

普高在校生数

普高教师数

普高生师比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

学前教师数

学前生师比

教师合计数

1991

12164.15

553.22

21.99

3960.65

251.67

15.78

722.85

57.33

12.61

2209.29

76.89

28.73

939.11

1996

13615.00

573.58

23.74

4970.43

289.27

17.16

769.25

57.21

13.44

2666.33

88.86

30.00

1008.92

1999

13547.96

586.05

23.12

5721.57

314.81

18.17

1049.71

69.24

15.15

2326.26

87.24

26.66

1057.34

2001

12543.47

579.77

21.64

6514.38

338.57

19.24

1404.97

84.00

16.73

2021.84

63.01

32.07

1061.35

2005

12000.00

571.00

21.00

6300.00

350.00

18.00

1700.00

130.0

13.00

2500.00

90.00

28.00

1141.00

2010

11500.00

548.00

21.00

6000.00

353.00

17.00

2100

-2500

162

-192

13.00

3000.00

107.00

28.00

1170.00

  总之,新中国建国5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始终处在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招生规模小,远远适应不了中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使得不仅大量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涌入教师队伍,而且教师层层拔高使用,形成了大量的不合格教师,致使职后培训处在持续不断的学历补偿教育阶段,真正意义的继续教育无法实现。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近年来,除高师本科仍然供不应求外,中师已经供大于求,专科毕业生的需求正在趋于饱和,出现了整体性的分配难状况。上述情况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和正在由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乃至供过于求转变。
  (二)中小学教师队伍供求关系的变化要求教师队伍和师范教育都要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中小学教师教育总是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伴随义务教育的加速普及,义务教育本身长期处在数量扩张阶段,义务教育师资也同样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的数量扩张阶段。由于受强劲的需求拉动,师范院校往往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大规模、增加数量上。由于缺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社会压力,往往不能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质量上。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也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往往存在重数量增加、轻质量提高、轻在职教师思想业务提高的倾向。因此,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教育由于始终处在巨大的师资需求压力下,长期处在数量扩张阶段。
  当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进入巩固提高阶段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义务教育开始由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要持续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摆在突出位置。随着整个义务教育入学高峰的消退,教师需求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需平衡和供过于求,多数地方程度不同地出现教师超编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在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开始由数量扩张期进入质量提高期。与此同时,师范院校也开始面临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不得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惟一手段,师范教育也同时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义务教育、在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师范教育同时或相继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始进入新的战略转变期。这一转变将从根本上制约乃至决定着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教育发生根本性转型。

  二、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的新形势将使教师教育的功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创新教育是21世纪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共同战略任务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和基本方向。在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应对科学技术发展新形势的战略需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且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在21世纪,各门类科学和各层次分支将进一步不断分化,不断交叉,加速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一步结合,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而相互融合。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的人,承担此任务的教师就应该洞察、理解并运用这种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实施素质教育是应对全球化发展形势的战略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加入 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必须具备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善于在现实和传统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文化与宗教之间、民族和人类之间不断地协调和化解矛盾,应对包括市场经济、文化冲突等各种挑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要顺应这种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小学教师和国民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是应对新时代的战略需要。在 21世纪,要求经济、环境、人口、社会协调发展,并且都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又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因此,教育要把人的发展、人的素质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根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上述三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能力。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给我们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中小学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要更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式要革新。
  (二)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创新教师教育,造就成千上万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还明确指出:“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只有变成能力,知识才更有用;能力只有作用于知识,能力才更有力量;人们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方会应用知识,才能发展知识,才会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21世纪将把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到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本。创新素质是学生发挥潜力、实现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青少年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贯穿于素质教育立体工程的一切层面。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发展创新教育。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师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和培养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需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教师具有创新素质。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素质,又怎么能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呢?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创新素质的队伍,才能把学校办成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必须是成体系、有再生与辐射能力的。教师的创新素质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教师的个人基础素质方面,包括创新意识、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第二层面是教育教学创新素质,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实践的层面,具有较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和实践经验。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强化创新精神。
  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必须首先创新教师教育。这就要从师范教育抓起。首先在师范院校积极进行创新教育实验,改变长期以来注重单纯知识传授的做法,推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实践、探究实践,参加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教学创新、学习创新、评价创新的实践,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有利于培养教师创新素质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
  (三)21世纪的教师教育功能将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基础
  21世纪的教师教育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旗帜,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把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创新素质将是教师必备的首要的素质。这就是说,21世纪的教师教育必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是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教师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为重点的教师教育。
  但是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教育都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来。教育既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也可以扼杀人的创新素质;既可以培养出创新人才,也可以培养出只会照本宣科、只会照抄照搬、只会死记硬背、只会跟在别人屁股后头模仿抄袭的庸才,甚至会在学校把那些颇具创新意识、创新潜质的学生扼杀在摇篮中。我国的传统教育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也有明显的不足,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习惯于按照一个固有的模式,把千差万别的学生经过反反复复地打磨,最后塑造成个个缺乏个性、缺乏创造性的标准产品。我国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基础知识扎实,但这种以扎实基础知识为目标的教育传统具有两面性,特别是往往形成死记硬背的机械的灌输式的接受性教育,教育的结果是扼杀人的创造性,培养不出大量的创造性人才来。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传授知识,与这种传统教育功能相配套的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样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这种传统的教师教育功能很难使教师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因此,要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教师,必须从转变传统的教师教育功能入手,把教师教育的功能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基础。
  转变教育功能要正确认识培养创新人才和传授知识的关系。传统教育和创新教育都需要传授知识,但两者有如下五个方面不同:
  ——教学目标定位不同。传统教育把传授知识当作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目的,而创新教育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根本目的和基本方向,把传授知识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途径和基础。创新教育同样重视知识教育,而且认为没有必要的知识就不能形成人的创造力。但在对如何学习知识、学习什么样的知识等方面与传统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学习方式不同。传统教育强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特别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而创新教育既强调接受性学习,更强调探究性学习。创新教育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灌输式、单一接受性的教育和管理,它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接受性学习的实施方式不同。创新教育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在促进人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接受性学习的实施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传统教育强调的是被动接受性学习,强调灌输,强调机械记忆。创新教育强调的是自主、主动的接受性学习,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强调在理解基础上使知识成为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所学知识的内容不同。传统教育具有应试特征,要求学生为升学考试而学习,必须牢固掌握升学考试所必备的知识。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它包括书本知识和经验知识两个类别,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
  ——知识的价值观不同。传统教育强调学习知识是为了升学、做官。创新教育强调学习知识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使用,为了增强创新能力。
  总之,要在教师教育中真正地推进素质教育,实实在在地推进创新教育,必须根本改变教师教育的功能,特别是转变师范教育的传统功能,把培养具有传授知识能力教师的单一功能,转变为双重功能,即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传授知识能力的双重功能,使我们的教师教育功能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为重点,以学习知识和学会传授知识为基础。
  (四)推进教师教育不断创新的对策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为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重点解决目前教师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要根本改变教师教育落后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的状况,实现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的紧密结合,使教师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深化改革,大力提高在职教师和新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二是要根本改变教师教育落后于中小学和理论界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实践的状况,要及时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应用到教师教育的实践中来,建立新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三是要根本改变我国教师教育特别是职前师范教育严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状况,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材,根本改变现行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和培养方式。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把变革教师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摆在首要位置,实现“七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确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主体地位。二是在培养目标上,从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转向以培养创新素质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三是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被动接受性学习、机械记忆和灌输式教学向自主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变。四是由注重教学的结果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转变,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做法,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增长知识,训练思维,发展能力。五是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六是教学过程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七是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师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的做法,使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现代评价不仅在促进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在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导向作用。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加强学科建设,特别要加强教育学科建设。高等师范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和专业,提高学术水平。加大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造教育类课程的力度,加强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交融渗透,加强和改革教育实践环节,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高等师范院校要遵循教师培养规律,积极探索各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跨专业、跨院系选课制,建立健全第二学士学位、主辅修制,培养复合型中小学教师。本科师范院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采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学,培养双语型中小学教师。大胆探索与其它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模式。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快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推动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建设。采用音像录放等设施,尽快把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广大农村,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


  ——推进教师教育的创新,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大教师教育的对外开放力度。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其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制度既受这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决定,更受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共同发展规律的制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范围内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扩大,特别是按照WTO统一规则的约束,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越来越趋于一致,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正在成为一个客观趋势。因此,我们研究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借鉴工业化国家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做法。
  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师职业定位思想,使教师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使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自觉的教育者,就必须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化。

  三、适应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社会需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师教育机构将由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转变,教师培养由封闭的师范教育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

  (一)中小学教师的学科学历水平的高层化与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高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师范教育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的延伸而不断提高。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经历了从初等师范教育到中等师范教育,再到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变化的若干个发展阶段。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发生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成为实现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教师的大量需求,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初等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延长初等义务教育年限,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成为电气化时代的必然要求。这种社会需求使师范教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高等师范教育应运而生,与中等师范教育并存,逐步形成了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高等师范院校以及其他专门师范学校 (职业师范学校、特殊师范学校)并存的师范教育体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等师范学校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发生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它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智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随着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任务的完成,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延长中等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达到完全普及,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师范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中等师范教育逐渐向高等师范教育转变,并最终为高等师范教育所取代。
  这就是说,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年限的延伸,社会对师资培养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随之越来越高。世界范围内,低层次的师范学校逐渐被更高层次的师范院校所取代,这就导致了师范教育体系结构重心的逐步上移,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以高等教育为主的师范教育体系。各国还根据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改革陈旧的师范教育课程内容,建立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
  日本于1873年建立起第一所师范学校,1878年政府规定每个县必须设立一所自己的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1943年,师范学校的教育水平达到了高等教育学院水平。1949年起,实行了新的教师培养制度,由大学培养教师,导致了师范学校培养教师做法的废止。鉴于此,政府规定,每个都、道、府、县必须设立一所大学 (或系),开设教师培养课程,而且允许一般大学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日本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实现了高学历化,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获得硕土学位者在中小学任教的越来越多。
  法国在17世纪出现了教会办的小学教师培养机构,19世纪称为师范学校;19世纪末,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69年改招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大学开始介入教师培养,大多数师范学校变为中学后教育机构;1979年,教师培养期再延长1年,由此,法国的各级各类教师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1986年秋季开学起,师范学校不再面向高中毕业会考合格者招生,而改成直接招收普通大学第一阶段毕业者,即接受3年大学教育并获得学士学位者,这些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后再学习 2年的教育专业。
  20世纪60年代以后,墨西哥确立了由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以及专门师范学校所组成的师范教育体系。1984年,政府又提出教师工作全面专业化的目标,要求198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初等学校教师都要具有大学本科的专业水平。中等师范教育被高等师范教育所取代。目前,墨西哥已没有了中等师范学校。
  美国于1823年创办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 1852年开始建立高等师范教育,1892年原纽约教师培训学院改名师范学院,1898年并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美国大学中第一所师范学院。20世纪初,一些中等师范学院先后升格为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有些师范学院并入大学成为所属机构,或改为综合性大学。到20世纪60年代,全美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任务几乎全部由设有教育学院和教育系的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承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许多州立大学也建立了规模不同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开设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担负师范教育任务,授予教育专业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小学教师中,学士以下的仅占0.3%,学士学位的占到48.3%,硕士或专家占51.7%,博士占0.7%。
  (二)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学科学历水平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师学历水平标准几经变化。建国初,相当于初中的初级师范毕业生就可以做小学教师,高中、中师毕业生可以做初中教师。随着《教师法》的颁布,中小学教师学科学历水平标准实现了法制化。 1993年10月国家发布的《教师法》规定: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幼师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当具备中师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当具备师范专科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普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高师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高等学校教师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法》所规定的中小学教师学历标准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提高教师学历资格的要求提上了国家决策的日程。198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提高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随着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特别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新补充教师按照要求,应实现小学与幼儿园教师专科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硕士化。这一目标到 2010年左右在多数省份将成为现实。
  教师学历标准的提高,要求提高新师资的学历层次,开创教师培养的新格局。“十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师教育,满足《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的各项要求。到2005年,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者、新补充的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者均力争达到80%以上;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应达到一定比例。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新补充的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均力争达到50%左右。
  (三)适应教师学历资格标准提高的需要,师范院校必须改革布局结构,提高办学层次
  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资格,必须首先改革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实现教师教育的高等教育化。21世纪初,要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下,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布局、层次和类型等方面的调整,实现本省范围内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的合理整合,使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由“三级”向“两级”适时过渡,提高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程度。在各地高等学校布局调整中,不得削弱教师教育;在教师教育结构调整中,不得削弱在职教师培训;在教师教育资源重组中,不得流失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师范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调整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教育和培养初中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并建立培养小学、幼儿园专科学历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使培养初中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高师本科。要确定合理的师范院校培养规模、结构,初步形成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近年来,中等师范正在逐步减少,中师在一些省份已经或正在趋于消亡,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的步伐加快。1995年全国有中等师范897所,2000年减少到683所,到2001年又减少到 570所。2001年与2000年每万人中的中师在校生数相比,发达省份大幅度下降,中师正在走向消亡,如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而一些中西部省份变化不大,中师在校生仍然占较大比例,如山西、河南、海南、陕西、新疆等地。
  (四)适应教师学历水平提高和教师专业化需要,师范教育体系由独立型向依存型转变、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在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为了保证师范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师范学校在较长时期内形成了独立型、定向型和封闭型的教育体系。所谓独立型即学校独立设置;所谓定向型即学生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所谓封闭型即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封闭,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在教师培养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各国都设置了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以保证大量提供师资。
  师范教育的这一特性是适应工业化社会的社会专业分工而形成的。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普通劳动者具备起码的读、写、算能力,因而出现了国民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开始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的专业,再加上教育科学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训练成为可能。从中等师范学校到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大学都逐步形成了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招生、经费、管理以及学生就业上,体现出了与其他类型学校不同的特殊性。这种相对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师范教育的发展,并为国家的教师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特别是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国教师教育发展重心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转移,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性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利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独立性与封闭性联系了起来,限制了教师质量的提高。鉴于此,许多国家都努力改革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改革师范教育模式,将它的独立性逐步弱化,而将师范教育的功能部分地依存在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于是,这种单一的、独立的、封闭的教师培养体系开始被打破,教师培养朝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综合大学化的方向迈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德等国都相继改革了师范教育模式,所有师资一律由综合大学采取开放式非定向型模式培养,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大学水平以上。这就导致工业化国家的师范教育逐步由独立型、定向型、封闭型向依存型、非定向型、开放型转变。
  工业化国家实行这一转变,一方面加强了师范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体化,建立了综合大学加师范教育的教师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增强了师范教育自身的功能,顺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需求。
  在我国,随着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我国职前教师的培养必将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走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师范教育逐步走向边缘化,实现师范教育的转型。

  四、随着教育第一生产力的开发与应用,教师教育将由低技术构成的劳动密集型教育产业向高技术构成的新型教育产业转变

  (一)教师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技术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和教师教育是教育产业,也同样存在教育生产力问题,同样存在第一生产力问题。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和教师教育都不重视教育第一生产力的开发与应用,特别是轻视乃至忽视教育科学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单纯强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强调教师教育中的学科知识教育,忽视对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只见知识不见人,忽视人的发展,把教育变成单纯知识教育。在教育指导上用传统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广大教师缺乏教育科学素养,特别是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
  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领域,有一个从经验劳动向科学劳动转换的历史进程,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从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依赖于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减少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同样存在着这一轨迹,在许多学校,人们把提高教育质量理解为提高升学率,通过延长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实行强化训练和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工作压力,这正是典型的粗放式教育生产方式的集中体现。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其第一推动力显然属教育科学,而不能依赖加重师生负担来发展教育。只有教育科学真正成为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的时代性、先进性才能得以维系。可面对课业负担过重屡禁不止的现象,面对教育领域内简单粗暴的教育行为的屡屡发生,教育科学的第一生产力性质并未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中得到落实。
  就教育思想发展的阶段性水平来说,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生产力水平和教师教育的生产力水平依然处在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的知识教育的阶段上,是一种低水平的教育生产力和低水平的粗放式的教育生产方式。这种低下的教育生产力和教育生产方式怎么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呢?
  从教育技术状况看,我们的教育同样是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教育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但教育的生产力水平却是技术构成最低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教师上课只要有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和一些参考书、几支粉笔就可以了,教师的工具还不如农民的工具值钱。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加快教育第一生产力,首先是教师教育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试验,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快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加快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基础教育、改造教师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水平。
  (二)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学习方式,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
  教育科学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的教育基本观念,但教育科学转化为生产力有两个条件:一是用教育科学武装广大教师的头脑,并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二是大力推动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试验,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学研究使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因为教师始终处在最普遍的教育实践层面,只有使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以自己的态度、知识、人格、意志、情感对教育结果产生最大影响,使教育科学不仅内化为自身素质,而且还将实践经验升华、转化为教育科学,都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在教育领域,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内化为自我意识的教师,才可能将教育科学的巨大的能动性、物质性充分体现出来。
  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师范生学科专业知识水平较好,但教育科学素质普遍较低。在职教师培训,也主要是强化学科知识培训,普遍忽视教育科学素养的教育。要大力提高教育第一生产力,惟一的办法是强化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在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中,大力改革课程结构,大幅度提高教育科学课程的比例,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知识。同时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试验,实现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改革试验和教研活动三个结合,促进科研型教师的快速持续成长。
  (三)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师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师的技术素质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挑战,要求学生具有信息的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实现整个社会的信息化,首先必须实现教育的信息化,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首先要实现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在新世纪,教育的生产力水平和教师教育的生产力水平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21世纪教师教育面临的战略任务。中小学教师肩负着推动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同时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育功能、学校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及教师职能、教师角色、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都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要求教师掌握这些新技术、新理论的同时,更要注意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学校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人才观。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日制课堂教学、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规的学校,计算机、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使现代学校不受时空限制,因而带来了学校观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功能单一。而现代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又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调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音像、课件、远程教育技术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和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是一个整体,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必须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
  目前,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这种情况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必须率先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根本。21世纪初,要加快以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各个专业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通用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显著提高在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积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体制和办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并初步构建信息环境下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
  要制定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推进师范院校的校园网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依托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建设开放式教师教育网络学院。在“十五”期间,每所师范院校都要能够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联接,并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随着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特别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这些教师教育机构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和日常教学提供支持与服务的能力。加快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积极整合各类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师教育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力发展远程教师教育。不断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2005年前,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中青年教师要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与通用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学会利用教学软件和通过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新模式。加强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师教育优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师范院校要积极参与网络课程建设,参与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库。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新模式。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1.提高学习过程设计与现代教育技术的适应能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分析在新状态下学生的特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媒体、教学程序、呈现方式、人机交互作用等,合理制定教学策略。2.提高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要积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科技优势,将电声、电视等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及综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对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利用与传播,使之制度化,保证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教师不仅要会制做课件、应用课件、开发课件,还要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课堂教学和课下指导的有机组成部分。3.提高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能力。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等进行科学管理。4.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学习成绩评价的能力。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参照规范要求进行定量的测量与比较,以此作为对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