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在科技、对外交流以及文化教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入世贸及国际间互相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和造就合格的、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教学对象、教学效果、学生差异、考试模式与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处理好以下九种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
曾有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着眼点要放在学生的能力上,只有教师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能力上,才能解决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笔者认为,现在的教师已不是那种狭义的、传统观念的教书匠,而要全面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是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作为知识传授者、课程设计者和目标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传授知识和参与学生活动的同时,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探究,重视教学的方法,最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学生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由被动到主动,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互相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既要把学生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对象,也要把学生当作朋友,要关心和爱护他们,不要因为成绩和个性上的差异对个别学生产生偏见,也不能单凭个人的喜好,喜欢一部分学生而冷落另一部分学生。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生理上和性格上有缺陷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其他同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要大胆承认和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敬。
二、讲与练的关系
讲是理论,练是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又是空洞的理论。讲重在精,要充分利用45分钟时间,做到详略得当。练是为了检验讲的效果,光讲不练等于没讲。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授学习的方法,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上。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尽量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讲练结合。例如分词的用法,这是高中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语法内容,应用非常广泛。如果单从理论上去讲,学生难以理解,而且会觉得很枯燥,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对比,才能掌握其正确的用法。要提倡精讲多练。精讲,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某个语言点讲清楚;多练,就是在讲的基础上,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践来检验讲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差异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采取个别问答、互相提问、分组讨论、集体释疑等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听与说的关系
听与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听不说只能培养出“哑巴英语”。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过分重视语法、词汇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改变忽视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听的目的在于去领会、去理解别人的话,而说的目的就是与他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听力课,听力分数在英语考试中占了一定的比重,学生也逐渐开始重视听力训练,然而他们却忽视了说的实践。学生最怕的就是开口,他们坐在下面想得头头是道,可一站起来就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几句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教学上的弱点即过多注重语法和笔头训练,忽略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一种语言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不断的反复;语言学习不是一个理论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英语环境,在讲课时尽量使用英语,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开口,打消他们的紧张感、窘迫感,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如做英语游戏、唱英语歌曲、排英语小话剧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陶冶情操。
“听说领先”是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总趋势,近年来的高考已实行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测试,这是可喜的一步。因此教师应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摆正听与说的关系,创造条件和环境,让“听说领先”真正贯穿在英语教学中。
四、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英语阅读是了解国外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方式。英语阅读主要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是我们的教学手段,又是泛读的基础。顾名思义,精读就是要仔细地读,要掌握文章的全部要点,通过对句子、段落、词汇、语法等作详细分析并加以理解,从而达到精读的目的。泛读就是广泛地读,并不要求对句子和段落逐个分析,只要求在阅读整篇文章时能达到理解的目的。只有具备泛读能力才能说真正具有了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结合,包括精读能力、泛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各种知识的掌握能力。这些能力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果单单掌握了阅读技巧而缺乏知识背景,如某个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那也只能是一知半解。目前,在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能力的测试已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且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学生拿不到分。因此,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要加强泛读的训练,改变以往重“精读”轻“泛读”的做法,加大泛读训练的量,在题材的多样性、广泛性方面下工夫,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朗读与背诵的关系
朗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每天腾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朗读,让他们养成一种习惯。通过朗读,学生会加深对语音、语调、语感和语速的领会,加深对课文内容、文章风格、人物特征、语气表达方式、文章背景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朗诵能陶冶人的情操,好的朗诵往往会给人一种美感、一种震撼,引发心灵上的共鸣。
背诵也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好方法。背诵对巩固词汇、加深理解、提高口语和读写能力以及记忆力都有很好的作用。背诵课文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要找出每段文章的重点,抓住文章的主题。对于人物传记、情景描写、背景题材的文章,通过背诵可以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由背诵积累下来的丰富材料是造句写文章和翻译句子的极好素材,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发展智力的好方法。中学生正值身体发育的旺盛期,他们的记忆力好、精力充沛,教师应适当要求学生背诵或复述课文,这对他们学习英语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六、词汇与翻译的关系
在强调“听说领先”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忽略英语词汇和翻译的训练。掌握一定的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犹如一幢房子的地基一样,地基不牢,房子就易倒塌。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也是英语翻译的先决条件。没有词汇量,翻译就会处于一种迷糊状态。然而,有了词汇量并非意味着翻译就顺利,尤其是在英译汉时,一篇文章明明没有一个生词,大致意思也不难理解,可是许多学生就是翻译不出来,即使勉强翻译出来,句子也显得凌乱,失去了原文的味道。曾经有人将我国的大文学家郭沫若的英译汉的诗句与他人的译文作了一番比较,同样一篇译文,前者流畅、优美,念起来朗朗上口,而后者的译文则显得呆板、没有生气,失去了原作的韵味。词汇和翻译是一种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的关系。翻译的好坏不单单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更取决于译者的文化功底、理解能力和翻译技巧。
七、练习与测验的关系
练习是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大量练习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练习是为测验做准备,而测验则检验练习的效果。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中,练习占了很大比重,然而有些学生对课后练习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少做、不做和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在许多情况下,学生看重的往往是测验的分数,总是在临考之前才复习一下,对考试总是抱有侥幸心理。教师应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摆正练习与测验的位置。要想取得好成绩,光靠书中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根据每班学生的情况,在练习的安排和选择方面下一番工夫。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打印一些练习材料,增加测验的次数,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做每一道练习题,以平常心来对待测验。
八、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堂教学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但对于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学生来说,光靠课堂教学都是远远不够的。有较好英语基础的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很轻松,因而往往会感到“吃不饱”,应建议他们不要满足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应多阅读一些课外材料,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的能力和速度,拓宽知识面。对于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则要在精神上鼓励他们,多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教师还应根据他们的特殊情况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为他们选择相关的补习材料,尽量提供训练条件,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其他同学。
九、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中学英语教学以打基础为主,学生应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全面发展,但在教学中不可能平均用力。以往的英语教学偏重语法,忽略了“听说”,结果大部分学生能阅读与翻译,却不能开口说英语。而过分追求听说效果,忽略其他方面的训练,也势必产生相反的结果。全面发展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堂课必须有个侧重点,教师应弄清要讲什么、怎么讲、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避免“一言堂”和“满堂灌”。全面发展是个总体规划。要做到全面发展,必须在每一个环节上打好基础,然后才能有所突破。“听说领先”只能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才能实现。要是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听说领先”是一句空话。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要想在短时间内突破“听说”关,也并非易事。全面与重点是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互相制约又互相联系。在英语学习中,每一个知识点、语法点、每一堂课都很重要,只有认认真真上好课,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只有认真处理好教学中的诸多关系,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显示出来,教学质量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