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英语教学>大学英语中的母语负迁移及教学启示>正文

大学英语中的母语负迁移及教学启示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英语教学

  

  摘 要: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迁移是描述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的术语。它在行 为主义背景下产生,又随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衰落而几乎被摒弃,之后在认知主义理论框架 下重新得以发展。母语迁移既体现在对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二语输出的产生过 程中,尤其直观地体现在学习者的中。分别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学英 语 中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各种影响,尝试着提出了解决母语负迁移的方法正确的认知态 度、广泛的英语阅读与真实的情境、全面的对比分析。

  关 键 词:母语;负迁移;大学英语
  
  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迁移是指将学会了的行为从一种情境转移至另一种情境。对于语言迁 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Lado〔1〕在其代表作《跨文化的语言学》中写道:“学 习者往往把其母语语言及其文化中的形式和意义迁移到所学的外语语言及其文化当中 这种迁移既体现在学习者的口语表达以及在与该外语文化有关的行动中,也体现在理解领会 该外语语言及其文化的过程中。”Lado及其很多追随者认为,母语中的原有习惯有时会促进 二语的学习(正迁移),有时会阻碍二语的学习(负迁移)。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验证性研究表明通过对比分析所作的二语语言学习难易预测与 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实践相比并非总是准确无误。此外,基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新语言观逐渐 取代了原来的行为主义理论。由于迁移这个术语中的核心概念是“习惯”,其有关语言学习 的行为主义色彩使得它随着行为主义理论的衰落而逐渐受到冷落,但不久后持认知主 义学习观的学者们在新的语言学习理论框架内又重新启用了这个术语。Selinker在谈到直接 影响中介语构建的五个因素时,把语言迁移放在首位〔2〕,显然旨在强调它在构建中 介语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在认知主义的框架中,研究者们不再认为语言迁移是“习惯”迁移,而是把它看做一种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二语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二语学习或交际中的问题使用母语知识解 决问题的积极策略。
  语言迁移是在全面描述二语习得过程时必须考虑的一个真实存在。英语是学习者的语言 输出材料,为研究二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对象。本文通过研究大学英 语中各种与母语负迁移相关的错误,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 找到消除这些错误的可行方法提供一些启示。
  
  一、 大学英语中的母语负迁移
  
  1. 在词汇层面的表现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与儿童学习母语不同,作为二语学习者的成年人已经拥有了一套与 母语紧密相关的概念—语义系统。这套母语词汇的概念—语义系统在学习二语的过程中往往 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
  (1) 语义等同假设
  在研究二语习得中的词汇学习时,Ringbom〔3〕发现词汇学习中的主要错误是片面的 词义对等迁移造成的。对二语词汇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的概念—语义基础上把二语中的新词 汇同母语中的旧有词汇等同起来,忽视语间的概念差异和语义的界限不同。下面的句子体现 了者的母语迁移对特定概念的语义的影响。(以下各句中的划线部分为学习者的错误用 法,句后括号中的注释为正确用法。)
  a. During the break you can have a cup of coffee in the rest room. (l ounge)
  在a句中,者按照母语的概念加工逻辑把“休息室”分解为“休息+室”,随后按语义对等 的原则进行解译,殊不知rest room在英文里指的是“厕所”。
  由上例可以看出,者进行词汇释义时产生了似是而非的表达形式,但这也证实了从认 知理论角度对母语迁移的解释:母语迁移是一个在二语学习或交流过程中运用母语知识解决 问题的策略。
  (2) 词汇的词性混淆
  Halliday〔4〕曾指出,中文的科技文献中含有很多动词用做名词以及形容词用做动词 的现象。由于汉语的词尾没有表示词性的词缀标记,在形式上汉语词汇的词性难以区分。同 一个汉语词汇经常具有不同的句法功能,体现不同的词性。对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他们往往把汉语词汇在词性上的这个特点迁移到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从而造成词汇应用 上的错误。
  b. On the train, please careful. (take care)
  在b句中,者把形容词误用为动词,显然是受到了汉语中“一词多(词)性”现象的影响。
  2. 在句法层面的表现
  汉语和英语基本的句法结构都是“主谓宾”结构,但是其他方面的差异也会因母语迁移给英 语学习者带来一些句法方面的错误。
  (1) 被动结构
  汉语被动句中的动词词尾在被动结构中不发生曲折变化,而英语被动句中的动词会随着发出 动作的施事者后移发生词尾形式上的变化。此外,助动词be是英语被动句中的基本要素,但汉 语被动句无需任何助动词。这两个差异经常导致者在应用英语被动句时产生错误,如下 句:
  c. It can't produce by the body itself. (be produced)
  上例可以使我们很容易地发现,者完全或是部分地在遵循汉语被动结构的构建原则输出 英语的被动形式。
  (2) 主从句的连接结构
  在主从句的连接结构方面,汉语的从属结构往往使用成对的连接词来表明从句和主句之间的 逻辑关系,如“如果…那么、因为…所以、虽然…但是、除非…否则”等。但是,在英语的这 类结构里并不存在成对的连接词,两个连接词中只能保留一个。学习者在英语中使用这 些结构时,把汉语的这些句法特点迁移到英语的从句中,引发此类结构中的连接词应用错误 ,如下句:
  d. Even though the computer can do a lot of things for us,howe ver, it can't completely take the place of people.
  (3) 零主语现象
  零主语(null subject)是英语和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很重要的一个差异。英语句子中除了极个 别情况(如祈使句)外都需要一个显性的主语,而在汉语句子中,如果主语是代词,而且通过语 法和语用的线索可以找到所指之物,那么主语代词可以省略。许余龙〔5〕认为,英语 是 主语显著的语言,强调句子中主语和谓语间的关系,而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强调的是整个 语篇。下面的句子显然是者因此种差异带来的母语迁移而造成的错误。
  e. If have no money, you can do nothing. (you have no money)
  3. 在语篇层面的表现
  从句法和词法的角度看,虽然一些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似乎无懈可击,但如果从语用的角度便能 发现母语迁移在语篇层面上对英文的影响。蔡基刚〔6〕对英汉议论文进行了对 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英文议论文明确提出主题思想的比例为90%左右,汉语议论文仅为6 0%左右,中文文章表述主题思想往往是含蓄的,需要读者自己体会,很少用一个主题句直 截了当地表达。
  祈寿华〔7〕认为,汉语议论文的典型篇章组织方式是“启—承—转—合”的形式。在 下面的一封规劝自己的好友戒烟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母语的篇章组织形式对于英语语篇 层面的影响。
  Dear Yunfeng,
  (启) How time flies! Two years passed since we entered our university and the sa me room. (承) In the past two years we study together in the same classroom andplay together in our spare time. Through the common life we have become heart?t o?heart friends. We talk about our interests, our future, and our dreams. We al l believe we'll have a bright future and live a good life.
  (转) But, do you know, bright future and good life need a strong, healthy body?Whenever I see you smoke one cigarette after another and then you cough badly, m y heart ached. You should know this is no good to your health. We all know too m uch smoking can even cause lung cancer.
   I hope all of us are healthy throughout our life. (合)So, would you quit smokingnot only for the good of yourself but also for us, your friends?
  Kaplan〔8〕曾对英语和东方语言学习者写的英语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篇章的组织 方式反映了人的思维模式。他认为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是“直线型”,即直截了当地陈述 主题,进行论述;汉语学生的典型作文方式呈“螺旋型”,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在主题外围 “兜圈子”或“旁敲侧击”。 Scollon〔9〕也认为,中国人在陈述主题时常用归纳推 理模式,即话题推迟出现(topic?delayed);而西方人常用演绎推理模式,即话题首先出现(to pic?first)。   


二、 消除英语中母语负迁移的教学策略
   1. 正确的认知态度
  对待母语迁移的态度对解决二语学习中的迁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 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是对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检验的过程;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感知基 础上去认识、理解、描述新事物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法。R.Ellis〔10〕把迁移看 做是二语学习者为了弥补二语知识的匮乏而采取的一种学习策略。Stern〔11〕把母 语知识的迁移和干扰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指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母语作为参 照物的。虽然迁移策略的运用会使得语言输出中出现“神似而形离”的形式,但是我们应把 其看做是学习者的创造性行为,是在完全掌握目的语之前学习者自己创造的中介语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
  以交际为目标的是一种积极的认知活动。对二语者而言,母语构成了“解码”过程 中可用信息的绝大部分,而以二语信息存储在者大脑中的信息则很少。在学习策略上,我 们首先不应惧怕“Chinglish”的标签,尤其对的初学者而言,要学会容忍一定程度上的 “Chinglish”,对于二语过程中出现的由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各种干扰乃至错误,要采取 开放、宽容的态度。 学习者应在英语中放松心态、减轻焦虑、增强信心、激发兴 趣;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目的语不断尝试,不求全责备,帮助学习者逐渐减少对 母语的依赖。
  2. 广泛的英语阅读与真实的情境
  要学会英语中如何遣词、造句、谋篇,首先要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Krashen〔12〕认为,能力的发展与二语习得的过程相同,即“可理解性输入+低情感过滤器”。 他 还认为能力来自于大量的基于兴趣或快乐的自觉主动的阅读。通过阅读二语学习者既习 得了词法和句法,又能体验文章的组织结构和作者的技巧,同时感知英语语言所处的社会 文化,从而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英语中,使自己的表达远离那些似是而非的语言形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扩大英语的阅读量,进行充分的真实语料输入,是提高英语写 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他们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 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进 行二语时,真实的情境可以使个体的认知在整个过程中与相关情境进行交互作 用,为者更多地激活大脑中的二语语言知识、抑制母语信息的干扰创设有利条件。
  3. 全面的对比分析
  最早对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们认为,如果通过对比分析使二语学习者能够充分了解母语和目 的语间的差异,即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潜在干扰之处,那么二语学习者就很可能有效地避免 母语负迁移,而后来的研究发现有些差异并未造成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困难。但是,不能因此而 完全忽视对比分析为消除母语负迁移而发挥的积极作用。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体现的不仅是者的英语句法和词汇能力,同时它也反映 了者的英语的社会语用能力。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学英语,既要在语言之内 来学,也要在语言之外来学”〔13〕。当涉及到在母语和二语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时,除 了对汉语和英语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对比之外,还应对汉英两种语言所体现的思维方式 和文化进行对比。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才能在中的语篇层面 自觉地遵循英语的思维特点整理思路,达到英语中词汇、句型、语篇的完美组合。
  
  三、 结语
  
  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门外〔14〕。在中 国人的英语学习中,由于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母语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在大学英语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词法、 句法以及语篇三个层面上母语负迁移的存在。因此,探讨在英语中如何摆脱汉语思维的 干扰对于英语学习意义重大,而克服母语负迁移的策略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 Ann Arbor: Univ 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2〕Selinker L. Interlanguag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 pplied Linguistics, 1972(10):209-231.
  〔3〕Ringbom H. The role of the first language in foreign lang uage learning〔M〕. Clevedon, Av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87.
  〔4〕Halliday M A K. The analysis of scientific texts in Engli sh and Chinese〔M〕.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1993.
  〔5〕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 2:241.
  〔6〕蔡基刚. 英汉对比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7.
  〔7〕祈寿华. 高级英语指南〔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001:46.
  〔8〕Kaplan R.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 ation〔J〕. Language Learning, 1966(8):409.
  〔9〕Scollon R. Eight legs and one elbow〔C〕‖Stance and stru cture in Chinese English compositions.〔s.l.〕:International Re ading Association, Second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Adult and Adolescent Lite racy, 1991:113.
  〔10〕Ellis R. The stud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343.
  〔11〕Stern 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 Oxfo 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2〕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 London: Longman, 1985.
  〔13〕王宗炎.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 998:48.
  〔14〕郭铭华. 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24-27.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