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护理>佛教临终关怀与现代医学的有效结合探索>正文

佛教临终关怀与现代医学的有效结合探索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对于癌症以及艾滋病等疾病仍难找到根治的办法.对癌症晚期患者的过度治疗不仅无法延长其寿命,还会造成新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临终关怀应运而生.在临终关怀方面,最先且做得最多的是宗教组织.相对于其他宗教,佛教以其特有的生死哲学观及临终关怀体系更适合中国的文化和民俗.而佛教的临终关怀与现代医学如何有效结合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988年7月,在天津组织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至今,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已取得一定进步,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已建立临终关怀机构,但尚未获得社会整体的认可和关注[1].

  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佛教、道教和儒教等.西方宗教以基督教为主,东方则以佛、道、儒三教为主.各种宗教都有其特有的临终关怀形式和内容,但做得较好的是西方宗教,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很重视临终阶段的心理安慰,主要由牧师的关怀指引和自身的"忏悔"构成.西方宗教十分看重个人的生与死,尊重其死亡的尊严.

  在我国基督教的普及远远不及佛教,而佛教的临终关怀活动一直是缺失状态,因此也影响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道教修道升仙的哲学较为抽象,不适于广大民众,且具体实施无例可援.佛教在我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佛教的"种善因得善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观念给了信众近期"可达"的希冀,比起道教,佛法更注重普世济人.儒教虽然追求"仁爱",却缺乏对神灵的信仰.儒教所说的"博爱"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只包含少数人.中国人对神灵的依赖其实源于敬畏以及自身的渺小,希望通过祈福等方式来求得帮助,可见国人对神灵的态度异于西方的基于罪恶的赎罪.所以国人的信仰是有条件的,是可变更的,可以信此神,可以信彼神,也可以哪个都不信.

  基督教等显然不适用,而佛教的博爱精神并不只限于信佛者,由此可见,在我国佛教的临终关怀值得研究,亦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且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2宗教生死观

  2.1宗教生死观差异

  不同宗教基于信仰、人文价值观的不同,其对于死亡的看法、做法也不尽相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西方宗教对死亡有着相近的观点.它们都承认上帝造人,死亡是接受上帝的召唤与审判,是赎罪的一种形式,人通过自我救赎得以进入天堂[2].

  佛教讲究"轮回",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对解脱人"往生"的一种方式.佛教所构建的时间世界,是一个所有生命体在六道中不断流转轮回的"无始之轮",此间转世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被称为"业力",是来自于生物个体行为所引起的结果的集合[2].佛教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进行轮回转世,讲究"前世因,今世果",今生积德行善,来生可以获得好的结果.我国本土道教认为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可以通过自身修炼得道到达长生不老的结局.

  由此可见,西方宗教认为人是靠借助神的外力来得以解脱,东方宗教则倾向于个人自身的努力,见表1.

  2.2宗教中佛教的生死哲学

  相对于其他宗教,佛教似乎是一套专门为死亡而准备的哲学[3].佛教在中国源远流长,其特有的生死哲学观比其他宗教更适合中国的社会环境.在佛教立世的理论中,有许多哲学性的思辨.特别是在对待人生命的问题上,直接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如宁静、深观、圆觉、涅盘等,这些都是建立在人生命是苦业的思想基础上的.通过对生命哲学的观察,佛教找到了一些能对佛教存在意义有利的观点,从而将这些哲学观点融会在佛教教义思想中,这就是佛教哲学的真正所在.这些从经验里推断出来的"真理"并不是佛教所特有和固有的.

  佛教的哲学思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思辨,而只是为佛教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做解释和证明的手段和工具.佛学理论与哲学思想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的不同视域,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不同的精神享受.佛学的神学思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神秘思想,吸引着大多数人捕捉它的存在,契合了临终者对死亡归宿的需要.

  2.3临终关怀应用的前提

  宗教本身是对神灵的信仰,通过神灵才能达到愿望,这容易造成神灵对人的掌控,若此规律被别有用心之徒掌握借用必将引起诸多问题,所以佛教在临终关怀的结合应用中要有一定的前提[4]:(1)要剥离出神灵的概念,使人信佛,向往西方极乐,但又不迷失于此,可顺应临终者宣扬西方乐土,这样既可以缓解患者精神痛苦,又可避免对人精神层面上的控制.在美国,佛教与临终关怀的结合打破了文化和言语的壁垒,与心理学、哲学甚至基督教结合,这种去宗派性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不刻意强调一定是佛教.出于人口基数大,受众背景复杂等原因,应阐释佛教济世度人的情怀的通用精神,不传教,以免对不同信仰的人产生冲撞,甚至造成排他性,埋下不稳定因素.(3)注重心理不刻意强调具体仪式.(4)要合理界定应用范围和应用对象.临终关怀主要适用于临终患者,应有对其家属的心理辅导但不计入临终关怀适用范围之中,且具体关怀服务由医护人员、心理学家、宗教人士实施.

  3佛教临终关怀的具体运用

  3.1临终者与临终关怀

  3.1.1破执念、不为生死所惑

  佛教认为执念是万恶之源、痛苦之本.患者在临终之际易陷于"我执",看重生死,又执念物质[5].在进行临终关怀工作中帮助患者破除"执念",通过讲解佛法故事帮助患者分析过去、现在、将来的执念,劝其放下人世间的名利,看淡生死,使其得以无所牵挂地离开人世.

  患者接受规劝同时要静坐休养,进行内省反思,达到心灵上的平和.中医称之为"内观静养法".

  3.1.2破法执、看空世界

  人常为眼前事物所惑,以至于无所适从,唯心所累.而临终患者更容易沉迷于眼前的纷繁事物,心境也会起落不定.《维摩经·佛国品》说:"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又佛陀解释说"诸比库,什么是缘起呢?诸比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生起.诸比库,这称为缘起."这就是所谓的缘起缘灭,然而我们自己的心境还是可以自己把握的.对于令人烦恼的事不视、不闻,即所谓"看空".常说的"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中医称之为"转念疗法",即转移注意力.

  3.1.3"冥想"技术

  相对于其他宗教,佛教有着特有的"冥想"技术."冥想"技术是整个临终关怀工作的核心.虽然这一技术出自古老的佛经,但在现实生活中,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赋予不同的内容.其核心所在,是培养一种"慈悲"的心,使临终者形成一种利他主义的思维方式.通过"冥想"技术的应用,临终者把疾病看成是一种"牺牲"与"受难",是在为亲人承受苦难,为他们挡灾积福,从而获得克服死亡的勇气及幸福.它的神秘之处在于,从不否认苦难、死亡的存在,到将苦难、死亡转化成幸福,西方学者称之为"宗教的秘密"[4].此外,佛教的瑜伽、禅定、气功等方式都可以使患者达到安宁的状态.

  3.1.4临终助念

  助念指在患者临终之际请人念佛,送患者平静离开,但助念并非仅是简单的高念佛号[6].在患者清醒时,询问患者的牵挂,若有,应尽早完成.通过对患者讲解佛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减轻患者的执念与牵挂[7].

  临终者不仅有身体上的痛苦,还承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临终者不知自己的归宿到底在哪里,进而造成迷茫和恐惧.作为临终关怀者可以适当宣传另一世界的美好,为其勾勒出一幅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减轻患者恐惧的同时,唤起患者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甚至借用心理学家Raymond Moody[8]的理论收集患者在弥留之际对极乐世界的主观描述.

  临终关怀者及患者亲属帮助临终者进行助念,口诵佛号.患者只要在临终最后心存善念,默念"阿弥陀佛经"或"地藏菩萨本愿经",便可进入西方世界[2].同时,注意临终关怀氛围的营造.适当运用医用语言,可使患者增强对医生的信任感与神圣感,进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2家属与临终关怀

  3.2.1佛教"全家照顾"

  临终关怀不仅注重对患者的关怀,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全家照顾".临终关怀实施者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咨询,了解其心中所想和牵挂,帮助其减轻痛苦.

  具体做法有:讲解佛教的轮回观,使其明了生死不过是自然轮回的规律,人死不可复生,过度悲伤不仅对自己、家人甚至将对要过世之人造成伤害,劝导节哀顺变,临终者"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不得往生".临终关怀的工作者应告知患者,家人在其离世后数小时内不动其身体,不哭泣等以便患者安心离去[9].

  3.2.2利益存亡,追福超度

  佛教还重视对亡者死后的"超度"、"追福"[10].亡者家属可通过"斋僧",广造善缘等形式为亡者追福、超度,可以利益存亡.这种做法,满足了人们对故去亲属的追怀,可以起到抚慰失去亲人的痛苦的作用.另外,针对一些宗教信仰者,还可以为其举办"度亡济幽"的法事,其作用非一般咨询安慰机构能替代.

  3.2.3全程关怀

  根据临终者所处的不同心理阶段,亦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可根据患者心理特征适当地开导,弘一大师曾说,临终的人了,我们健康的人一定不要忘记询问遗嘱,同时也不要说一些乱七八糟的闲话以免妨碍病人.病人若要求洗澡更衣的可以顺其意愿,若没有的就不要强求,大凡临终之人身体都会疼痛.

  3.3全队的关怀

  在进行临终关怀工作中,不仅要注重亡者及其家属的关怀,还要注重整个工作团队的关怀.临终关怀工作者由护士、心理学家、医生、法师、居士、志愿者等人员组成.在进行工作中也要对工作人员的心境进行及时观察与抚慰.佛教在临终关怀的应用具体结构,见图1.

  3.4建立和完善佛教临终关怀体系

  3.4.1临终关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佛教具有久远的临终关怀传统,长期以来佛教僧侣主动进行临终关怀工作,已形成了一定的临终关怀体系[10].佛教早已将临终关怀工作列入戒律使其制度化,由此可见,佛教对临终关怀的重视程度.而现今社会仍缺乏临终关怀制度,随着人们对临终关怀的日益重视,"临终关怀"或许会被赋予法律形式,进而制度化、规范化、合法化.而临终关怀体系又涉及关怀方法、关怀效果的评估、关怀的对象、临终关怀的实施者以及社会和社区在临终关怀的作用等方面,见图2.佛教临终关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仍是一个曲折且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

  3.4.2临终者对佛教临终关怀的接受度

  在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信仰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临终关怀工作中,要注重观察患者对佛教临终关怀的接受程度.针对不同信仰的患者应具体对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因信仰冲突而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佛教的临终关怀只是临终关怀工作的一种方法,所体现的是一种博爱的人文精神,切不可拘泥于形式.

  4对于我国临终关怀的展望

  作为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自1987年成立以来,北京松堂医院在临终关怀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与西方医学的6个月临终关怀期限不同,北京松堂医院将临终关怀的护理周期定为10个月,此时间限定是根据临终关怀工作者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调查得出的[11],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此时间与新生婴儿在母亲体内的生长周期一致,因而被称为"社会沃母"理论[11].在现代医疗技术无法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佛教临终关怀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慰籍,可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上缓解身体的痛苦.佛教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有社会基础,可以弥补世俗关怀的不足,追求整体上的安宁.借用宗教共同精神将神与天堂分离开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结合中国国情,西方宗教信仰远远达不到我们对临终关怀的需求.本土的道教与儒教又无法满足临终关怀运用的前提,而佛教因其特有的哲学体系以及源远流长的临终关怀经验所形成的关怀模式,更适合中国社会现状.但在现在社会临终关怀方面还存在很大缺失,常局限于佛教僧众.打破宗教壁垒,将佛教的临终关怀与现代医学结合,临终关怀的工作将迎来新的起点.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社会各方面的临终关怀者应走向社会,来安抚、劝导临终之人,以减轻其痛苦,做到应有的人文关怀.自佛教传入以来,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交相辉映,其积累的丰富的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作为很重要的社会资源,在当下将其整理并发扬光大有很重大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慕亚芹.临终关怀与佛教[J].佛学研究,2006(1):109-112.

  [2] 文集,谢林伸,樊均明.宗教心理学在临终关怀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2,33(10A):29-30.

  [3] 李晋."向死而在":佛教、医学与临终关怀[J].社会观察,2007(9):23-24.

  [4] 李晋.佛教、医学与临终关怀实践:基于人类学的研究[J].社会科学,2007(9):94-105.

  [5] 张纪梅,许树村,常存库.佛教:一种特殊方式的心理治疗[J].医学与哲学,2002,23(7):53-54.

  [6] 达照.饬终:佛教临终关怀思想和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69.

  [7] 郑志明.佛教生死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8.

  [8] 穆迪.死亡回忆:濒死体验访谈录[M].夏乐,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12-89.

  [9] 萧枫.弘一大师文集:讲演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24-25.

  [10]陈兵.佛教的临终关怀与追福超度[J].法音,2005(8):17-22.

  [11]杨苏菲,姜元吴.临终关怀服务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以北京松堂医院为例[J].市场研究,2012(9):27-29.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