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法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的有效手段>正文

内容教学法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的有效手段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英语教学

  

 [摘要]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既是语言学习的重点,也是语言测试的关键,也往往是语言学习中的难点。掌握一定词汇量,从而从根本上促进英语学习者在听、说、读、写、译的全面提高,是英语“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长期探索并试图解决的课题。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面对每周英语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本专业课程压力较大的现状,本文试从“后方法时代”的内容教学法,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
  [关键词]内容教学法 词汇教学法 非英语专业学生 词汇量

  语言学学者通常把语言分为三个层面,即语音、词汇和语法。词汇承载语音的内容体现语法的功能是语言中主要的信息载体与基础。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他的《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说道:“如果没有语法就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而没有词汇就什么也不能表达。”
  
  一、内容教学法与词汇教学法的概念
  
  1.词汇教学法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词汇教学研究进展很快,从认识到单词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发展到对词群(chunks)及其在语篇中意义的研究,进而提出词汇是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不断深化。“词汇教学的内容早已超出了单词的范围还应包括短语(phrase)、习语(idioms)”。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用词汇表(1-4级)》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用词汇表(5-6级)》对词汇量的要求1~4级应掌握词约有4200个(其中包括中学阶段应掌握的词1800个)5~6级应掌握的词约有1300个。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一般要求通过英语四、六级。也就是说,非英语专业学生如果按要求达到了六级标准,那么大约掌握5500的词汇量。
  2.内容教学法的定义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后期的近一百年间,“英语教学法”在英语教学领域受到极大重视,经历了以追求教学改革方法改革为目标的“方法时代”(The Methods Era)和全面与深入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后方法时代”(The Post-Method Era)。“后方法时代以研究学习者与教师间的交互作用,英语教学与社会和语言政策的联系,多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教学理论、策略及方法运用之关系等重大问题为主”。
  内容教学法(Content Based Approach)是融二语技能与学术内容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以语言内容而非语法为纲,打破了外语学科的界限。它将目标语言作为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工具,而非学习的直接目的,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共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法把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将其他学科内容融入英语教学课堂,使语言学习不再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从而提高英文学习效率。增加每天英文实际应用时间,扩大学生词汇量。内容教学法的“内容”不一定是学术方面,也可以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任何一个话题、主题等,应根据学生的级别进行安排。
  
  二、词汇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词汇量远小于专业所需
  “英国的COBUILD词典认为英语最基本、最核心的词汇为6600个;Laufer认为5000个词汇应是阅读所需词汇量的下限,学习者若拥有9000词汇量,阅读正确率也只有70%;美国语言学家Diller认为10000词汇量也才是阅读中等难度的文章的最基本要求;而中国的桂诗春教授曾说道,对于英美一年级大学生来说,起码要懂得15000个词,TOEFL的选词范围约在10000个词左右。从这些中外数字对比中不难看出,中国大学生所拥有的词汇量远远未达到顺利阅读英语中等难度文章的要求。”另外,课本里每个单元所学词汇无法涵盖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也就是说,相对有限、静止的词汇表远远落后于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要弥补这一不足,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不同主题内容为单位,学习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丰富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相关背景知识。
  2.语言学习与文化脱节
  “从另一方面说,词汇量在两千左右的大学新生的交流能力极差。英国的BBC曾经公布过这样一个数字,说一个英国农民一辈子常用词汇不到1000个,但是他日常生活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和一个感情丰富的伟大诗人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而在课堂上能熟练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学生不到二成,学生在看电影时均表示里面所用词汇虽然简单,但是他们能听懂的不到三分之一。学生之所以无法自由地运用已有词汇表达思想,是因为课堂上所学内容没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没有与他们所学专业相联系。
  
  三、内容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非英语专业学生以本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为主,增加词汇量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自然语言的习得是在内容环境中产生的,自然语言从来不是和其意义分开的,复杂的语言只有在以真实的、复杂的内容为中心的框架之下,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而内容教学正为有意义的交流提供了内容环境。一般来说,公共英语教学仍以一篇精讲课文为中心展开,而这篇课文多数是从文学作品中选取。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共八个单元,其中内容包括科幻故事、杂志截篇、小说、小故事,等等,这些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完美的语言文章典范,在上帮助较大,但是受到篇幅限制,每篇课文的几十个新词对学生在对本专业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扩展国际视野方面则帮助有限。这种每章节一篇课文精讲的传统公共英语教学方法的结果,往往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一周三次的课堂上,只能有六小时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词汇的学习只能停留于语言学习和考试的概念中,也就是说,这种以语言教学为目的的教学,可能导致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与其社会活动的完全分离,这不仅极大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效率,对其专业学习助益也不大。因为人们不是先学语言,然后再使用语言,而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对于学习者来说,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学习语言与学习其他知识分开。在学生发展更高级的学术语言时,推迟内容的教学不仅是不切实际的,还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认知水平。因此,在非英语专业教学中,应该以其专业英语知识为词汇教学的第一条主线,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词汇量的掌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每周六小时的英语课堂中训练单词的读音、拼写,还可以在每周其他的几十个小时的专业学习中反复熟悉其用法、反复记忆,这就使原本死板的词汇教学转化成活灵活现的专业使用。每周新学的几十、上百个原无多大关系的词汇联成了每天必须面对的专业知识,学生的词汇记忆率将极大提高。


2.通过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分类词汇学习,增加词汇量
  从教育及认知心理学角度,人的认知包含双重性,也就是说,所有人类的智慧行为,如思考、交流、解决问题、学习等,均需要知识与过程。当技能与语言知识在分离的情况下,语言知识要转化成学习者内在的、并长期记住,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练习和复习。把语言知识放到专题学习里,内容一出来,就有了语境又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学生有兴趣、记得也快,稍加练习就可以记住。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讲述盲人运动员的奋斗历程。这篇课文用记叙文的手法,激励学生英文讨论,树立积极向上人生观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效果,但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英文交际则帮助有限。若以此为引子,展开辅助话题就体育运动这个大领域进行英文探索,加上2008北京奥运的举办,学生明显对这个话题有较高的积极性,课堂参与程度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还包括医疗、饮食等,这些都可以列为单独单元。内容教学强调语言与现实社会技能、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以内容教学法为主导的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他们已有的相关内容的知识和专长,从而上升了语言和该内容学习的更高阶段。也就是说,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增加词汇量的第二个方法是“内容教学法”的“内容”,选择应为日常生活的医疗、饮食、教育等常见话题。
 3.通过教授深刻反映英美文化的学习,增加词汇量
  皮亚杰认为,认识是主体转变客体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动作和活动,“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又推动认识的发展,强调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新知识与以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相联系的过程,表明了只有学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人类学习才会发生”。认知科学认为人类记忆有三种类型: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用来储存知识,其容量从本质上说是无限的。工作记忆则是指在一瞬间人的思维运作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它是一个系统通过使用人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的知识来进行,当时那一刻所进行的理解、学习、交流、推理等。工作记忆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使人的思维运程成为自觉行为则可增大工作记忆的容量。举个例子,在阅读时如果遇到 at eleventh hour(意思为在最后时刻在危急关头),这个习语里每个单词学生都认识,但学生仍然感到记忆困难。为什么呢?在他们长期记忆的知识储备中,最后一刻最多只能和last,final,eventual这样的单词联系起来,即便是最后一个小时,他们也认为是twenty-third hour,第二十三个小时而不是第十一个。因此,在运用工作记忆对这个习语进行试图理解的同时,已经无法做到对其进行记忆并进一步转化成自己的使用方式。但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里已经知道古犹太人将白天分为12小时自日出算到日落。Eleventh hour既不指现在的上午11时也不指夜晚11时,而是相当于日落前的下午5时即白天12小时工作日的“第11小时”。《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0章中,基督耶酥曾用来说明能够进入天国的不分先后,即使在最后时刻也还来得及。那么,看到eleventh hour就可从长时记忆里调出“最后时刻”的概念,减少理解时间,相对地用来记住这一习语的工作记忆空间,增强记忆则更快更牢固了。
  “许国璋先生曾指出:‘如果说语言有任意性的话,那也只是限于原始时期,在此以后就不是任意的了。’现代英语中出现的新词新语,一般来说,都是有立意的,都是有依据的,基本是旧时产生的词语。其中,不少都是有其来源或出处甚至一段典故”。“尤其是习语作为俗语的一种,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也是语言的单词单位”。若是教师在英语课堂内能稍加一点文化内容,用三言两语道出这些单词的来历出处及来龙去脉,使得学生具备基本文化常识,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就包括对英美文化的认知。今后,在学习习语时,已有的文化认知与之对应,将提高学生对习语的识别率和记忆率。
  综上所述,内容式教学法将目标语言作为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工具而非学习的直接目的强调在真实的、复杂的内容为中心的框架之下学习语言。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精读、泛读、翻译、口译等多门英语课,而从多重途径增长词汇的机会,其词汇量的教学只能集中在六节大学英语课堂中。有鉴于此,内容教学法将语言认知与相关内容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所学的单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交流能力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学习者不仅在英语课堂上得到反复的词汇训练,还在日常生活和每天的专业课学习中不断复习,运用这些词汇、技能有效地提高了单词量和英语实际交际能力。这种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共同组织教学,融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为一体的方式,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Ur,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魏望东.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实际状况分析[J/OL].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
  〔4〕庄和成.英语习语探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Curtain,H. A.,Pesola, C. A. Languages and children: Making the match (2nd ed.)[M]. NY: Longman,1994.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