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原因所致的创伤后伤口感染是组织修复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本科采取仙人掌加冰片制成糊剂外敷治疗感染创面,并与呋喃西林纱布湿敷治疗感染创面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0 例,其中男 62 例,女 38 例,年龄18~74 岁,平均 46.2 岁。其中四肢创面 58 例,腰背部创面21 例,腹部 13 例,臀部 8 例。创面面积 6~15 cm2,均无骨、肌腱、神经血管外露。将所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病种、创面面积、深浅度、细菌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破溃后形成的溃疡,外伤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所形成的溃疡。
排除标准:(1) 血糖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患者;(2) 患肢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者;(3) 未按规定方法用药者;(4)有内科严重疾病 ( 如肝硬变、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 ) 者;(5) 年龄<17岁或>75岁者;孕妇;创面面积<1 cm2或>15 cm2者;创面宽 >3 cm 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合理规范应用敏感抗生素。
1.2.1 观察组 取新鲜仙人掌 300 g 清水洗净去皮,加冰片0.15 g 混合,捣烂成糊状制剂备用。对于创面面积在 2.5 cm2以下、感染未深及皮下组织者,外科常规清创后,创面涂以本制剂,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所涂制剂以均匀覆盖整个创面厚度约 2 mm为准;大于 2.5 cm2或感染深及皮下组织者,先清除渗出物及脓液,切除坏死组织,外科常规清创后,将制剂均匀涂在创面上使其充分接触,外用无菌纱布包扎。敷料更换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根据创面感染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1.2.2 对照组 外科常规换药,呋喃西林纱布湿敷创面,无菌敷料包扎。敷料更换每日1 次或隔日1 次,根据创面感染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1.3 疗效标准 痊愈:创面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 :创面面积缩小75%,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创面面积缩小 25%,临床症状改善;无效 :创面面积无缩小,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 痊愈+ 显效+ 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0%,优于对照组的 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 1。【表1】 3 讨论
烫伤、外伤、创面组织坏死,皮肤软组织缺损易继发感染,合并感染后可使创面进一步加深,形成溃疡而难以愈合。
中医学认为,伤口感染是外感风燥湿火,邪火壅聚,湿热火毒内生,外来伤害,毒邪乘隙内侵,致使营卫不和,气血凝滞,郁久化热,血肉腐败,液化为脓。有研究证明,不同种类的清热解毒中药制剂对化脓菌有抑制杀灭作用。仙人掌内含蒲公英赛酮和赛醇等,性凉、苦、无毒、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作用;冰片功能开窍醒神、退热止痛,具有局部降温、清热止痛、散结防腐的作用,药理研究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主要致病菌均有 较强的抑制作用。仙人掌加冰片合用,有利于创面渗液、分泌物及液化坏死组织的引流,从而保护创面,不刺激损伤新生的活性组织,持续湿敷,可形成一层保护膜,此保护膜减少了外部因素的刺激,抑制了创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控制了炎症的扩散,有利于创面基底肉芽组织的生长,具有清热散结,祛湿去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之功效,能加速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此法方便经济、简单可行、疗效确切、易于掌握,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可明显提高感染创面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参 考 文 献 [1] 吴阶平,黄家驷 . 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8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证诊断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9-30. [3]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 .中草药学 ( 中册 )[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 :2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