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英语教学>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正文

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英语教学

  

【摘要】 随着外语的广泛运用,外语教学也受到高度的重视,新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讯科际准》己于2003年9月颁布试行,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何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效发挥学习语言的策略而达到最佳效果。此篇中引用了中外名人、名家在学习语言策略方面的精辟理论,及采用了例证、对比、分类、图表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进行论证。结果表明经过教师系统的语言策略训练后,基本上已掌握了语言学习方法的一些要素,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他们中绝太多数能正确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基本达到能自主学习。能理性对待学习的艰苦性和长期性。但一般认知策略的、培养更具体、更艰苦,这需要教师在平时对学生逐步渗透。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让他们很好地运用元知策略去评价自己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否成功,敦促他们选用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使策略适应具体的语言任务。我们应还把对学生的策略指导和培养与日常教学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语言学习 理论依据 培养策略

引言

只有当学生们积极;也学而又懂得怎么学习时,他们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Biggs

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已于2003年9月颁布试行。与以往大纲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涵盖了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五个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均在教学目的部分提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那么如何培养学习语言的策略?它在教学中如何实施?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吧!

一、理论依据

在语言习得理论中,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促进学习而使用的具体行为步骤或技巧.这被认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方面:1.元认知策略(诸如注意力集中、有意识地寻找练习机会、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学习的进步以及监控错误等);2.情感策略(如减低焦虑、自我鼓励等);3.社会策略(如质疑与目标语的本族语者的接触和文化意识等);4.记忆策略(如归类和意象等);5.一般认知策略(如推理、分析、概括和操练等);6.补偿策略(如根据上下文猜测意义以及迁回表达等).

Oxford 美国的著名的语言学家将这些策略分为直接学习策略和间接学习策略,如下图所示: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直接策略

间接策略

记忆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  情感策略

补偿策略  社会策略

“学习更成功,有主见意识更强,学习过程更有其乐趣”。

一般来说,具有元认知策略的学生通常是学有方向的人。他们的学习过程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他们能正确地作自我评价,并能有意识地去避免错误、纠正错误。认知策略在学习中很重要,它与个人的学习任务更为直接相关,善于学习的人会经常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结合起来使用。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优秀的学习者往往能较地运用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优秀学生的学习策略一般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1)乐于并善于猜测;

(2)具有较强的交际欲望并从交际中学知识;

(3)不受第二语言知识欠缺所约束,不怕出错;

(4)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

(5)寻找一切机会与目标语的本族语者接触,或过看电影.参加具他文化活动等进行练习;

(6)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语进行监控;

(7)不仅关心语法和语言的表面形式,还注意语言形式在社会环境中的意义.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潜在的、有用的学习环境,或者自己创造学习环境,发展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技巧和策略。

所以,开展对秀优学习者的策略研究,对不同层次学生作学习策略的培养和指导,帮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

(一)、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元认识是智力活动中的一种关键因素,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高,其学习的自控能力、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灵活性和领悟性强,且善干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途径和策略,因而学习能力强。

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并促进其发展。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只有动机明确、肯下功夫并乐此不疲的人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另外,要学会学习,学习者必须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驾驭整个学习过程,因此要自觉地制定学习计划、实践学习计划、进行学习评价这几个环节抓好,这些都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

中学生与大学生不一样,大学生有专业,目标明确,学有方向,中学是各类基础知识的入门阶段与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的阶段。一般来说,中学生应学好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他们往往认为搞懂教师每赏课所传授的内容、完成作业就好了因此常常被动跟着老师转。如何让学生变客体为主体,我认为,除了向学生进行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中学的阶段目标是什么,在听、说、读、写诸方面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朝这个目标主动发展,有意识的依据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进行实践及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学大纲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可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实施要有灵活性。教师应就每个学圳、每学年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给学生提出合理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去制定计划,课堂上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主动参与分析、推理、归纳等认知过程;主动寻找或创造机会,进行语言交际训练;主动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主动拓展与语言学习有关的知识。

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这种能力可分为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调控能力。宏观调控能力指经常对学习进步和学习策略进行反思,并及时作出调整。比如说,一堂约束,不能流利回答教师的问题,是什么原因?考试失利了,又是什么原因?学习者应常常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对自己的学斗方法行所反思。微观调控发生在学习活动之前、之中或之后。例如,对不同的阅读任务,要运用不同的策略,对常用和不常用的单词,也要采用不同的策略。一个学生如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自己有分析、有评价;对语言学习策略有选择、有评估,一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就能避免学习策略使用上的盲目性,随意性,这个同学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例如在初三学习的综合复习阶段,发现大部的同学在阅读理解这一方面比较薄弱,作为外语老师,应在这些方面多给学生指导,要让学生明了做这类题型的基本要领和做题技巧既要理解字面意思,也要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观点等,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结合自己应有的常识推断、理解尘词的含义。总之要通过大量练习与讲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元认知去监控具它语言学习策略的正确使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感策略的培养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尽管学生目的明确,主动性较强,也难免会碰到困难和挫折,产生急躁情绪或焦虑感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应训练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用情感策略来控制白己的情绪保持较强的学习动机,减低焦虑,自我鼓励,使整个学习过程平稳向上。

情感策略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说”这项基本技能方面尤为重要,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常产生焦虑感而焦虑感与学生的口语水平通常是负相关。上面提到过优秀学者学习策略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不受第二语言知识欠缺的约束,不怕出错。不少孩子比较拘谨、害羞、爱面子,因而,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参与交际,积极与人合。在课堂内与自己的语言伙伴 (Partner) 配合好,在课外与更多的同学一起操练:在社会上主动与目标语的本族语者交际。久而久之,会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从怕说到敢说,从敢说到想说,主动说。尽管有的同学边说边比划,不时还夹杂着母语,可他们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情感策略的培养还包括对学生意志和毅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有的学生容易患“冷热病”,不能持之以恒。就拿我班的一个学生来说吧!在刚进初中时,他可能是新鲜感,学习英语这门功课挺带劲的,发言积极,学习成绩也不错,可随着时间地推移,学英语的那股热情渐渐没有了,不但上课不专心,甚至连作业都不愿意交,针对这种部分同学的不良现象我想、“治病”的时候到了。对于他们来说,应以鼓励为仨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战胜自我,不断完善。这种培养可以在班级进行也可以从学生个体入手。后者较之前者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因而效果就更好。

(三)、社会策略的培养

首先,我们就两组持不同学习策略的学生作一比较:一组学习勤奋,但很少提出问题,很少与别人讨论,更缺少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背。他们充具量只是对这门外语的语言知识有所了解,但缺乏后劲,语言学习进程缓慢。而另一组学生接受了社会策略的培养,在学习中常能提出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常与同学展开讨论。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求助他人是社会策略的一个特点。在口语训练中不与他人合作显然是不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所持的态度和方法应是积极的或者说具有进攻性的 (aggressive),而不应是被动的 (passive)。比如,碰上同学和老师应主动用英语打招呼、平时在班黑可常用英语与同学对话等,为了解决少数同学害羞、胆小而惧怕用英语同别人交流这种坏毛病我们外语老师就利用学校的英语角的活动,让他们在这种人人都用英语交流的氛围中使他们放松自己,感染自己,克服羞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终于能够开口打招呼简短对活等。这就印证了那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另外,尽可能多地与日标语的本族语者进行交流这是提高外语水平的良好途径。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这种会太少了。

社会策略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注构、政府职能、科技教育等这是大有益裸的。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看录像、看电视、昕讲陀、阅读有关的书报杂志等途径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例如录像《走遍美国》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英美人的社会、生活习惯、思维逻辑、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等。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为学生理解语言打好基础。

杜会策略的培养对语言学习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也日益为学习者所接受。


(四)、一般认识策略的培养

笔者在上面提到,一般认知策略在学习中很重要,它与个人的学习任务更为直接相关,它包括推理、分析、概括和操练等能力。就中学语言教学来悦,怎样围绕听、说、读、写,诸能力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就是认知策略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

1.听说能力的认知策略的培养

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能听懂英、关人士的地远英语.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是语言学习者向往的一种境界。通往这种境界的渠道很多,千黑之行,始于足下。对初学者来说,课觉是主渠道。师生间的课堂讨论是听说能力实践的主要阵地。学生在不同的课型中运用不同的认知策略,也就是说,应运用不同的认知方式。

A.讲授课上

(l)认真听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和讨论并能监控他人的言语。

(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自己的言语进行监控。

(3)其他同学在回答问题时,首已进行默答,并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言语差异。

(4)不仅关心语法和语言的表面形式,还注意语言-形式在不同社交场合中的意义。

B.讨论课上

(l)结伴对练时主动、有信心。注意捕捉对方有用信息,运用己学的语言知识发展对话。避免流于形式,避免母语的干扰,切忌生搬硬造。

(2)课前就教师布置的题目认真准备。

(3)克服焦虑感,踊跃发言。如有必要,可借助实物、幻灯和投影仪帮助阐明观点。幻灯与图片会增强表达的信心和效果(可与教师事先取得联系,提出有关要求,得到教师的支持)。

(4)注意别人的发言,特别是注意他人表达时所用的精彩片断,用简单扼要的几个句子在心黑将他人的发言加以概括或提炼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5)重视教师对自己和他人发言的评价和总结性发言。

(6)课后及时反思和总结。

C.听力课上

(1)重视教师对所选教材的说明,琢磨该教材的编排特点,明确训练的方法,进程和目标。

(2)重视热身训练(Warningup Exercise),调整好自己各感宫的功能,尽快进入状态。

(3)养成在听的过程中快速摘记重点词的习惯,善于抓住文章脉络,捕捉有用信息。

D.录像课上

(1)注意语言在不同社交场合中的使用。

(2)注意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习语、但语、俗语。

(3)注意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4)注意模仿故事中各种人物的交际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

除课赏渠道之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运用以下一些辅助性的认知策略例如:参加英语角、听英语歌曲、短诗等还可看些原版的电影。

2.认知策略在各种阅读中的运用

A.精读课

近些年来,在语篇教学的影响下,精读课常采用语篇教学模式。采用语篇教学模式的精读课要求学生别停留在词句学习的水平上,而是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上入手学习并掌握文章所传边的主要信息,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基于语篇分析法是初级向高级循序渐近的,我们对学生的认识策略培养也可分以下层次:

第一层次:

(l)在预读的基础上,回答教师所布置的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思考题。

(2)根据标题,预测篇章内容。

(3)根据文章上下文猜词解意,对关键词运用工具书理解其意。

第二层次:

(l)重视伙伴活动和小组活动的功能,积极参与课堂上对课文的分析,讨论。

(2)掌握基本词汇和句型的基本用法。

(3)运用发散性思维,围绕教师布置的话题,在课文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并在课?在课堂进行交际活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层次:

及时复习、归纳、内化语言。德国心理语言学家义宾浩斯提出的著名的选忘曲线告诉我们,应该在没有遗忘之前就复习。这种复习可以复述一下课文内容也可把课文再读二遍。这样做对文章的内容可以进一步的理解也能弥补一些遗漏的地方。

B.泛读课文

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泛读的宗旨是培养语感和提高阅读的熟练成程,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把重点放在阅读和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上不必查阅所碰到的每生词。教师可让学生运用下面的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

(1)目的明确。阅读的目的应非常明确:或为了看个梗概,或为了弄懂某个细节,或为了回答某个问题等等。

(2)扩大视幅。通过意群阅读,应一眼读懂一组词的意义,然后将这些意思联系起来以理解一个句子或段落的意思。

(3)调节速度。根据看的材料和目的调节阅读速度,通常采用skim和scan的阅读策略,利用信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选材多样。应阅读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杂志、报刊、简易读物这是培养和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5)避免回视:重复阅读会妨碍阅读速度,要调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知识,一次读懂。

(6)猜测词义:遇到生词就查词典会影响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学生可以根据构词法、上下文、语气、因果关系等猜测词义。无论哪种阅读,总是要有两种能力:一是理解,二是速度,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阅读速度应根据理解情况进行调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很好地把握这个度。

3.练习中可运用的认知策略

学生可从以下方面训练自己:

(1)练听和练写相结合。将所到的内容写出来,不管是听力课的内容还是广播。

(2)练说和练写相结合。将课堂上口头操练的话题、辨论题在课后写下来。

(3)阅读和相结合。将阅读过的文章梗概写出来:写读后感等。

(4)课内写和课外写相结合。除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应坚持写英语日记和周记。

(5)随笔和精练相结合。象周记、日记一类文章可以信于写来只要将自己所思所为用英语表达清楚,起到练的作用即可。为了实现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书面表达能力的目标,在初一的时候,我坚持让学生每周用英语写一篇周记,且做到认真批阅,发现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句型及时在堂,讲解,通过这种形式的磨炼,到初三时,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都还不错在初三的复习阶段就轻松多,只要将各种形式的书面表达让学生们写一写,挑出优秀的篇幅讲解当然也对不到位的进行共同修改用这种方法的取得的成绩还不错。

(五)、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的合理运用

中学生学外语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单词的积累和文章的背朗。教师应帮助学生'陆得运用一些记亿策略补偿策略。

1.对词汇能以分重要和不重要的,并对此采取不同的策略:

2.把猜词义和查字典有机结合起来;

3.不孤立地记单词,而是记短语、记句子并且把这一任务和课文结合起来;

4.部分精彩段落应运句背朗;5.常月1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话题讨论,逐步养成用英语思考的好习惯。

三、进行策略培养的结果

2003年我校的初三毕业学生,经过几年教师运用系统的语言策略进行训练后,基本上已掌握了语古学习方法的一些要素在中考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尤其是进入高中学习阶段以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正确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有效地监控白己的学习行为,基本能达到自主学习,在高中学习的学生劲头十足,有少数优生在全县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第二的好成绩在英语能力的竞赛中他们的成绩在全市也是遥遥领先。初中的学尘经过我们运用科学的语言学习方法的培养,他们的学习进步也很大。总之,他们将掌握外语这门工具看作是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能理性地对待语言学习的艰苦性和长期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语言学习策略能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如能合理地运用上述一些学习策略学生就能很好地内化.存贮.提取和使用第二语言。这些学习策略是相互依存并相互作用的不能绝对分开使用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达:

元认知策略

情 社 认 记 补

感 会 知 忆 偿

策 策 策 策 策

略 略 略 略 略

有些学习策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均适用如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他们都会受益非浅。但一般认知策略的培养更具体、更艰巨,这需要教师在平时对学生逐步渗透,教师应该明白,某一策略对这个学生有效,不一定对其他学生有效。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很好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去评价自己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否成功,然后敦促他们选用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使策略适应具体的语言任务。我们还应把对学生的策略指导和培养与日常兴教学活动结全起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语言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书目:

l. Oxford R.L.Languang Strate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2. Paul Witty Hiow to become a better reader,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Chicago,1962。

3. Rorber Donald,et al. Writing Clear Paragraphs,Prentice-Hall,Inc.,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1987。

4. 秦晓芳,“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外外语教学》,1996 年第四月期。

5. 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年第 3 期。

6. 周言人,“论大学英语泛读教学”,《国外外语教学》,1996 年第 4 期。

7. 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