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英语教学>英语新课标再认识 感悟新理念>正文

英语新课标再认识 感悟新理念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英语教学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启动。
一、对新课程再认识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一个改变中国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中国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教育新理念。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这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新课程功能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价值整合。广大教师首先要转变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观,转变以过去的“教”为主的教学观,树立以“导”为主的新的教学观。在课堂上把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亲密合作者,严格的督促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二、新教材新教法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编写的目的就是适应不同地区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它充分吸收了国际上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语言清新活泼,真实自然、积极向上,活动内容生动有趣,真的是让学习变得“既新颖又有趣”,基本适合农村孩子的学习。我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展示给大家。
⑴学生两两对话为主
由于新教材话题广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对话较多,再加上会话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多媒体辅助的条件下,我尽可能的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两两会话,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让他们尽情的发挥。比如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Unit3Whydoyoulikekoalas?,我先让同学们了解教材中的内容,后问:What’syourfavoriteanimal?Doyouhaveapet?Whatisit?因为我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孩子家中动物比较多,并且孩子都有爱和动物玩的天性,所以这样的问题,大家都争先恐后的用英语问同学和回答同学的提问!当时,这节课的效果特别的好,学生的成功欲也特别的强!有一个女学生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TodayIwasveryhappy,Englishiseasyandfun!
⑵分组单元学习单词
由于这套新教材语言信息含量大,涉及的话题广泛,因此单词量相应的大且分布不均匀,但是,它是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所以,我就在学每个单元前,集中几节课的时间进行学习。记单词是项很枯燥的工作,我就根据孩子争强好胜,热爱集体特点,采取小组的形式进行记单词比赛,将班级35名学生分成6个竞赛小组。每组听写以均分和其他小组进行比赛,并将结果发布到班级空间,这样,每名成员都参加。由于这是小组集体的荣誉,所以每个成员都会努力记单词的。我的这个方法经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⑶使用优秀教学视频
我们学校配有农远多媒体,因此,我就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每单元都给学生涉及适当的优秀教学视频(主讲:天津第三中学王露特级英语教师),让学生加强对教材的理解。比如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学到Unit3Whydoyoulikekoalas?。我就利用多媒体展示噢大利亚的特有动物koalas,让同学们看着图用英语来认识这一动物。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⑷营造创新氛围
《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新的机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要设法激发孩子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比如Unit3,主要学习动物,我首先让同学们自己想象一下世界上主要国家的代表动物,哪些动物正在濒临灭绝,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去保护世界珍稀动物?让他们可以查资料,但是必须写下自己一些对保护动物的措施。难得可贵的是,通过体验,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想象,都有了一种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