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日益发现这样一个让人不得不扼腕的现实:口袋才刚刚鼓起来,正准备过幸福生活时,自然环境已经变得让国人无法忍受了.连续的雾霾天气、可怕的水污染、异常的气候变化以及珍稀物种的迅速绝灭、各种各样的生态破坏等等,这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应对这场不期而至的生态危机,佛教在伦理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并在实践中有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金刚经》这一大乘佛教经典出发,试着分析一下大乘佛教关于生态伦理的一些基本观念.
一、缘起性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观
缘起性空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理论主张.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对于缘起理论有了不同于小乘佛教的新认识.小乘佛教对于缘起的经典解释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关系和条件,是和其他事物相待存在的.人的一生也是一系列条件相互关联而形成的,即所谓的"十二缘起".十二缘起罗列了十二种相互关联的生命状态: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说明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因果关联.由于人的无明(无知)引起行(意志活动),由行又引起识(认识活动),直至由生引起老死.这十二种生命状态前后互为因果,与佛教重视因果报应的理论是一致的.小乘对于缘起的认识主要是分析人生的烦恼(即苦)是如何产生而后怎样被消灭的,目的是求得个人的解脱,而对于宇宙万物的本性缺乏深入探讨.到了大乘佛教,开始从关注个人解脱到宇宙中所有生命体的解脱.于是大乘佛教开始从宇宙万物的本性上进行解说,以便论证缘起理论的普遍性,这就是《金刚经》等诸多大乘经典所包含的"缘起性空"思想.《金刚经》是大乘早期的经典,也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大乘佛典之一.《金刚经》从"性空",即世间万物本性是空的角度阐明了缘起的真实性.所谓本性空,就是指事物本身没有主宰,依赖各种因(主要条件)、缘(次要条件)和合而得以显现.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本性空寂,因缘而起,所谓"性空即缘起".反过来,正因为事物都是因缘而起,则其存在是不真实的,是没有自身主宰能力的,所以"缘起即性空".大乘佛教从性空的角度更进一步说明了不仅人的存在是各种条件聚合的产物,世界万物的存在都是各种条件聚合的产物.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种缘起性空的思想从本源上说明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紧密的联系.如果说小乘佛教对于世界的整体性的认识主要是在人生的范围之内,处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那么大乘佛教已经扩及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问题.正是基于性空意义上的缘起论解说,才让人们从简单的因果关联进一步思考复杂的整体关联,由线性思维上升到非线性思维.如果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性空缘起的理论无疑采取了一种开放性的系统认识,这种开放性容许有新的因素参与进来,使得系统内外可以进行自由的信息交换,从而维持系统整体的平衡.如果将这种认识进一步付诸实践,对于我们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维持生态平衡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乘佛教关于缘起论的解释后来在中国结合宗派佛教的发展,又出现了阿赖耶识缘起论,如来藏缘起和法界缘起等等.从根本精神上来讲,无论哪一种缘起都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观的基础之上的.
二、诸法平等,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诸法平等,是《金刚经》所指出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佛告诉弟子须菩提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来原始佛教就主张众生平等,佛教的创立就是在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平等中产生的.佛教否定了婆罗门教梵天造人的神话理论,以缘起论和业报轮回说肯定了人们在因果关系面前天生的平等性.在《金刚经》的起始,也可以看到佛陀在世时带领诸位弟子去舍卫城乞食时所表现出的平等理念:"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这种乞讨生活中不嫌贫爱富,平等普化的做法正是众生平等理念的表现.世间万物在现象上来看,虽然千差万别;但从本质上讲,都是因缘而起的,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没有本质差别的.佛教将世界划分为器世间和有情世间,器世间是指山川、草木、大地等无情万物,是有情众生所依靠的生存环境;有情世间是指人和动物等有情识的生命体本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可分离,也是平等不二的;而有情世间中,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形形色色的生命体,佛陀也都平等对待,使之出离生死烦恼,获得清净涅盘境界,这是《金刚经》中佛陀亲口所说.大乘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萨是佛在人间的化身,其大愿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就是说,他发愿救度的对象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地狱、恶鬼、畜生等三恶道中的众生,即人类之外的各类生命体.着名的动物解放论者彼得·辛格曾指出:"使人类的关怀及于动物,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毕竟,影响了中国许多世纪的佛教传统的一个中心理念是众生平等,甚至要求信徒不杀生,这与西方把人与动物截然分开,强调只有人才是上帝的刻意创作,因而天赋统治其他动物之权的观点大异其趣."将人对于人的关怀扩及到对于动物,乃至世界万物的关怀,是大乘佛教平等观的体现,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只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之后,是否一定要否定人类在文明世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呢?显然不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在于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但是人作为文明世界的缔造者,其自觉性和主导性仍需坚持.因为佛教强调"人身难得","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人间之外)而得也",只有依靠人才能建成生态和谐的人间净土.
三、慈悲喜舍,尊重和爱护生命的生命观
慈悲喜舍,是佛教所讲的"四无量心",即四种清净无染的善心.慈悲是与乐拔苦,大乘佛教注重利他精神和悲智双运,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多做善事,爱护他者.喜舍是乐于救助众生和不吝施舍的意思,也是尊重爱护众生的表现.《大般涅盘经》卷十五中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四无量心在《金刚经》中有不少具体地表现.比如,佛对所有的众生,包括所有有情、无情都平等对待,并立志要将他们从烦恼之中救度出来.经中佛告诉弟子须菩提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所谓无余涅盘是涅盘的最高境界,是不再受生死轮回限制的生命状态.抛开佛教的教义,仅从精神层面来看,佛的这种宏大愿望正是对世间一切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在佛教的根本戒律中,禁止杀生是第一戒条,与此相应,许多佛教道场经常举办放生的佛事活动.这些与佛教紧密相关的做法,从实践上保证了对于各类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当然除了爱护生命的慈悲精神,《金刚经》还非常强调喜舍精神.大乘佛教主张修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解脱烦恼的法门,对于六度中的布施,《金刚经》既强调无相布施,即"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又反复强调法布施功德胜过财布施.无相布施,要求对于布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三者都不可执着,古人称之为"三轮体空",这样的布施最有功德.法布施胜过财布施,更体现出精神救助的价值远远超过物质上的帮助.通过无相布施和法布施,使得佛教的慈悲精神和对生命的关怀进一步得到提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一种最直接的生命关怀,它将佛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具体贯彻于生活实践当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意义.
四、心净土净,心灵环保下的自然环境观
《维摩诘经》讲:"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大乘佛教将此作为净土修行的一种法门,认为心净是进入佛国净土的条件.当代人间佛教浪潮则将彼岸世界的佛国净土和此岸理想社会的实现统一起来,主张在人间当下建立净土世界,而这种净土世界的建立是以人心的净化为前提条件的.这种思想在台湾地区的法鼓山得到了很好地实践,圣严法师所创建的法鼓山道场,以倡导四种环保,即心灵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自然环保为特色,在自然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好地表率,同样也推动了佛教净化人心(心灵环保)的社会作用.《金刚经》中佛陀对于须菩提的提问"如何降伏其心"作了回答.即前文提到的要立志救度一切众生,并且对于一切众生,不再执着于分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不同的生命状态,而是一视同仁,慷慨救度.可以看出,佛陀对于众生道德虚妄之心认识便是:分别执着.去除虚妄分别,则可以达到心灵净化,也可以体会万物一体的自然观.这样通过心灵的净化,实现对于自然万物的爱护.从自然科学的视角看,生态环保跟人的心灵关系不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似乎更紧密.在大乘佛教来看,自然科学虽然不同于人文科学,但是从根本上还是离不开人,是为人的世界,即人间佛国服务的.反过来,由心灵环保所引起的一系列环保理念也是为人的世界服务的.以心灵环保为出发点,将自然环保纳入心灵环保的体系之中,必然能够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如果没有心灵环保,则生态环保的意识很难深入人心,生态伦理也难于实施,生态环境最终还是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之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已成为各界的共识.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缘起的世界观,平等的价值观,慈悲的生命观,净心的环保观都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把它们从历史的"博物馆"中挖掘出来,运用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金刚经》所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异常丰富,从《金刚经》出发,弘扬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当前世界的生态危机将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彼得·辛格曾经慨叹:"对于动物目前在中国的处境来说,这种高尚的佛家伦理的影响已经很微弱,动物仍属'异类',常常被残忍地当成'物品'来对待."可见,要在中国社会弘扬大乘佛教的生态伦理观念,迫切需要对于佛教传统的思想宝藏加以重新认识和实践,《金刚经》则可以成为从生态破坏的残酷现实过渡到生态文明的理想世界的一只木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