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英语教学>论高职双语教学的要素选择及控制>正文

论高职双语教学的要素选择及控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英语教学

  

 摘 要:双语教学有助于论文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满足社会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必须对教学主体、教学媒介、课程内容等要素进行选择。要素选择是前提,学习动力是保障,过程控制是关键。
  关键词:双语教学;要素选择;过程控制

    高职院校有序、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提升高职办学质量,有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定义及内涵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词典》的定义,双语教学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在使用母语(本族语)的同时,再不同程度地使用另一种学生所在地的通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换句话说,双语教学可能是使用母语/第二语(本国)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的教学,也可能是使用母语/外语作为媒介语进行的教学,而实际内涵因地区、国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对我国藏族学生而言,藏语是他们的母语,汉语是第二语言(本国语),英语是外国语,汉语和英语对他们来讲都是非母语。在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双语教学一般又指用西班牙语、法语等进行的学科教学。我国现在一般所提的双语教学,大多指向的是不同程度地使用英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课程教学。
  
  二、高职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和教学要求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教学过程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够用为度。高职双语教学也不例外,它在本质上与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外语水平不同,在教学要求上也不能相提并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开展双语教学,为学生尽快适应将来的社会环境和工作需求做好准备,夯实基础,使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与外国同行就专业方面的某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沟通,而这种成功的沟通往往源于学生跨文化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跨文化交际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鉴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师资薄弱、生源较差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开展双语教学必然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分学科的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展开的过程,即便在某些拥有开展双语教学优势的学科也难于一蹴而就,达到一些学者认为的只有那种全部用学生所学的二语或外语进行的沉浸式双语教学才是真正双语教学的境界。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在开展双语课程教学的起步阶段可以有所变通,如对一些专业术语给予适当必要的母语解释性提示,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为“亚双语教学”阶段,但绝不能把双语教学变相为外语课和翻译课。如果把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外语的唯一目的,则步入了误区,有违高职双语教学的初衷。要达到高职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双语教学的要素选择和过程控制尤为重要。
  
  三、教学要素的选择
  
  1.教学主体的选择
  霍姆伯格认为,在教育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由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分析高职生的整体学习经历、学习环境、学习目的、文化基础和外语程度,以及借鉴双语教学不成功的事例,我们发现,要保证双语教学能持续有效地进行,必须从根本上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学习行为、感受程度不应是由外向内的单向反映,而应是由外向内、由内向外的双向反应。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都在不时地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成败,因而对双语教学中的学生进行分层筛选,采取必要的制约是合理的。作为双语教学使用的教学语言(英语),其教学对象的选择应以具备普通高中毕业生英语水平或通过英语三、四级水平测试的高职学生为教学主体,否则双语教学则失去了动力源,无法正常运转。对于个别迫切要求参与双语教学或就业目标已明确、但英语程度较低的学生,可以考虑其未来的工作需要,有条件地接纳,但必须提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计划,这从另一层面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实施双语教学前,对学生进行所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渴望度、最低语言能力调查是一项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期重要工作。当然,对学习主体的选择尚不能保证双语教学将会得到顺利地进行,常常有部分学生在经历了短暂的一段双语教学后,没有了新鲜感,特别是课程专业化程度加大了学习难度,导致学习激情降低,动力随之很快丧失,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应同意他们在事先预设的限期内转入普通课程班的学习。这主要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双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是出于学生自我要求的过程,在整体上维持一种自主有意义的成功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认知理论认为,动机有助于指引注意的方向,影响信息加工的方式。动机主要通过诸如目标设置、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等对学习进行调节。建构主义理论也有一些共同点,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教学情境中,以便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高职双语教学对学习主体的选择是有效开展双语教学的前提,也是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状态相吻合的。


当然,双语教学中教师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师资考量,即使学生有强烈的要求,由于受合格师资不足的制约,双语教学也不能统一设置,整体推进,只能优先考虑那些已具备相应师资条件,又为专业和就业所迫切需求的课程如涉外专业作为选择对象。我们认为,目前高职院校一般有三类教师应在双语教师考虑范围之内,属于选择对象。一类是本专科外语专业毕业加非外语专业学科毕业的研究生;二是含外语专业的双学历(位)获得者;三是具有相当外语水平(如海外留过学)的学科专业教师。从国外直接引进外籍专业教师固然也可以,但不一定完全适合目前我国高职生的实际要求。
  2.教学媒介及课程内容的选择
  实施双语教学的另一重要选择是教学媒介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它是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支撑。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其载体是教学媒介,教学媒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媒介有了多种选择,但文字教材仍然是当今学校教学的主要媒介,高职双语教学采用最多、最适合学生使用的仍然是文字教材。在选择和组织课程教材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到与目标的相关性外,还要考虑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意义和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国外引进的原版专业教程,暂且不说其难易程度,仅在内容、学时安排上就与我国高职生有一定距离;而不用原版教材,采取自编改写教材,则缺乏原汁原味,很难达到双语教学跨文化思维、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从我们的实验研究中,我们觉得,双语教学专业课程的教材,选择在原版本基础上做适当删除或重点摘编组合更符合目前的现实需要。其优点一是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更容易贯彻高职“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二是针对性强,突出重点;三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高职学生的现有水平;四是保持了课程基本知识的系统性,又保持了文字教材的原有韵味。
  
  四、教学控制
  
  教学控制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所谓控制,是指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内外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使自身保持某种特定状态的活动。控制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其作用在于使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克服随机因素。教学控制就是要求教师把握教学的进展情况,把握学生整体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程度。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当然也不排除多边性的活动。现代教学在确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认识的实践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客体的承担者,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而教学过程从信息学的角度是输出、接受、反馈的过程,师生处于一个闭合的信息系统中。随着专业程度的深入,知识量的增大,学生在接受双语教学的速度上和理解深度上都不能和母语授课相提并论,只有依靠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加以弥补和改善。如果补充不足,必然进一步制约学习速度和理解度的提高,反过来又常常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力的稳定,甚至动力减弱,从而影响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这种学习动力的不稳定性成为高职双语教学中的最大变数。根据美国学者维纳(WEINER NOBERT)控制论的基本理论,控制的基础在信息,没有信息,控制就会是盲目的,就达不到控制的目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信息获取就成为控制的关键。而控制是否有力、效果如何,将取决于信息掌握的全面性,准确性。因此,双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获取教学中的正负信息,然后及时做出分析,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实行定向、定量控制,这种控制贯穿于各阶段教学的始终,不能时断时续。
  
  五、结语
  高职双语教学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必须要对教学主体、课程媒介、课程内容等要素进行选择,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加以控制。要素选择是前提,学习动力是保障,过程控制是关键,否则双语教学很可能有名无实,甚至半途而废。
  
  参考文献:
  
  〔1〕Learning theories: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3E by Schunk,D H Pearson Education,Inc.
  〔2〕Management fundamentals:Concepts,Aplications,Skill Development,2E by Robert N Lussier Jointly Published b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Thomson Learning.
  〔3〕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