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学>小学生理想目标定向、自控和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调研>正文

小学生理想目标定向、自控和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调研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操作主义学派、维果斯基学派、认知建构主义学派等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的定义、结构及训练进行探讨。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新课改要求学生必须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但是,目前国内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大多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很少将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而关于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尤其是探讨自主学习内在影响机制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探索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为个体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建立保障。研究发现,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依赖性在减少,独立性在形成,自控力逐年增强,这些心理发展特点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成就目标定向是成就动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指个体追求某一成就任务的目的或原因,以及个体对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或成功达到目标的预期。从这个概念提出以来,很多学者对成就目标定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继提出了成就目标定向的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其中,Pint rich提出的成就目标定向四分法认为,成就目标定向包括四种目标,分别是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在掌握趋近目标的状态下,个体关注的是任务掌握、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以及对任务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身的表现;在掌握回避目标的状态下,个体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不理解,个体判断成功的标准是在自我比较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在成绩趋近目标的状态下,个体关心的是如何超越他人,以表明自己最聪明、最棒,他们根据常模标准来评价自身,如在班上考得最好;在成绩回避目标的状态下,个体关心的是如何不让自己显得低能,显得比别人笨,他们也根据常模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如谁不是班里最差的。研究发现,成就目标定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显著性的影响,是自主学习的重要预测变量。

  自主学习其实是个体主动调节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过程。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干扰,这个时候就需要个体通过意志努力进行自我控制,使学习坚持进行。相关实证研究也发现学生的自我控制对其自主学习具有显著性的影响。既然研究都发现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控制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控制这两者能否构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机制?由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很少,并且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中学生。因此,本次研究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控制和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样本与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江苏省四个城市的小学生共785名发放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679份,有效回收率为86.50%。其中,男生335名,女生344名;四年级学生218名,五年级学生225名,六年级学生236名。

  (二)研究工具

  1.自主学习量表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宾特里奇编制的《学习动机与策略问卷(中文版)》(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为了方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问卷项目,本次研究调整了该问卷中个别项目的表述。该问卷共五个分量表,以五点计分。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91,其中自我效能感、内在价值、考试焦虑、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分别为.86、.81、.79、.82、.76。

  2.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刘惠军等编制的《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该量表包括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四个分量表,以五点计分。本次研究中总量表的α系数为.86,四个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分别为.83、.78、.81、.77。

  3.自我控制量表

  本次研究采用刘金花等编制的《儿童自我控制学生自陈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控能力、行为习惯、社会交往和自控品质四个分量表,以五点计分,本次研究中总量表的α系数为.94。

  (三)测试过程

  本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测量,由研究者和熟悉问卷调查的相关专业本科大学生担当主试。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工作。

  二、结果

  (一)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控制与自主学习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以发现,小学生掌握趋近目标与自我控制、自主学习呈显著性正相关(p<.01),小学生成绩趋近目标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性正相关(p<.05)、与自主学习呈显著性正相关(p<.01),小学生掌握回避目标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性正相关(p<.05)、与自主学习呈显著性正相关(p<.01),小学生成绩回避目标与自我控制、自主学习呈显著性负相关(p<.01)。

 

  (二)小学生自我控制在成就目标定向和自主学习之间的中介作用

  魏忠麟、张雷、侯杰泰及刘红云认为,自变量X在影响因变量Y的时候,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那么M称之为中介变量,并进而提出了中介作用检验程序。因此,本研究采用魏忠麟等提出的中介变量及中介作用检验程序,对小学生成就目标动机、自我控制和自主学习这三个变量进行三步回归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由表2可以发现,小学生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对自主学习均有预测作用(β=.73,p<.001;β=.10,p<.01;β=.07,p<.05;β=-.07,p<.05),即回归系数c显著,小学生掌握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对自我控制均具有预测作用(β=5.25,p<.001;β=-2.10,p<.05),即回归系数α显著,在引入自我控制作为预测变量之后,小学生自我控制对自主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11,p<.001),掌握趋近目标仍然对小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预测作用(β=.70,p<.001),这说明小学生自我控制在掌握趋近目标对自主学习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26*0.11/0.73=3.92%;但是,成绩回避目标对小学生自主学习不具有预测作用,这说明自我控制在小学生成绩回避目标和自主学习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此外,小学生的成绩趋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均不显著(β=.03,p>.05;β=.04,>.05),即回归系数α不显著,因此,本研究分别对它们进行sobel检验。sobel检验结果显示不显著,说明小学生自我控制在成绩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对自主学习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作用。

  三、讨论

  (一)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和自主学习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自主学习具有显著性相关,并且成就目标定向各个维度对自主学习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个研究结论与前人的此类研究结论相一致。掌握趋近目标的学生更加关注自身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他们会更加愿意付出努力,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并能够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成绩趋近目标的学生为了获取更好的学习成绩,并且超越其他同学,他们也能够维持较高的学习动机,并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掌握回避目标的学生希望从完成任务中既提高自己同时也避免失败,为了能够既提高自己的实力同时又不会犯错,他们也会提高自身的学习动机,尝试采取一些特定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成绩回避目标的学生为了避免在学习中暴露不足显得比别人笨,同时为了避免得到否定性的评价,往往学习动机不会太高,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并采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因此,成绩回避目标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负面的影响。

  (二)小学生自我控制在成就目标定向和自主学习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自我控制在掌握趋近目标和自主学习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掌握趋近目标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这一结果与前人的多数研究结论相一致;另一方面掌握趋近目标会通过自我控制对自主学习产生影响。Hofmann等人认为,自我控制包括冲动系统和自我控制系统,其中自我控制系统是面对诱惑时候更高阶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它包括深思熟虑的评价和抑制标准,也就是说自我控制是受到个体认知的影响。掌握趋近目标本身就是关于成就动机的一种认知,掌握趋近目标的学生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进步和学习的完成,因此,他们有时候能够具有更好的深思熟虑评价和抑制标准,在学习中更好地进行自我控制,实现自主学习。

  研究结果还显示,小学生自我控制在成绩回避目标和自主学习之间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这说明自我控制能够解释两者之间的全部变异;也就是说,小学生成绩回避目标定向通过自我控制对自主学习产生作用,自我控制在成绩回避目标和自主学习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具体而言,成绩回避目标的学生关注的是不比别人更差、更低能,由于他们仅仅只是为了避免获取较差的评价,所以当他们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更加容易激起一个相应的冲动行为,从而对自主学习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各个维度、自我控制对自主学习均具有显著性的预测作用;第二,小学生自我控制在掌握趋近目标和自主学习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成绩回避目标和自主学习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