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学>单亲家庭学生的现状及思想教育对策>正文

单亲家庭学生的现状及思想教育对策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近年来单亲家庭逐渐增多,离婚或父母某一方意外死亡是形成单亲家庭的主要原因。对这类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单亲家庭的子女,不仅要在生活上经历更多的磨难,同时心理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笔者通过对单亲家庭学生的现状分析,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教育,加强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目的是找出解决单亲家庭学生思想问题的途径。

  一、心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不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家庭和自身

  这类孩子容易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或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被拒绝感。

  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或者总是从外界方面找各种借口而就轻易放弃。他们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导,不太愿意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导致在交往中敏感、多疑、戒备心强,容易形成对立的人际关系。把自己的心灵封闭得非常严,情绪容易低落、自卑、行为退缩。

  (二)情感淡薄

  表现为缺乏同情心、冷漠、拒人千里之外、玩世不恭。虽然有的单亲家庭学生有开朗、积极、心态完好的一面,但更多的单亲家庭学生表现出对情感的淡薄,对别人缺少同情心,毫不顾及地指责父母,顶撞老师,甚至对周围的人持怨恨、冷酷的态度。

  (三)因缺乏必要的管束而自律性较差

  这类学生因为年纪小思想觉悟不深,容易将父母解散家庭或者父母某一方的去世理解成“不负责任”。由于找不到积极的途径缓解家庭破裂带给他们的伤痛,潜意识里他们会讲过错转移到自己身上。而有些父母不关心对子女的教育或相互推卸责任,对他们缺乏教育和监管。所以这类学生经常显得无所事事、自控能力差、漠视组织纪律等。

  二、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

  单亲家庭学生在学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缺少关爱和亲情,内心倍感孤独,渴望友谊和交流。但往往又行为退缩、自卑、敏感,时时戒备不善交往,所以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烦恼和困惑。因此,开展和重视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分析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和现状,寻找不同学生对不同需求

  调查研究是保证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桥梁。教师可以依托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档案管理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如借助 QQ 群、网络等平台,掌握其心理变化。同时要善于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完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与单亲家庭学生之间的访谈,总结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教学经验。基础调查内容可以包括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是否旷课迟到、考试是否舞弊等)、生活情况(作息时间、业余爱好、是否参加兼职、是否恋爱等)、未来就业意向、心理情况(学习心理、就业心理、交际心理等)。总之,从新生入学之时开始,就可建立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档案,并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默默的跟踪并详细记录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针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实践证明这对后期教育工作管理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

  (二)强化育人环境,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

  实现单亲家庭学生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以班级正确的舆论为引导。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班委和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用友情弥补亲情的缺失。比如,当这些孩子有病时,班主任老师要特别重视,安排班干部轮流给她补课,并带领全班同学看望她,给她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让她感到缺了一位母亲的爱,多了几十个同学的帮助,多了几位老师的关心。当这些孩子过生日时,班主任老师就组织全班同学给她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份小小的礼物,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主任可以通过对集体内在品质的塑造,用集体的向心力凝聚他们的内心情感,点燃单亲家庭孩子内在的“善”的品质,转变部分单亲家庭孤僻、不善言谈、自卑的心态。

  (三)多与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共同教育机制

  家庭是教育的源头。我们看到在学校里给学生实践了同样的教育,可是教育的效果却不一样,原因关键是家庭教育的差异。

  由于类似本校这样的职业类学校单亲家庭学生往往家长不在学校所在地或家长外出务工的较多,家校之间的合作往往有限,存在实际操作难、家长配合不力等问题。因此,在构建学校与单亲家庭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网络就十分必要。当前社会,电话、电脑已经日益普及,在开学之初及学期途中,都应时常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或者电话、网络联系。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跟踪与记录,可以每月向其家长发送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的方式,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况。一旦有问题行为出现,家长可以与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帮扶教育。同时要提醒家长在关心、爱护的同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努力在单亲家庭学生与其家长间架起理解互通的桥梁。

  (四)奉献爱心,激励学生,培养自信,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容易不自觉地把自己视为弃儿,这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对这类学生应采取“激励策略”。现在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出于补偿心理,一般在物质上都尽力满足其要求,但在精神上学生照样缺乏正常家庭的温暖,所以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比一般学生要强烈的多。

  总之,单亲学生是学校生活中一类特殊的群体,也是特别需要关怀、呵护的一类。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该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轮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翔,朱湘华.单亲中学生的家庭养育方式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2,16(4):358.  [2]李沛,胡利.青年个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178—179.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