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伦理学>“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伦理之美>正文

“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伦理之美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伦理学

  

  习近平同志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 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所形象勾勒的色彩丰富图谱,是对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生动描绘。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为亿万中华儿女实现美好新生活的热切期待、为圆百年“中国梦”所做的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致力于建设富强中国进至创造幸福中国的新阶段,大家意识到幸福的现代化中国,不但要有富强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而且也需要公平的社会秩序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其完整的概念意义应该是,‘富强中国’加‘民主( 正义) 中国’加‘文化( 文明) 中国’加‘美丽中国’,这是近代以降中华民族追求自强、自主、自由的现代化复兴的社会理想。”

  十八大报告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赋予“美丽中国”

  图谱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伦理思想。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之美,也是人文和谐之美,是道德创化之美,是大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伦理之美。

  一、“美丽中国”首倡生态文明之美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之美。从向自然进军“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意味言传、可品评欣赏的“美丽中国”,足以说明,经过多年的执政实践,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这种高增长主要靠高消耗、高污染、以牺牲环境资源换来的,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各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三十多年来集中表现出来。为发展而破坏环境的代价是十分沉重而惨痛的。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但是经济富裕、环境质量却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

  1. 当代中国发展的“生态之痛”

  打开网络、电视,翻阅报刊、杂志,因生态破坏而酿成惨通恶果的报道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眼帘,触目惊心。资源越来越匮乏是当前中国的生态危机的最直接现实。据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的石油进口已超过 55%,铁矿石等原料对外依存度也正逐年加大,到 2012 年底达57. 2% 。至 2012 年全国年均缺水量超过 500 亿 m3,三分之二的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缺水,仅缺水一项带来的一年工业产值损失就达2 000多亿; 3. 6 亿多农村老百姓喝的水都达不到饮用水卫生质量标准。海河、辽河和黄河等大江大河及西北内陆区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均已超过了水资源自身的负担和承载能力。耕地面积过度不合理的开发,目前已接近 18 亿亩红线。环境污染日趋恶劣是生态危机的直接表现。一些重点水域由于当地企业的“三废”未经很好地化污处理直接排放而导致污染严重。从北到南越来越多的城市灰霾现象凸显,一到冬季,这些地方雾霾黄色预警便多日连续发布。盘踞在头顶的雾霾使得人们想有一口纯净呼吸的空气都成为一种奢望。各种各样重金属污染和持久性有机农药污染导致人们对自己饭碗里的粮食安全都忧心如焚。随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生态系统不断退化。根据国土部门的数据显示,到 2012 年底,我国水土流失占国土总面积 37%,沙化面积达 18. 5%,大部分草原正形成不同程度退化。更为可怕的是,由于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陷面积不断扩大,已引起所在地区人民群众的心理恐慌。各种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社会群体性事件接连涌现,直接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对当前生态自然环境的危机迫在眉睫,任务艰巨。“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健康,提高生活水平无从谈起。对于集体来说,没有健康,人力资源的优势难以发挥。要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 2020 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环境质量。小康生活全不全面,最短的短板也是环境。”

  2. 美丽中国的生态伦理意蕴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美丽中国”的具有生态伦理意蕴。

  “生态”( Eco - ) 一词源自古希腊,最初意指“家”,后来逐渐被引申为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也可以解释为生物的生存状态,涉及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生态文明”是指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科学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环境以求达到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所做的艰辛工作及所获得的积极有效的成果。“生态文明体现为人类科学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意识觉醒和提高、生态制度体制建设的建立和完善等”

  就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发展来看,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期,当前正逐步步入第四个文明时期———生态文明时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凸显,导致社会矛盾日趋激烈,作为深刻反思并回应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更为人类所希望和渴求。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永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其建设既要求顶层设计的制度、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完备,又要求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人的固有观念革新,更要求具体产业行业领域的对传统结构发展模式的改造升级和改弦易辙,“全面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所有关系,是迄今为止为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最科学的一种文明形态”。

  “美丽中国”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达到目标的形象描绘,美丽中国图谱中所展现的“天蓝、地绿、水静”的美好画卷,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幸福生活图景。其伦理意蕴深深地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在《周易》里,就有把天地视为父母的理念,以乾为天,以坤为地,反映了对天地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观中最基本的概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别裁》) 等都是珍爱万物,视万物为一体的体现。孟子提出“不违农时”、“取物以顺时”的生态观念; 荀子发挥孔孟的生态思想,指出: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校注》) 只有根据时节的变化规律,做到“以时禁发”,才能达到“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的万物一体的和谐境界。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生态蓝图。程颢禀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观念(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把人的属性和天地万物的属性视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正蒙·乾称》) 是张载的主张。他认为,他人及周围所有事物都与自己存在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道学鼻祖老子认为,“道法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遵守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统一。佛教把宇宙众生视为一个和合的大生态系统,人与其他生命个体和所处生存环境互为一体,依正不二,众生平等,万物共源,天地同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伦理,显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传统文化渊源。“美丽中国”的正是在充分汲取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伦理基础上根据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所提出来的。

  “美丽中国”的建设就是根据中国现时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创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永久发展。

  二、“美丽中国”力挺社会和谐之美

  “美丽中国”勾画的隽美图画,不仅指祖国的山川秀美,处处蓝天碧水,更美在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梦”的前提和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的本质特征。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社会和谐,是坚持走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是对老百姓未来生活良好愿景的铿锵而庄严承诺。如果没有社会和谐,“美丽中国”就缺失其内在之蕴,只能形同于没有源头之静水,断了根须的浮萍、徒具短暂美丽外表,而无实质长久的内在恒美生命。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和谐是最高的理想,是最美的境界,是最好的状态。这种贵和的价值理想和行为规范,贯穿从先秦到近代以至当代的文化发展历程。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进一步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以君臣关系为例阐明了“否可相济”的深刻道理。他强调: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可否相济便是“和”。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以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在孔子仁学体系中极力倡导的恭宽信敏惠五德、孝悌原则、忠恕之道,等等,也是为了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目的。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学,以先秦原始儒学为基础,援阴阳五行人儒,使之成为理论骨架,结合法、道、墨、名诸子思想,利用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理论成果,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进而论证人际之间、天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和谐统一,更是将贵“和”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儒家所推崇的“厚德载物”的伦理思想,实质上包涵着、体现着和谐精神。以宽厚的道德承载万物、处理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既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包含着人际关系之间、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统一。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作为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

  社会和谐的基石是发展,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发展更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其他所有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显得更为重要。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们曾经以大炼钢铁为主要内容的“大跃进”的方式企图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欧美的幻想,造成国民经济几乎崩溃,人民生活困难,并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改革开放起步之初,我们也试图大规模发展乡镇企业,其结果是无以数计的小、乱、差的乡镇企业冒出来,使我国的自然环境受到令人发指的无节制破坏。大部分企业成为污染的“大户”。它们为政府增加的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比其产生的财政税收要高出不知多少倍。如果中国再这样长期以这样的方式发展,只能走进一条既无前景又没退路的死胡同,社会和谐只能是一种奢望和幻想。

  和谐社会其实质是一种道德化的社会,是一个矛盾动态平衡、各方和谐安定的大集体。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是德性、文化、心理、情绪等全面协调发健康发展的人。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和谐社会,道德自觉是前提。把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和关注民生的社会道德理念贯穿于党和政府、企业的各项事业当中,才能使人心情舒畅,处世体面尊严。

  假如对社会民生问题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对老百姓的疾苦忧虑置若罔闻,漠然处之。那么全部工作就会失去民心,群众基础、社会矛盾就会不断涌现和激化,更何从谈得上和谐。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攻坚克难,任重道远。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根本矛盾任务格外艰巨而繁重。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日臻完善过程中正历经华美而痛苦的深刻变革,各方面的利益格局艰难的调整平衡,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的意识形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改变。空前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所迸发出的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前所未有,但随之而来的问题、矛盾、困难也层出不穷。据有关统计显示,房价居高不下、物价持续上行、贪腐现象屡见不鲜、教育公正缺失、环境恶化加剧,还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强拆所引起民意波动等社会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影响社会发展最突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和解决这类矛盾,势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影响美丽中国的建设。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美丽中国”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之义不仅仅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更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作为全社会大集体中的一员,公民个人都应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滚滚洪流中,勇做时代弄潮儿,为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做事诚实守信,遇事冷静,理性思考,践行绿色消费等。

  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生命体,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更重要的是其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比如吸纳社会劳动者以解决就业问题,肩负起企业对自然、对市场和对公众的生态责任。作为引领中国社会向着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现代化进程的担纲领航角色的政府应强化管理社会事务和服务民众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以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的诉求,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大计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强调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大家共享,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有的生动局面。只有一少部分人富起来不是真正的“美丽”,只有全体人民通过发展摆脱“囊中羞涩”,实现“不差钱”的共同富裕才是真美丽。绝对的平均分配主义不会刺激经济发展,但是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同样无益于社会公正、安定和和谐。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三、“美丽中国”彰显道德创化之美

  “美丽中国”美的丰富伦理图谱中,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表现的是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幸福安定表现的是美丽和谐的社会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都是人的活动场所,其美丽程度取决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文明程度高下。只有通过道德创化和道德教育从整体提升人民的心灵美丽和精神文明,美丽中国画卷才会靓得生动,美得长久。十八大对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从深层次把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互动,从而衍生出“美丽中国”全新的国家建设思路。

  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富强,离不开物质文明的提升,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内在支撑。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莫测,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领域不稳定、不安全、不确定的因素较以前更多更隐蔽。一方面国内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社会变革的脉动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更多样化和便捷化,人们每天都能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信息,如果公众没有理性甄别意识和能力,跟着感觉走,就会误入歧途。

  诸如网络微博“大 V”们有意或无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行而导致粉丝围观者的人云亦云,引起社情民意波动。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管控,更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夯实全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公民的道德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体现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软实力强弱。十八大强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报告对“美丽中国”蓝图中最主体的因素—公民的道德素养的要求和创造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目标和具体做法都给予明确措施和方向指引。

  伟大的时代总是有着先进的道德精神引领,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先进道德文化提供持续的前行动力。与建设丰富的物质家园并重,精神家园建设一刻也不容缓殆。建设“美丽中国”精神家园,其核心就是要用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伦理思想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传承。通过多种形式的道德创化培养人们的良好道德意识,使道德建设生活化,引导人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注重道德品行的塑造,道德情感的产生,内化形成道德习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证明,发挥道德典范、道德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可感可知的榜样的典范作用具有更大的可信度、更强的召唤力,能从内心激起人们见贤思齐的道德渴求,激化人们道德自律的主动性、积极性。“美丽中国”所蕴含的道德创化之美除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的道德教育内容之外,为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应在生态教育科学文化体系的建立和全民生态教育的培育上下工夫,积极引导公众形成绿色价值观,养成绿色、文明、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保护生态自然的道德意识和能力,履行生态道德义务与责任。

  四、“美丽中国”凸现伦理精神之美

  恩格斯曾说过: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美丽中国”这一语词出现在严肃的十八大报告里,一改以往报告用词中性、严谨、缺乏感情彩的风格,用生动形象、可感可知、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学话语勾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所期待的民族振兴、国富民强的中国梦。贴近基层、贴近百姓,给人以春风扑面的亲切感,内涵丰富又通俗易懂,如话家常却又寓意深远,体现党吸取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本国国情,领导全国人民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而努力前行的大美伦理精神。

  回望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几百年所经的发展历程,不管已取得多大成就,但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人所有的基本制度决定了资本家生产的惟一目的就是逐利,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这一生产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自工业文明以来几百年资本主义国家出自资源利己主义思想而产生的生态殖民主义,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不幸沦为了发达国家的附庸。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等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被大肆掠夺,另一方面又将污染严重、高耗能的企业和产业转入发展中国家,实行代价转嫁。生态殖民主义是一种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高度物质财富的同时给全球带来了灾难无比深重的生态危机。

  建设“美丽中国”的响亮提出,体现了党带领全国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道路自信和价值追求。自十六大以来,党就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指出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十七大报告首提“建设生态文明”,到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门列入为报告的一个大的部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昭明了我党从更深层次上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透彻把握。美丽中国的建设始终是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人的核心价值与周围环境价值的和谐统一,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实现协调一致。完全摒弃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走的生态殖民主义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正在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文明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头上一束光芒,使人类挣脱了野蛮愚昧的枷锁,而追求智慧真知。但人类社会又存在多种悖论,其中最有根本意义的莫过于人类追求文明的愿望与人类自毁文明的行为所构成的悖论。西方工业文明与所影相随的生态危机就是这一悖论的明证。

  刘湘溶教授指出,在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今天,人类防止其孜孜以求的文明大厦毁于一旦的惟一途径就是走生态文明道路,“生态文明是经济与社会协同进化的文明,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总对策,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它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主体的自主选择。既是我们所憧憬的理想境界,又是我们身边的已发现实。”

  “美丽中国”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是我党反思和重新审视高耗能、低产出、重污染的片面强调经济成就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模式后痛定思痛的一种理论超越和实践转型。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切实解决好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推进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科学利用和保护问题,提出了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勾勒了党带领全体国人努力走向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宏图,深刻体现了党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荣伦理关系时道德思维水平上所取得的进步。对自然的人文道德关怀说到底实质上还是以人为本,对人与社会自身长久健康发展的关怀。

  “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伦理之美,正如前面几部分所分析的,不仅仅指生态文明建设所达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容共荣、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生态环境的隽美目标,其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文明态势,公平正义、运行有序的政治文明环境,政通人和、和谐安定的社会文明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春色满园的精神文明环境也是“美丽中国”的旨中之义。“美丽中国”所涵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整体意蕴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及全人类伦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理性地“扬弃”着传统价值观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精神,但是它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和所具有的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是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文明理论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结语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响亮地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美丽中国”作为“中国梦”的内涵的形象描画,为人们展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生动和谐的美丽画卷,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其形象地表现了生态文明之美,有机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伦理智慧,构建了社会和谐之美,体现了道德创化之美,形成了大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精神之美。

  “美丽中国”的建设考验着我们的生活智慧,更考量着我们的道义、道德和人性、人格。“美丽中国”不仅应该属于现在的我们,也应该属于我们的后代,那么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便不单有了属于我们和我们时代的美德意义,同时也包含着我们对于后人的道义和情义。在此意义上,“美丽中国”呼唤着我们每一个人以实际行动去爱护我们共同家园,其意义不仅重大,而且深远。

  参考文献:

  [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 年年会开幕习近平致贺信》  [2]万俊人: 《美丽中国的哲学智慧与行动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 年第 5 期。  [3]《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2 年版。  [4]黄海东: 《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载《商业时代》2009 年第 1 期。  [5]向玉乔: 《经济·生态·道德》,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7]左静: 《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新创举—建设美丽中国》,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年第 4 期。  [8]胡锦涛: 《十八大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  [9]王泽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开拓创新》,载《伦理学研究》2013 年第 1 期。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  [11]刘湘溶: 《生态文明论》,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