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哲学>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不同观点的论证>正文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不同观点的论证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

  

  一、孟荀不同人性论提出的背景分析    (一)不同的社会背景。

  孟子生活于战国初期,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动荡,旧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已被破坏,整个社会都处剧烈的升降沉浮之中。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加速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社会封建化的进程,但同时百姓也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社会的安宁。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梁惠王上》)在这个时候谁能实行有利于百性的政策谁就能赢得百性的支持。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作为他的政治主张“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而产生。孟子的性善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以仁心行仁政”正是表达了百姓追求安定和平的生活状态。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这一时期,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战胜了奴隶主阶级,封建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全国已趋向统一。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巩固刚建立的封建秩序并保持社会的安定,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要求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并确立包含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封建等级制度。在统一的基础上,荀子的性恶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礼治”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二)孟荀人性论对人性的不同规定。

  在论述孟荀不同的人性论观点之前首先应讨论他们各自对人性的理解。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孟子和荀子才由此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告子曰: “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 犹白之谓白与?”曰: “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 “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上》)孟子不同意告子简单的把人性归于和动物相同的“食、色”之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孟子虽然没有否认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但是孟子用“几希”就把人和动物区分了开来,把人置于动物之上。他对人性的规定是从理性从伦理道德出发的,人之所以是善的就是因为人和动物不一样不是仅仅有和动物一样的“食色”的性情。

  荀子并不同意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所谓善就是人们的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但是他认为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善的,“是不然。是不及知人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人都是好利、嫉妒的,所以必须依靠礼仪制度人才可以为善。所以他对人性的规定就是“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可见他认为的人性是先天的,而不是经过了后天学习以后得来的。

  二、孟荀人性论不同观点的论证    (一)孟子人性善的基本观点及其论证。

  1.人性本善。

  《公孙丑上》中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的差别就在于这四心之上,这是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他认为人人都有这四心,这四心正是人的最基本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的发端,如果没有这四心,那么人就不能称其为人。而且这四心是人本身生来就具有的,是天赋的,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人性善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不是后天形成的更不是人为加上的。

  2.人皆有之的善。

  在论证了人性善之后,孟子又论证到人的本性是可以为善的,之所以有不善的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性不是善的,是由于他舍弃了自己的本性,没有很好地保存自己的本性,不能说他没有善的本性。

  所以人人都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很好的保持了自己的本性。

  这样孟子不但提出了自己人性本善的观点,并且把人类的这一属性说成是天赋的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孟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关于人性的学说观点。

  (二)荀子人性恶的基本观点及其论证。

  1.人性自然。荀子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他提出道德规范是后天才有的,是统治者强加给人的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在他看来人的本性就是好利、嫉妒、喜声色,如不加以节制社会上就不会有诚信、礼仪、忠信的立足之地了。所以他认为假如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人生下来就会懂得礼仪制度,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的人性却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苦而欲逸。”荀子认为这才是人天生的情欲和本性。

  2.人性恶。荀子在 《性恶》篇中说:“今人之性, 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 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造,然后出于辞让, 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可见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生下来就会贪图享受,如果顺着人的本性发展那么就会充满争夺而没有谦让;人生下来就会嫉妒,顺着本性发展下去就只能彼此伤害而看不到忠诚守信。人天生有耳朵,有眼睛,正所谓耳之声, 目之色,顺从人的情欲,就会滋生淫乱的行为。所以如果都顺从人的本性的话,就会造成争夺、就会破坏社会秩序。于是荀子得出了结论:人性是恶的,人之所以有善良的行为是因为有后天礼仪制度的教化。

  三、不同人性论为基础的修养方法    (一)孟子的良知良能和求其放心。

  孟子主张性善论,主张“人人可以为尧舜”.他用四心来证明由此发端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是人人与生俱来的。他把有没有这四心看做人和动物之间的唯一区别。所以他说:“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也就是说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可以具有的知识、才能就是天赋的良知良能,是天赋的、生来就有的。

  既然人人都有良知良能,为什么还有人行不善?孟子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并没有否认了人性本善,而是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人性恶,只能说明人们自己没有很好的保持住上天赋予的道德品质。

  为了能让人们保持住自己善的本质,孟子提出了自己的修养方法,即存心、养性、修身、养心。

  首先,存心、尽心。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都是善的,人人都生来具有上天赋予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保持这些良好的品质不丢失。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也就是说人只要全心的去保持天赋的四种心。去行善,就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进而了解“天”的意思,掌握天给人们安排好的命运。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尽心”.

  其次,求其放心。孟子认为这些天赋的道德品质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很好的保持,他说“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就是说,只有君子可以保持自己的四种心,他们是没有丢失淳朴之心的人。孟子认为人们之所以行“不善”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欲望的引诱,于是违反了封建道德。这个时候人们就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放弃了天赋的那四种心,如果发现自己主观上放弃了天赋的四种心,就要努力的把这些“心”找回来,孟子称其为“求其放心”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

  再次,养心寡欲。孟子提出人们保持这四种天赋的“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于外物接触,减少自己的各种欲望。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欲望越多就越容易受到外物的干扰从而丢掉天赋的心,如果人们的欲望减少了,不受外在物质的干扰,那么就能很好的保持住自己的天赋道德了。

  最后,反求诸己。孟子认为要保持自己的道德品质,不但要“求其放心”还要每时每刻的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都符合道德观念,这个过程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诚心”、“尽其心”.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也就可以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境界了。

  (二)荀子的“化性起伪”.

  荀子不同意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他认为人的善都是人为的,是统治者用礼仪制度对人自然本性的一种改造。荀子用就像“弯曲的木头需要修正才能变直,钝刀必须经过打磨才能变得锋利”来做比喻说明人性不可能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假如都像孟子讲的人性本善,那就不需要君主、圣人和礼仪制度了。所以在这里荀子也指出了孟子不懂得圣人、君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荀子从性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要想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必须通过封建的礼仪制度来规范。这些礼仪制度和圣人的教化被荀子称为“伪”.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人性本是恶的,之所以有善,是因为圣人教化的结果。他批评孟子没有把本性和人为区别开来,更不了解圣人的作用。

  同时荀子还详细讲述了本性和人为的关系,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的本性,那么礼仪制度就失去了加工的对象。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礼仪制度的加工,人性就不能达到自我的完满,就不会有“善”.荀子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说法。他认为圣人并非是生而为圣人,只是通过后天的教育来改变了自己原来粗糙的本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圣人的境界。

  可见从不同的人性观出发,二者所得到的修养身心的途径也是不一样的,但归根到底他们的人性学说也都是为当时的封建制度来服务的,我们在吸取其进步意义的同时还要赋予它们时代的精神。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