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精彩的辩论俯拾皆是,如《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孟子与陈相间的辩论即熠熠生辉。而本文将要论述的问题便出自这一篇章。本文将就“劳心者”和“劳力者”的概念界定、职责要求等内涵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劳心者”和“劳力者”出自孟子言论:“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原则。
而究竟“劳心者”和“劳力者”分别是指哪类人,则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一“、劳心者”与“劳力者”的界定
(一)“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内涵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劳力者”和“劳心者”分别代表着谁。翻阅历代大家注疏,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治于人者,见治于人也。食人者,出赋税以给公上也。食于人者,见食于人也。此四句皆古语,而孟子引之也。君子无小人则饥,小人無君子则乱。以此相易,正猶農夫陶冶以粟與械器相易,乃所以相濟而非所以相病也。治天下者,豈必耕且为哉?”
2.赵岐的《孟子注疏》中说:“劳心,君也;劳力,民也。君施教以治理之,民竭力治公田,以奉养其上。”
3.焦循的《孟子正义》中也同样提到:“劳心者,君也;劳力者,民也。君施教以治理之,民竭力治公田以奉养其上。”同时,孟子提到了“大人之事”与“小人之事”,在焦循看来,“言人道自有大人之事,谓人君行教化也;小人之事,谓农工商也。”
4.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中则将二者分别直接翻译成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5.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劳心者”指为天下民众的生存发展而劳心的人,主要指“忧民”的圣人,即为天下之民谋福利的最高首领。其次“,劳心者”还指具有专业才能的管理人员。再次,“劳心者”也指脱离劳力的劳心者。总之“,劳心者”是指全心全意为天下之民操劳心思,又具有领导管理能力的人才。而“劳力者”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纵览之,现代学者们的观点可谓细致而全面,杨伯峻先生的观点则更直接简要,而赵岐和焦循两位大家的观点则相对一致,甚至追根溯源,在《左传》和《国语》找到观点予以支持。
(二)“劳心者”为君,“劳力者”为民
综合上述各种观点,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笔者比较倾向于赵岐、焦循的“劳心者”为君,“劳力者”为民的观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时代来看,《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云:“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同样在《国语·鲁语》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即公父文伯之母云“: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另外,就文中孟子说到这一问题时的言辞我们也能有所体会,从“故曰”一词,可以得出孟子所谓的“劳心者”和“劳力者”并非首创,也非其独创,而是有着时代普遍流行之意。另外,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我们也能够验证这一想法,注中朱熹说“:此四句皆古语,而孟子引之也。”.
2.从文本来看,首先本节内容的开篇便是孟子与陈相关于“滕文公是否为贤君”的辩证;之后孟子又例举了“尧”“舜”“后稷”等人的事情,而孟子所举这些人也均为君的代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此处所说的“劳心者”为君,“劳力者”指民。
3.从思想来看,孟子思想中的闪光点就是他首创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孟子·尽心章句下》中,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部分。孟子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将民作为国家的根基之所在,以民为贵,将社会人群分为君与民。
二、君的内涵---明君之标准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明确了“劳心者”的界定是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谈谈《孟子》中对于为君当权者的具体衡量标准。
(一)施仁政
在《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从这段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为君者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要施仁政。
当权者施仁政,天下的子民都将各尽其责,衷心系主,这是其他方式所不能及的,同时这也是为君者最强大有力的武器,如《离娄章句上》中就说,“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只要为君者施仁政,就不用担心天下之民不来。在《梁惠王章句上》中也提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说明仁政是能够使国家富强的“坚甲利兵”.在《尽心章句下》中也有体现“,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可以说施仁政是为君者的职责之一,同时它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对天下苍生能起到积极作用。在《离娄章句下》中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的论断。《梁惠王章句下》中还说到“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同时在《离娄章句上》中,孟子还以反例为言警醒当权者施仁政,认为“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里,孟子不仅认为为君者要施仁政,其他人也要存仁义,由此可以看出施仁政的重要性。
(二)重民事
从《滕文公章句上》中的“民事不可缓也”一句,我们就能看出在孟子的心里民事是件不可小觑的事,它关系到王者是否能王,就如他所描绘的大同社会一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同时,社会内部的稳定可加固国家的稳定,增强国家的力量,他在《梁惠王章句上》中提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人民才是国家的中坚力量,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切实地为人民做实事,才能让人民从内心忠于自己,才能使国家兴旺。孟子明确地讲过“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由此可以看出民事和人民都是国家之大事,为君者有所作为与无所作为可谓是天壤之别。
(三)制民产
重民事强调为君者对于人民的大事小事都须尽心而为,而“制民产”则更为具体,它要求为君者能够注重民产的保护与发展。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等几篇里反复强调了民产的重要性“,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说得很明白,制民之产是一位明君应该做的事,所以将此从民事中单独出来,以强调制民之产是衡量一位君主明与昏的重要标杆。
(四)行王道
不止一位君主问过孟子什么是王道,在孟子看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就是王道的开始。孟子言必称尧舜,在行王道上也是如此,在《离娄章句上》中就说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也就是说在其位谋其政。同时他建议君主遵循先君留下的律法制度,因为“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孟子在《尽心章句上》中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总之,在孟子看来,一位好的君主是能够在施仁政、重民事、制民产和行王道等方面竭尽为之的贤者,从而实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
三、民的内涵---良民的意义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并不仅仅将天下之民统称为民,而是根据其智慧、能力、德行、礼仪甚至地域等细分出智者、圣人、大丈夫、仁者、庶人和人役等几类民众。
(一)智者和仁者
对于智者来说,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下》中说:“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而“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二)圣人
孟子将圣人比作“百世之师也”,认为像伯夷、柳下惠之辈都是圣人。
(三)大丈夫
孟子给大丈夫所做的界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不仅解释了何为大丈夫,同时对如何成为大丈夫作了标准限定。
(四)庶人和人役
《万章章句下》中说:“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而人役在孟子看来就是“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之属。他们都是民众,是国家的基础,因此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对于各类人才的历练,同时这也将成为国家的财富,以辅佐支持明君治理国家。
以“劳心者”和“劳力者”基本含义的界定为出发点,反复研读和整理《孟子》,对于言辞中相关内容作了整理和归纳,总结共性,从而验证观点。同时通过对“为君”“为民”的细致探讨,我们对“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焦循。沈文倬 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4]傅佩荣。解读《孟子》[M].上海:三联书店,2007. [5]陈昇。孟子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