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学>心理疗法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运动员的影响>正文

心理疗法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运动员的影响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心因性障碍的人。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访问法。

  2 心理疗法的含义及特点

  心理疗法是应用专门的心理技术影响被治疗者的心理过程(如知觉、思维、记忆、情感等)或心理特征(如需要、注意等),通过这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的变化来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像这样进行治疗的方法就称为心理疗法,或叫做精神疗法。还有一些治疗方法,是应用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的刺激物,作用于人的心理器官-大脑(如让患者服药、给患者针灸之类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治疗法),从而消除人的心理障碍。这类治疗方法虽然最终目的也是改变人的心理状态,但不叫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始终是心理的。它着重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强调人际关系在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心理治疗法的施行,是治疗者根据特定的目的,通过自己的态度、表情、言语、行为等对患者施加影响,并促使患者感受到这种影响,从而发生治疗作用。这便是心理疗法的特点。

  3 心理疗法成功的条件

  3.1 对治疗者的指示的理解

  心理疗法要靠治疗者与患者的心理交流来实施,患者如果对治疗者的指示(包括言语和动作)完全不能理解的话,就不可能产生疗效,就是对于成人,由于理解能力也有高低之分,所以,理解能力不同的人,疗效也不一样。对成年人中理解力太低的人,也可以改用游戏疗法或其他疗法。

  3.2 要求治疗的欲望

  一个患者如果没有积极要求治疗的愿望,那么对她实施心理治疗就会非常困难。即使患者同意治疗。但要求恢复健康状况的欲望不强烈,心理疗法也难以顺利进行,效果也不明显。反之,那些对自己的疾病深感痛苦,迫切希望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治疗动机,使治疗活动易于进行,效果也很明显。

  3.3 获得适于生活的社会条件

  有的患者经过心理治疗后,症状消失了,痛苦解除了。但是由于适合他生活的社会条件不具备,其治疗效果也难以保持和提高。因为患者没有一个容许他安居乐业好好生活的家庭和环境,因而他对生活又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致使旧病复发,治愈无期,这也就是对他来说不具备根治的社会条件。

  3.4 患者的态度

  患者由于要求治疗的动机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如求治的态度、拒绝的态度、攻击的态度、回避的态度等,这样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总之,就患者方面来说,如果要求治疗的愿望不强烈或态度不积极时,治疗便很难顺利进行,只有当患者求治心切,而且又愿意为治疗付出努力时,心理治疗才能顺利进行和收到显着效果。

  4 对运动员的影响

  在以身体活动为主的竞技体育中,技术学习进步的快慢,除了与其素质和能力有关外,还与学习者心理健康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尤其在一流运动员中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推论出来,例如某大学的一位体操运动员在他成为奥运会选手之前,该校的一位工作人就说,“这个学生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因为无论怎样严寒他都坚持锻炼”.的确,凡是成为最优秀的运动员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程度较高的人。尽管竞技体育主要是身体活动,但也是心理支配下进行的活动,所以。心理健康程度不同,活动的效率和水平也就不同,优秀运动员因其心理健康程度高,所以对训练的比赛有强烈的动机,不屈不挠的意志,刻苦训练的精神,以致技术提高快,比赛容易出成绩,反之,心理健康水平低,经常情绪激动,患得患失,没有坚持性,不能克服困难,因而技术不易提高,有时还要退步。

  可见,一个运动员是否能成为优秀的选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心理健康的程度。

  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与能否适应环境也有密切关系。如果自己的能力与环境相适应,能力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同时又能进行相应的评价,便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而运动员对环境的适应,首先便是要求训练成绩不断提高和比赛能创造新记录。可见,对员动员的指导,除了技术指导外,心理的指导也很重要,如果心理已轻微失调,那就应该进行心理治疗。

  所以,日本早在慕尼黑奥运会前,就由日本体育协会制定了一整套体育科学研究计划和参加奥运会的对策。其中一项是建立心理学小组,对那些容易发生过度紧张、情绪稍有波动的就立即破坏技术动作的运动员,以及对发挥不出技术实力的运动员进行心理治疗,据说效果相当满意。所以说心理治疗对运动员成绩、机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参考文献。

  [1] 杨宗义。运动竞赛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洪太田。运动生理学[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 宫佳明,杜娟。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及其运用[J].教育探索,2012(9):57-58.

  [4]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